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乳腺癌X线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X线照相是诊断乳腺癌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本文对其相关技术、诊断要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刘惕生  邹佳锦 《柳州医学》2004,17(3):63-64,F003
目的 评价高频钼靶X线摄相对乳腺病定性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对139例乳腺患者实施高频钼靶X线摄相,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结果X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43%、95.65%和93.53%,阳性拟然比为21.03,阴性拟然比为0.09。阳性预测值为95.52%,阴性预测值为91.67%。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4.3%和8.6%。结论高频钼靶乳腺照相可以显示绝大多数乳腺恶性病变特征,有很高的定性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免疫因子与经动脉化疗联合介入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晚期肺癌疗效甚差,其综合治疗仍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对17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肺癌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和肿瘤体内局部免疫治疗即双介入治疗(A组),并与同期肺癌10例单纯肿瘤体内局部免疫治疗(B组)、16例单纯BAI治疗(C组)、18例传统化疗(D组)比较疗效,A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近期有效率CR+PR83.33%,明显优于B组CR+PR50.00%、C组CR+PR56.25%和D组CR+PR33.33%,有统计学意义。A组6例重获Ⅱ期手术适应证,2例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癌细胞大片变性、坏死。单纯局部免疫治疗方法简单,近期疗效接近C、D两组,毒副作用少。双介入治疗晚期肺癌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为晚期肺癌提供了新的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C臂CT技术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肝肿瘤患者介入治疗中使用C臂CT检查,其中41例在常规DSA基础上行C臂CT增强检查,19例化疗栓塞后C臂CT平扫评价碘油沉积情况.结果 41例均能清晰显示肝肿瘤及周围肝实质断层影像,19例能准确评估碘油沉积程度;4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伪影;68.9%的患...  相似文献   
25.
无水酒精注射联合TA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水酒精注射联合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 (肝癌 )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组 3 8例采用B超引导下注射无水酒精 (PEI)联合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 (TAE)治疗。对照组 3 1例采用单纯肝叶切除的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血流频谱、AFP水平变化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1~ 2周有 2 8例病灶内动脉血流频谱消失 ,8例病灶内血流减少 ,2~ 6周AFP转阴性 2 8例 ,8例下降 ,2例无变化。 3月后复查B超或CT ,3 6例瘤体缩小为原来的 2 5 %~ 5 0 % ,3项总有效率为 94.74%。对照组 2 8例AFP降至 2 0 μg/L以下 ,2例有明显下降 ,1例无变化 ,有效率为 96.7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 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81.5 8%、68.42 %、47.3 7%。对照组分别为 87.0 9%、61.2 9%、3 5 .4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EI联合疗TAE对已不能手术切除及不愿意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 ,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免疫因子癌灶注射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双介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7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肺癌采用双介入疗法,即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直接穿刺癌灶局部注射免疫因子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并与16例同期单作BAI治疗肺癌病例作疗效对照研究。结果 双介入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近期显效率(CR+PR)为83.23%,明显优于单纯BAI的CR+PR56.25%(P<0.05),而且有6例经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提示有II期手术机会。结论本“双介入疗法”对中晚期肺癌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对中央型者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7.
DSA下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损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肾损伤出血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 10例临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肾损伤出血患者 ,局麻下采用经皮穿刺插管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技术 ,超选择性将导管尖端置入到出血的肾内动脉 ,给予明胶海绵栓塞剂进行介入性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经栓塞后 ,血尿均在 1~ 2天内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定位准确、止血迅速、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肾脏功能 ,是一种安全可靠治疗肾损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数字减影快速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快速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不孕症患者312例,以双腔硅胶管留置子宫腔,连接高压注射器,控压注入优维显300,进行数字减影采像。结果子宫畸形53例,输卵管狭窄298支,输卵管积水82支,闭塞152支,造影术后输卵管疏通90支;淋巴逆流108例,伴静脉逆流24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法安全可靠,简便快捷,患者易于接受,并能减少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40例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B组行单纯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生存率的差异.了解介入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前经介入治疗后大部分膀胱肿瘤缩小,血尿缓解或消失,术后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光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见炎细胞浸润.A组复发4例(20%),死亡2例(10%).B组复发9例(45%),死亡4例(20%).结论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膀胱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0.
膀胱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占首位。本研究总结我院2000年3月至2003年8月分别应用介入联合手术治疗及单纯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40例,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