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医药卫生   20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S,Cat S)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动态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7周龄雄性Dahl盐敏感(DS)大鼠分别给予高负荷食盐(8%)或正常负荷食盐(0.3%)为12周和19周建立心肌肥厚(H-LVF)模型,心力衰竭模型(H-HF)及同龄对照组(12W-C和19W-C)。另设人体心肌生检标本作研究对象(高血压代偿性心肌肥厚患者7例,心力衰竭患者18例和正常对照6例)。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Cat SmRNA及蛋白表达,酶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Cat S活性,免疫印迹杂交检测心肌组织中的白介素1β蛋白表达,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Cat S的表达,心脏石蜡切片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和van Gieson's染色法分析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含量,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结果H-HF组大鼠和患者心肌中的Cat SmRNAs的表达显著高于19W-C组和H-LVF组大鼠和人(P〈0.01)。免疫组化法和in situ法分析显示增高的Cat SmRNA和蛋白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H-HF组大鼠心肌的弹性蛋白分解能也显著高于19W-C(4.1倍)。H-LVF大鼠心肌间质弹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在H-HF大鼠则下降低于对照组水平。H-HF组心肌白介素IL1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9W-C。IL1β刺激心肌细胞的Cat S蛋白表达。心肌中的弹性蛋白酶表达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88,P〈0.05)。结论Cat S参与心室病理改变,是导致间质改变、心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心肌Cat S在H-HF时心室重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2例为研究组,正常对照者60例.比较其外周血Treg/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及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Treg频率、Il-10和TGF-β水平显著降低;研究组厚壁菌门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互养菌门、放线菌门及梭杆菌门占比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双歧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粪球菌属、假丁酸弧菌属及毛螺菌属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葡萄球菌属及梭杆菌属占比则升高;重症肺炎外周血Treg频率、IL-10及TGF-β水平均与厚壁菌门、双歧杆菌属及瘤胃球菌属成正相关,而与葡萄球菌属及梭杆菌属成负相关,而Th17及IL-17则相反.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Treg/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若简单,则快乐幸福,有益健康,就能长寿!人的生命的最本质意义在于活着,生命是第一位的,其余都是零,只有生命存在,其余的存在才会具有实际的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在拼命地追求物质利益,在拼命地追求高官厚禄,其目的是为了享受,为了幸福,他们却不明白,人的幸福、健康、寿命等往往是不与物质拥有程度及所处的地位成正比例的,甚至会成反比例关系。统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抑郁对于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率震荡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比观察62例心肌梗死后恢复期出现抑郁表现的患者(抑郁组),以及同等例数心肌梗死后无抑郁表现的患者(无抑郁组)和非器质性心脏病疾患(对照组)的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Ts)的变化。结果抑郁组TO比无抑郁组、对照组均明显升高(2.24±1.82VS.1.45±2.21VS.-0.25±1.42,P〈0.05),而TS比对照组明显降低(1.90±2.14vs.3.79±2.22,P〈0.05)。结论有抑郁表现的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心率震荡异常更明显。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制备胶原-纤维蛋白胶双层复合材料,评估其作为皮肤组织工程材料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修复小鼠全层皮肤创伤的效果。方法制备胶原-纤维蛋白双层材料,扫描电镜检测双层支架材料表面结构。24只小鼠建立全层皮肤创面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用无菌纱布处理伤口、h UCMSC复合胶原组和h UCMSC复合胶原-纤维蛋白胶组,分别采用各组敷料处理创面。治疗后5、10、15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3组创面愈合率并进行对比。治疗后15 d,取小鼠创面新生皮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新生皮肤组织结构。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双层材料胶原层横断面呈现出高孔径结构并且互相连通,纤维蛋白胶层横断面显示紧密的三维网状结构;创面愈合结果显示:h UCMSC复合胶原-纤维蛋白胶组治疗5、10、15 d创面愈合率分别达到(62.62±6.27)%、(88.47±7.14)%、(96.14±4.56)%,优于空白组(t=17.03、16.22、15.69,P均<0.01),同时也优于h UCMSC复合胶原组(t=2.71、5.60、5.28,P均<0.05)。h UCMSC复合胶原-纤维蛋白胶组组织学检查新生皮肤组织结构良好。结论胶原-纤维蛋白胶双层支架具有较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复合h UCMSC后有利于促进皮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6.
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而抑郁症表现的情志抑郁往往并非由肝气郁结所致,多种迟滞症状是由于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神机失养导致的。在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情志抑郁作为辨病要点,而非辨证要点,不能简单地将情志抑郁归结为肝气郁滞而忽略脾虚的核心作用。脾虚肝郁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且脾虚是病机关键,贯穿抑郁症发病始终,故抑郁症的治疗当更注重从中焦论治,治肝实脾,且健脾重于疏肝。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n=30)和乙组(n=30),6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期,甲组乳腺癌患者额外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甲组乳腺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99,P=0.0000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9.
第4章 应对治疗措施效果的不确定性 第3章概述了应如何公平验证治疗措施。本章将深入探讨几乎总是存在的有关治疗措施效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0.
伏邪具有感而不发,潜藏一段时间而后发作的特点.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1].《灵枢·贼风》云:"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明确提出伏邪致病具有"因加而发"的特点.发病条件除与邪气本身的性质以及人体正气强弱相关外,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也可引起,如六淫、情志、饮食劳逸等均可成为诱因,导致疾病发作[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