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133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成人非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终末期肾病的第二/第三大病因,也是肾移植术后疾病复发的主要病理类型[1]。MN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50~60岁更常见,男性多见。通常与肾病综合征相关[2],典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其病理特征为[3-4]:光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均匀增厚和钉突形成,  相似文献   
72.
能谱CT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CTA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仁锋  刘婷婷  李超  陶芳   《放射学实践》2014,(4):378-381
目的:探讨使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下肢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行下肢动脉CTA的连续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A组:管电压100kVp,对比剂使用威视派克(270mgI/mL);B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为欧乃派克(350mgI/mL)。图像重建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算法(ASiR)。两组其它扫描参数相同。测量和计算图像最佳对比噪声比(CNR),噪声值(SD)和多处下肢动脉CT值的均值,计算每例患者的辐射剂量(ED)及平均碘摄入量(mgI/kg),由两位放射医师采用4分法评估图像质量,对2组间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图像的CNR(15.23±2.10)高于B组(13.42±1.9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02,P%0.001)。A组的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9.45±1.04)HU和(3.64±0.49)分,B组为(9.38±0.97)HU和(3.52±0.4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肢动脉平均CT值为(446.5±30.3)HU,高于B组的(375.1±24.6)HU,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57,P〈0.001)。A组辐射剂量[(13.25±2.08)mSv]明显低于B组[(22.43±3.67)mSv],降低约40%(t=13.2,P〈0.001)。A组人均碘摄入量为(290.42±10.04)mgI/kg),显著低于B组的(363.34±12.34)mgI/kg(t=63.46,P〈0.001)。结论:能谱CT下肢动脉CTA使用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像对比噪声比,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减少了患者的对比剂碘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继发医源性膈疝(IDH)的MSCT多平面重组(MPR)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间食管癌术后继发IDH 16例.将其CT号随机混编入其他50例食管癌术后无食管裂孔(EH)扩大患者队列,由2名不知研究目的从事腹部影像诊断的高年资医师分别就横断位和MPR图像进行判断.对不同医师、不同方法判断结果及影像表现差异采用x2检验.结果 16例IDH中3例局限性于EH,横断位2例呈假“肠套叠”征,1例呈肠扭转表现;MPR直观显示肠管挤入EH顶压胸腔胃呈“壁贴壁征”.13例超出EH范围,横断位表现为胸腔内肠管于各方向汇聚于EH处胸腔胃,其中,前外、后外及前后外侧分别为9例、5例和2例,前外侧明显多于前后外侧(x2 =6.79,P<0.05),2例并肠系膜扭转;MPR直观显示胸腔内管肠及其系膜血管通过EH与腹腔相应结构连通.由2名医师横断位提示IGH诊断分别为3例和4例,MPR全部提示IDH诊断,均显著高于横断位(x2=21.89,19.20,P值均<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继发IDH横断位表现隐匿,仔细观察并及时辅以MPR,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适合以新疆紫草为原料提取萘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其提取方法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 考察了匀浆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得到提取过程优化的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3.99 min,料液比1∶9.99,乙醇体积分数80.2%,紫草总萘醌的实际得率可达0.75%,质量分数为30.33%,提取次数为2次,回收率可达81%。结论:采用匀浆法从新疆紫草中提取萘醌类化合物,有效地避免了紫草素损失,并具有提取速度快、温度低、能耗低的特点,适合紫草素萘醌类化合物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究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比值变化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孕妇围生期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体内DBil和TBil的比值,分为观察Ⅰ组(0.50~0.75)和观察Ⅱ组(>0.75),每组50例。以同期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体内TBil、DBil和胆汁酸(TBA)水平及各组母婴并发症及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Ⅱ组血清TBA、TBil和DBil水平高于观察Ⅰ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I组的血清TBA、TBil和D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结局,观察I组的剖宫产分娩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观察Ⅱ组,产后出血量少于观察Ⅱ组(P?<0.05);新生儿结局(早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和出生体重),观察Ⅰ组均优于观察Ⅱ组(P?<0.05)。结论 血清TBil和DBil可反映妊娠妇女早期肝内胆汁淤积情况,通过血清DBil和TBil的比值可以及早判断病情,及时干预,在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恒压法与变压法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优、缺点。方法:分别用10kPa恒压法空气灌肠与变压法(6~12kPa)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40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变压法空气灌肠整复35例(87.5%),48小时内复发3例(8.6%),手术5例(12.5%),肠破裂1例;用10kPa恒压法空气灌肠,整复37例(92.5%),48小时内复发3(8.1%),手术3例(7.5%),无肠破裂病例。结论:10kPa恒压法空气灌肠和变压法(6~12kPa)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比较,整复率有所提高,变压法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有肠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新型抗凝血灭鼠剂中毒的临床表现、作用机制及其预后。方法报告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后的转归。结果2例均以腹痛、恶心、鼻出血、血尿、便血伴有全身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典型的凝血因子异常。维生素K1是治疗这类中毒的特效药物。结论新型抗凝血灭鼠药作用机理是干扰凝血酶原的合成,破坏正常凝血机制及增加出血倾向。对于急性出血、无基础病、既往无出血和家族病史,并有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一定要警惕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可能,同时重点询问流行病史和药物、毒物接触史,并送检毒物,包括残余食物、胃内容物、血和尿等。要及时加用维生素K1治疗。维生素K1用药期需要连续几周,我们建议持续60d。能使治疗时间缩短。在最后一次服用维生素K1后的24h、3d及1周分别检查凝血酶原时间以最后确定是否可以停止治疗。维生素K3、K4等合成药物对此类鼠药中毒无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循环系统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60例ASAⅠ~Ⅱ级患者,均分为两组。Ⅰ组30例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 Ⅱ组30例为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监测NIBP、HR、SPO2和术中镇痛效果及牵拉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组下降明显。Ⅱ组患者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Ⅰ组部分患者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聊城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消除阶段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聊城市2004-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聊城市2004-2010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 99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7/10万,相对高发年为2008年和2010年;发病呈局部高发和高度散发状态;冬末至夏季为流行季节,其中4月和5月各出现两次发病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年龄组(占47.71%)和≥15岁年龄组(占25.51%);职业以散居儿童(占58.36%)和农民(占15.02%)为主;1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P<0.05),6~14岁学生发病呈下降趋势(P<0.05)。2009-2010年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是麻疹病例高发人群。结论全面实施以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病例监测工作、预防医院内感染和适时开展重点人群MV强化免疫等综合性防控策略是最终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意义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方法:术前经彩色超声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32例,经股静脉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术中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确定下腔静脉和释放途径静脉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于平肾静脉开口之下的下腔静脉。结果:本组32例VCF均成功释放,无滤器放置术相关死亡发生。术后无动静脉瘘形成,无穿孔、脱落、移位。滤器释放不全1例,经3个月后复查完全打开;穿刺局部假性动脉瘤1例,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者1例,为滤器放置术后2个月,停用华法林,给予尿激酶溶栓、肝素钠抗凝治疗,继续口服华法林后血栓消失。随访时间为术后1~36个月。随访期间无PE发生,无严重出血性疾病发生,无滤器相关死亡。结论: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以有效地预防PE。严格掌握VCF的指征,术前行彩超和术中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和滤器放置通路的情况;术中操作要点的实施,以及术后严格的抗凝治疗,是确保放置成功、有效预防PE、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