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白塞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春 《河北中医》2010,32(7):1111-1111
1991-2009年,笔者运用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白塞病30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本院中医科住院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18~53岁,平均(37.2±5.68岁)〈20岁10例,21~30岁8例,30~53岁12例;病程6个月~30年,平均18年。  相似文献   
52.
HO-1在良、恶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胜春  吴凯南 《重庆医学》2006,35(16):1478-1480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杂交检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增生症18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癌25例组织中的HO-1mRNA、HO-1蛋白表达,同时免疫组化检测FⅧ,并探讨HO-1在乳腺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HO-1mRNA表达(0.375 5±0.062 8)明显高于正常乳腺(0.119 9±0.081 0)、乳腺增生(0.150 21±0.047 9)及乳腺纤维腺瘤组(0.183 4±0.054 1)(t=2.299 2,P<0.01);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HO-1蛋白表达(23.461 7±7.013 6,34.271 2±4.342 3)均高于正常乳腺(4.274 2±0.821 57)及乳腺增生组(6.252 5±1.003 2)(P<0.05)。正常乳腺、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到乳腺癌组织的MEA逐渐增多(P<0.01),HO-1蛋白表达与MEA存在线性相关,y=454.66 106.67x,相关系数r=0.8476(t=2.487 3,P<0.02)。结论HO-1mRNA、蛋白表达与乳腺良性病变及癌变存在相关性,HO-1蛋白与血管生成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53.
股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常用于采血化验。由于此处血管部位深,不能直视,只能靠掌握解剖位置,借助于临床经验来判断,故易产生失败。现就其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供  相似文献   
54.
55.
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督促广大护理人员增强法律知识,认真学法,守法,用法。方法:通过调查在职护理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的必要性、范畴,方法和途径做进一步阐述,结果;使护理界同仁充分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紧迫感,必要性,结论:护理人员积极行动起来,能理解,掌握,运用相关性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乳腺非典型增生及癌变过程中PCNA及癌基因蛋白p53、c-erbB-2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在此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与p53、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了86例良恶性乳腺组织中的PCNA,癌基因蛋白p53、c-erbB-2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PCNA、p53、c-erbB-2的表达随非典型增生程度的增加而增多.p53、c-erbB-2阳性表达病例PCNA-LI明显高于阴性病例(l=2.9040,P<0.01;,=3.2333,P<0.01).结论 PCNA、p53、c-erbB-2可反映乳腺癌前病变的恶变倾向,并对癌前病变的临床处理和随访有指导作用;细胞增殖活性与p53、c-erbB-2基因激活,蛋白产物聚积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锌原卟啉(ZnPP)对种植性乳腺癌VEGF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种植性乳腺癌模型,经过ZnPP和钴原卟啉(CoPP)处理,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酶活性,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杂交检测癌组织中HO-1、VEGF蛋白表达,RT-PCR检测VEGFmRNA,CD34染色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ZnPP组肿瘤直径[(7±1.06)mm,n=7]明显小于其余各组(t=3.5334,P<0.001);CoPP组[(13±2.82)mm,n=13]大于空白对照组[(10±1.63)mm,n=8](t=3.6564,P<0.002)。CoPP组VEGFmRNA(0.3046±0.010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0.1524±0.0046)及ZnPP组(0.1216±0.0043)(t=8.8491,P<0.001)。ZnPP处理组HO-1及VEGF蛋白印迹杂交结果低于CoPP组和空白对照组(t=4.698,P<0.005)(t=5.5428,P<0.005)。ZnPP处理组MEA为224.81±79.4266,明显低于CoPP组(448.79±138.46)(t=5.3426,P<0.05)。结论ZnPP可能通过抑制HO-1蛋白的表达来降低VEGF表达,降低肿瘤血管生成,并可能由此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  相似文献   
58.
据调查约10%的人曾患或现患消化性溃疡,且约80%的溃疡在1年内复发,五年内复发率最高可达100%。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浊毒内蕴复加外界刺激。我院消化科从中医整体出发,调整阴阳,通过对大量的胃溃疡患者胃镜检查观察并逐一与中医证型辨证对照,采用化浊解毒愈疡煎治疗浊度内蕴型胃溃疡患者150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背景: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是进行胰腺移植病理生理及移植免疫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但大鼠胰腺模型存在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等缺点,而采用肠造瘘的大鼠胰腺移植能简化操作过程、提高造模成功率。目的: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建立一种简单、稳定的异基因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方法:将供、受体腹腔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以自制导管行袖套吻合,移植十二指肠近端结扎,远端行腹壁造瘘,建立SD→Wistar的糖尿病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结果与结论:共完成大鼠胰腺移植手术40例,其中34只大鼠术后血糖正常且存活超过3d,移植成功率为85%。受体大鼠平均存活(8.97±2.05)d,移植后7~10d为死亡高峰期,移植物呈急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该模型操作相对简单、成功率高,能够用于胰腺移植中诸如免疫排斥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沉默Ku70后PARP1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碱基切除修复途径(base excision repair,BER)关键因子PARP1在Ku70缺失的条件下是否参加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的修复。方法针对人类Ku70构建编码shRNA序列的重组表达载体并转染细胞,建立Ku70蛋白表达沉默的细胞株。以高效的DNA双链断裂诱导剂刺孢霉素calicheamycin诱导DSB形成,在Ku70沉默或联合PARP1抑制剂条件下,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DSB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Western blot检测H2AX的磷酸化状态。根据与染色质相互作用的差别,分段提取细胞蛋白组分,Western blot检测PARP1在各组分的分布变化。结果细胞Ku70蛋白水平在Ku70 shRNA干扰后显著下调。Ku70沉默和PARP1抑制剂明显降低细胞在calicheamycin处理后的存活率(P<0.01),两者有明显协同效应。在Ku70沉默的细胞诱导DSB后,PARP1主要分布在与染色质紧密结合的组分。结论在Ku70缺陷时,PARP1可与染色质结合,且抑制其功能影响细胞生存,说明PARP1可能参与了不依赖于Ku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的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