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上呼吸道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等.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进展快,需及时明确病原微生物种类,以便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用9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方法可检测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TS)、肺炎支原体(MP-TS)、Q热立克次体(QF-TS)、肺炎衣原体(CP-TS)、腺病毒(AD-TS)、呼吸道合胞病毒(RS-TS)、甲型流感病毒(FA-TS)、乙型流感病毒(FB-TS)以及副流感病毒(PIV-TS).现将检测的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就诊的500例患者血清学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FSCC)手术后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疗效.方法 将1997年1月至2004年6月间入院的158例ESCC(Ⅱ-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放化疗组(78例)和单纯手术组(80例).后经微调和排查,实际术后放化疗组为74例,单纯手术组为7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 患者平均随访45个月,术后放化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化疗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术后放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53.5个月)与单纯手术组(37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5和10年生存率比较,术后放化疗组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术后放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6个月)与单纯手术组(34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5和10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术后放化疗组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 术后合理应用放化疗可有效提高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索GTV和放疗剂量对体部γ刀治疗肝细胞肝癌的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2—2015年间 69例体部γ刀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50%或6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区,单次 4~5 Gy,边缘总剂量 36~50 Gy (中位数45 Gy)。观察其近期疗效、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采用ROC曲线确定肿瘤体积最佳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 69例患者放疗近期总有效率为67%。1、2年生存率分别为62%、40%,中位生存期18.6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GTV<93 cm3(P=0.013)及放疗近期有效(P=0.000)是影响生存的因素。GTV<93 cm3时患者≥45 Gy亚组预后明显好于<45 Gy亚组(P=0.019),而GTV≥93 cm3组患者中剂量大小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665)。 结论 肿瘤体积是影响局部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小体积肿瘤行大剂量放疗患者生存获益。对肿瘤体积较大患者不宜强行追求高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54.
高压氧下脑复苏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3年~ 1999年间共收治 7例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人 ,在高压氧 (HBO)下实施脑复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病人因不同原因造成心跳、呼吸停止数分至数十分钟。其中男 5例 ,女 2例。年龄 10岁~ 19岁 2例 ,2 0岁~ 2 9岁 4例 ,30岁~ 39岁 1例。病因 :电击 2例 ,溺水 2例 ,有害气体中毒 2例 ,冠心病 1例。循环绝对停止时间 :5 min以内 3例 ,10 min以内 3例 ,2 0 m in1例。心肺复苏成功至 HBO治疗时间 :4h以内 2例 ,2 0 h以内 2例 ,4d以内 2例 ,4d以上 1例。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由医务人员陪同 ,将病人抬入中型…  相似文献   
55.
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分析空军长春医院吕进东,叶英吉林省人民医院杨晓玲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型,既可单独存在,又可与其它先天畸型并存,多数病例因复合畸型或肺动脉高压,使临床症状变得复杂而不典型,给诊断带来困...  相似文献   
56.
<正> 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者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是目前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组仅就1977年2月至1986年12月有随访结果的123例病人,探讨腺体残存量与残存率与远期并发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我们从1995年6月~1996年5月用美菲康(盐酸吗啡控释片)十二指肠内置入,用于胸科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现小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ASA为Ⅰ~Ⅱ级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82例,男69例,女1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Ⅰ,对照组Ⅱ),每组41例,两组手术种类均为贲门癌和食管癌,两组均为气管内插管,普鲁卡因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再静注哌替啶或芬太尼、氟哌利多观察组将美菲康放在糖球前方,用指套包好,于糖球根部用丝线结扎固定,将美菲康前方的指套纵行切开3~4个长约3~4mm的裂缝(利于药物与肠液接触和吸收),最后将美菲康糖球与十二指肠营养管缝合固定,待食管胃吻合后,将其送入十二指肠内,然后缝合胃的残端,对照组不用美菲康。结果 (1)镇痛效果:根据病人主观感觉、运动及  相似文献   
58.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免疫损伤的同时可以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在病毒的清除与疾病的恢复及再次感染过程中发挥着有效的防御作用.尽管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但自然感染诱导的免疫防御机制仍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这一系列免疫应答的激发及形成包括多种分子及细胞的参与,其发生、发展及转归直接决定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免疫预防的有效性.了解天然免疫应答、粘膜免疫应答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激发与维持可为流感病毒的防治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建立一种检测炭疽AVA免疫后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方法,用于检测和评价炭疽无菌培养滤液抗原特异性抗体形成细胞的功能.方法 无菌分离小鼠脾细胞,建立一系列特异性ELISPOT检测炭疽无菌培养滤液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参数:包括抗原最佳包被浓度、细胞最适孵育时间、反应体系中细胞浓度以及亲和素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同时检测上清中抗体效价,并以不相关抗原包被,检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当抗原包被浓度为7.5μg/mL时,不同细胞浓度反应曲线最稳定;细胞数为5×106/mL时,不同包被浓度形成的斑点数适量,易于计数;且在抗体稀释度相同情况下,脾细胞孵育时间为3~6 h所获得的斑点数最清晰,背景着色最浅,容易被仪器识别;同时,特异性抗原包被组所获得的斑点频数高于无关抗原包被组(P<0.01);反应体系上清中未检测到抗原特异性抗体.结论 该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AVA抗原免疫后体液免疫评价.  相似文献   
60.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免疫损伤的同时可以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在病毒的清除与疾病的恢复及再次感染过程中发挥着有效的防御作用.尽管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但自然感染诱导的免疫防御机制仍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这一系列免疫应答的激发及形成包括多种分子及细胞的参与,其发生、发展及转归直接决定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免疫预防的有效性.了解天然免疫应答、粘膜免疫应答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激发与维持可为流感病毒的防治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