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7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放射生物学中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放射生物学的目的是企图了解放射线对肿瘤和正常组织的效应,与放射效应发生有关的因素及其规律,杀灭肿瘤和损伤正常组织的机制等等.放射敏感性是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采用各种药物和生物学的手段提高对放射不敏感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是提高放疗疗效的方法之一.现代放射生物学已进入分子水平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与蝶窦炎发病情况及追踪观察蝶窦炎的发展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蝶窦炎的发病情况、MR表现及与病期、放疗剂量的关系,追踪观察蝶窦炎的变化及治疗情况。【结果】放疗前蝶窦炎的发病率为14.8%,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1年及2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1%、31.4%、29.7%,蝶窦炎的发病率与T分期及放疗剂量明显相关。追踪观察显示,大多数病人蝶窦炎在放疗后MR无明显改变,患者也大多无明显症状.少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后蝶窦炎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病期及放疗剂量相关,临床应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同期化、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 (NP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Ⅲ、Ⅳa期的初诊NPC 38例行同期化、放疗 (化放组 )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行单纯放疗 (单放组 ) 38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 3年总生存率 (OS)、无瘤生存率 (DFS)、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对于T3 4N0 1M0期患者 ,化放组 3年OS和DFS明显高于单放组 (93%、 5 2 %,86 %、 33%,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未能证实同期化、放疗对提高Ⅲ、Ⅳa期NPC患者的生存率有好处 ,但分层研究提示有利于提高T晚期 (T3 4N0 1M0 )NPC患者的DFS和OS。  相似文献   
24.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近十年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放射技术,IMRT的设计主要致力于受常规放疗的限制部分、同时又要对肿瘤组织的照射不能限制,理论上讲、如果肿瘤能作放射治疗、那么IMRT将对许多肿瘤的治疗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给予致死剂量的照射,而对肿瘤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接受较低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25.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IMRT)是近十年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放射技术,IMRT的设计主要致力于受常规放疗的限制部分,同时又要对肿瘤组织的照射不能限制。理论上讲,如果肿瘤能作放射治疗,那么IMRT将对许多肿瘤的治疗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给予致死剂量的照射,而对肿瘤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接受较低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26.
原发于鼻咽的多形性腺瘤,即唾腺型混合瘤,极为少见。我们在过去20年间见到5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梁X,男,45岁,广东省三水县人,船民。1972年10月22日因喉痛一个多月就诊,鼻咽镜检查,见鼻咽左侧壁有菜花状肿物突出腔内。无颅神经损害症状,颈淋巴结没有肿大。经活检后于1972年12月5  相似文献   
27.
本文报告3例鼻咽外生性乳头状瘤和7例鼻咽外生性乳头状癌。这两种肿瘤在文献中并不常见。组织学上,这10例均来源于假复层柱状上皮,可为鳞状细胞型或柱状细胞型。肿瘤性鳞状细胞是柱状细胞化生而来。作者认为手术切除对外生性乳头状瘤的治疗可能是较好的方法;而手术切除肿瘤后加放疗对外生性乳头状癌的治疗可能是首选的方案。根据肿瘤间变的程度,外生性柱状细胞乳头状癌又可分为两种亚型,低度间变者的预后比高度间变者佳。  相似文献   
28.
上呼吸道乳头状瘤大多数发生于鼻腔和鼻旁窦,约为该处息肉的1/25;而发生于鼻咽部者少见。Lampertico(1963)所收集及报告的材料,有注明部位的195例中,鼻咽乳头状瘤仅5例。Incze(1977)报告97例中发生于鼻咽部者7例。1965年以来,作者见到本病3例。  相似文献   
29.
体外培养的鼻咽癌、肝癌等人体癌细胞株和鼠胸腺瘤细胞株,经中子照射(14Mev 200~400拉德)后,用活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测定中子辐射对癌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这三株癌瘤细胞对快中子(fast neutron)敏感性高,杀伤效应与~3H-TdR掺入测定所显示的癌细胞DNA复制或合成功能受损伤有密切关系。中子辐射后第八天的鼻咽癌细胞,其~3H-TdR掺入率显著地低于未经照射的对照组,细胞存活曲线明显下降。提示对癌瘤细胞DNA复制的干扰是中子辐射的重要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30.
放疗联合人参多糖注射液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联合人参多糖注射液治疗鼻咽癌的疗铲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联合人参多糖组(64例)和常规放疗组(67例),观察两组局部消退率,1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有主无远外转移生存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自然镣伤(NK)细胞活性及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临床检查,放疗联合人参多糖组和常规放疗组鼻咽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6.6%和93.3%,颈淋巴结转移灶完全消退率分别为85.7%和78.0%,鼻咽肿瘤CT消退率分别为60.3%和51.7%;放疗后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及96.5%,放疗后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4%及74.6%,放疗后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3.8%及88.1%。放疗联合人参多糖组外周血NK细胞及LAK细胞活性增高,T3、T4值增高(均P<0.05),常规放陪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3、T4值降低(P<0.05),NK细胞、LNK细胞活性差异无是生,未发现人参多糖有毒副作用。结论:人参多糖在放疗中对改善鼻咽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并减轻放疗反应和改善患者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