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通过监测无症状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在接受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或扩冠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为预防冠心病心衰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HBO治疗+扩冠治疗(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扩冠治疗(对照)组,分别监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0、20d及停止治疗60d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然后将其相对应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0d后,联合治疗组的CO、CI、SV、SI、LVSWI、LCWI、V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20d后,两组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④停止治疗60d后,联合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治疗中,HBO有协同、加速及延长扩冠药物疗效,改善和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免疫损伤的同时可以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在病毒的清除与疾病的恢复及再次感染过程中发挥着有效的防御作用。尽管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但自然感染诱导的免疫防御机制仍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这一系列免疫应答的激发及形成包括多种分子及细胞的参与,其发生、发展及转归直接决定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免疫预防的有效性。了解天然免疫应答、粘膜免疫应答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激发与维持可为流感病毒的防治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数以千计的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因找不到适当的供体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本文介绍了器官移植中各种供体的最佳来源,并指出医护人员在保护好供体的同时,应作好供体来源的家属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不断更新、发展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疼痛治疗学》一书的问世同样亦然。然而它的诞生意义甚远、价值颇宏。 现代科学发展迅速、变化多端,可谓一日千里、日新月异。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和医学领域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近几年在全麻下施行的7例颈动脉体瘤切除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吕进  韩冬 《首都医药》2010,(13):7-7
出厂价只有15.5元的癌症辅助药物芦笋片,其政府指导价竞畸高到离谱的程度:2006年11月,湖南省物价部门依据该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料,制定了160元/盒的最高零售价;2007年,又根据药品生产地物价部门提供的价格,将最高零售价调整为213元/盒;2010年,  相似文献   
17.
记忆的基础是各脑区协调作用并构成神经回路。文章就基因遗传、环境刺激、营养状况和微量元素等影响记忆的因素及中药抗氧化、改善代谢和保护神经元等作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的转移途径最主要的是淋巴途径,根治手术仍可能遗留一些微小转移淋巴结病灶或跳跃性转移的淋巴病灶,术前已发生的、而根治手术又无法清除掉的淋巴转移,是术后腹腔转移复发的主要因素,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很大关系.淋巴化疗,也称淋巴靶向化疗,是指通过皮下、黏膜、浆膜或腹膜下注射改变了剂型的化疗药物,使药物在淋巴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的聚集,来达到有效的抗癌效应,是预防淋巴转移及术后癌复发的有价值的手段[1-3].淋巴化疗对减少术后腹腔转移复发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48例不可切除性HCC患者TACE治疗1~2次后第2周接受了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其中男3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岁(32~86岁);行为状态评分(KPS)100分10例,80分21例,60分17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34例,B级14例;22例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400 ng/ml;瘤体直径<5 cm 17例,5~10 cm 18例,>10 cm 13例;融合瘤34例,单个瘤体14例;HBV抗原阳性38例,HCV抗原阳性10例;肝癌Okuda分期Ⅰ期22例,Ⅱ期24例,Ⅲ期2例;肝癌AJCC分期(第六版)Ⅱ期(T2N0M0)10例,Ⅲa期(T3N0M0)20例,Ⅲb期(T4N0M0)18例.评价患者并发症、近期疗效及随访患者1、2、3年生存率.结果 48例患者中有效反应(CR+PR)34例(70.8%).并发症反应轻微.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45.8%、27.1%,中位生存期15.5个月.预后影响因素中肿瘤类型、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kuda分期、AJCC分期、植入前AFP水平及肿瘤周边匹配剂量均显著影响生存率.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性HCC患者,TACE后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双介入"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