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6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9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CEA、Ki-67及CA125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收治且经病理学活检或手术证实的5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MSCT、血清CEA、Ki-67及CA125检测以及四者联合诊断卵巢癌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血清CEA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9.18%、88.89%、63.79%,Ki-67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5.10%、66.67%、56.90%,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9.39%、77.78%、70.69%,MSCT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48%、88.89%、75.86%;四种联合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 3.88%、100.00%、94.83%,明显高于单一的血清CEA、Ki-67及CA125、MSCT(P<0.05)。结论 MSCT、血清CEA、Ki-67及CA125四者联合诊断卵巢癌准确率更高,可有效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相似文献   
592.
泌尿系统结石并胆道系统结石一期手术6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作者等对同时患有泌尿系统结石、胆道系统结石的 6 2例患者实行一期手术治疗 ,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性 34例 ,女性 2 8例 ,平均年龄 4 1(2 2~ 5 6 )岁。肾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0例、肾结石并胆囊结石 15例、输尿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 14例、输尿管结石并胆囊结石 12例、输尿管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11例。患者在泌尿外科或肝胆外科就诊 ,经B超、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KUB +IV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CT检查发现泌尿系统结石…  相似文献   
593.
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比较,分析癌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安定医院诊断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肺癌患者29例和抑郁症患者28例,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抑郁症状的评估工具,辅以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肺癌组与抑郁症组HAMD总平均分分数分别为21.51&;#177;2.02和26.32&;#177;6.37,差异有显著性(t=4.468,P&;lt;0.01);两组的罪恶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迟缓、全身症状和体质量减轻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基本相当,而抑郁情绪、自杀观念、工作和兴趣、激越、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胃肠症状、性症状、疑病等症状抑郁症组明显重于肺癌组;肺癌组患者自知力明显缺乏。结论:肺癌患者的抑郁症为轻度或中度的抑郁发作,存在自责、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与兴趣下降、迟缓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594.
目的研究评价癌性疼痛患者在常规临床条件下,使用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观察30例癌痛患者,按临床用药方案,服用羟考酮控释片1次/12h,随时应用其他止痛药物作补救以治疗爆发性疼痛。观察患者用药后止痛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29例完成2~4周临床研究,1例因病情加重不能进食及口服药物而停用。起始剂量初治者10mg/d,复治者20mg/d。其中有20例因疼痛加剧至少调整过一次羟考酮控释片用量,占69%。3例因疼痛减轻减量,占10.3%。2例固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不能耐受而使用胃动力药物。56.7%用药量≤50mg/d,43.3%用药量≥60mg/d。平均剂量40~50mg/d。本研究最大剂量250mg/d。80%用药时间≤4周,20%为6~12周(6例),其中还有3例用药时间≥20周(占全组的10%)。止痛疗效:从生活质量改善观察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疼痛缓解度:未缓解2例,轻度缓解11例,中度缓解10例,明显缓解2例,缓解率48%。1周缓解率达56%,2周缓解率达52%,3周缓解率达50%,4周缓解率56.4%。全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毒副作用:73.3%有Ⅰ°+Ⅱ°便秘,3.3%有Ⅰ°+Ⅱ°头晕,10%有Ⅰ°+Ⅱ°恶心,3.3%有Ⅰ°+Ⅱ°呕吐,3-3%有嗜睡,6.7%有一过性尿潴留。除1例呕吐患者影响继续口服用药而更改用药途径和1例因病情加重不能口服药物仅用1周停药外,其余28例均不影响继续用药。长期用药的患者,服用1次/12h,可有效的控制癌性疼痛,在不影响疗效情况下,药物副作用也逐渐减少。本研究还观察到羟考酮控释片与其他止痛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癌性疼痛,可以达到良好止痛效果,除轻度便秘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羟考酮控释片1次/12h,可有效治疗癌性疼痛,根据每个患者的疼痛程度,可逐?  相似文献   
595.
刘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312-313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医学设备与仪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X线机作为重要的现代医学诊治工具,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X线机的使用过程,应加强对于各种常见故障的总结与分析,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法,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医疗设备管理经验,简要分析了X线机的故障与维修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96.
597.
目的总结前列腺电切术的技巧。方法腰麻后,膀胱截石位,辨认膀胱颈口,采用标记法找到前列腺与内括约肌交界点1、2,内下倾电切,避开内括约肌,切至包膜。如存在后唇抬高,坚决切平之,此结构的切除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反之则会出现术后梗阻。已经切破颈口包膜,应适当保留破口周围的前列腺组织,以便产生一定的牵拉张力,同时注意术中不要有高压力的灌注。若有输尿管间嵴肥厚,可做楔形切除。结果520例患者术后11例排尿困难行二次电切,2例完全性尿失禁,l例大出血改开放性手术。全部14例问题患者均为我科开展TURP手术早期2年内发生,与技术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我们所处理的520例前列腺电切术经过这样的严格要求,术后并发尿失禁及出血已极大降低,获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98.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最常见肿瘤,其病死率不但在美欧国家高居首位,而且在中国的发病率也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国1993年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71人/10万人口,病死率为1.2人/10万人口,1997年发生率升高至2.0人/10万人口,至2000年4.55人/10万人口。研究激素依赖型肿瘤的癌变影响以及发展过程,并对其淋巴、血行、浸润等方面的微卫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使前列腺癌的患者生存率以及生存时间提高。同时对相应的肿瘤学的诊断、检查、治疗、病理、病理生理、生理、生物化学、药理、组织细胞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进行综述性论证。  相似文献   
59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人工可视空间建立的手术环境与局部解剖的应激处理方式。方法2004年6月-2009年2月,共行手术511例,其中腹腔镜组27例,后腹腔镜组484例;单纯性肾囊肿435例(左侧207例,右侧228例),双侧多发肾囊肿2例,多囊肾3例,嗜铬细胞瘤57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1例,髓样脂肪瘤9例,肾上腺囊肿3例。肿瘤直径1.2~5.0cm,中位数2.6cm。结果509例获得成功,1例在切除嗜铬细胞瘤时损伤血管而转开放手术,1例在切除多囊肾时因囊肿过多而转开放手术。511例无严重并发症。而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腹腔镜组。结论后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无复发、痛苦小、易接受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0.
摘要 目的:探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强化家庭康复训练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117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训练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强化康复训练。2组患者于干预前、干预后的第1、2、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来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与依从性。 结果:干预后第1、2、3月训练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对照组的总并发症数(包括疼痛、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发生率为26.3%,而训练组仅为8.3%;在患者依从性上,训练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早期强化家庭康复计划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改善疼痛和功能能力、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早期强化家庭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