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观察了康脂泰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体内脂质代谢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康脂泰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肝脏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升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血浆、肝脏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提示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与其调脂、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百合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百合来源于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和细叶百合L.pum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叶,性味甘寒,具有养阴清肺、清心安神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抗癌、抗疲劳、耐缺氧、止咳等作用.中药百合中含有皂苷、生物碱、多糖、磷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淀粉和大量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多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因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就百合多糖的研究近况,包括其提取纯化、结构分析、药理作用及存在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3.
川芎嗪对缺氧缺糖状态下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缺氧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 (ECV-30 4 )释放乳酸脱氢酶 (LDH)、一氧化氮 (NO)、丙二醛(MDA)水平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和细胞层中LDH活性 ;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 ;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以评价脂质过氧化程度 ;荧光偏振法测定内皮细胞膜流动性。结果 :缺氧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LDH释放增加、MDA生成增多和膜流动性增高 ,NO水平降低。而川芎嗪可抑制缺氧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LDH ,MDA生成和降低细胞膜流动性 ,提高NO水平。结论 :川芎嗪可保护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评估槲皮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制造家兔高同型半胱氨酸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 ,同时灌胃给予槲皮素 5 0、10 0和 2 0 0mg·kg-1,30d后采血进行循环内皮细胞计数 ,测定血清MDA、SOD、NO和血浆ET ,取胸主动脉作血管反应性测定 ,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损伤模型组相比 ,槲皮素给药组循环内皮细胞降低 ,MDA、ET水平降低 ,而NO和SOD水平升高 ,对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趋近正常 ,对NTG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反应无影响 ,组织学检查也证实槲皮素有效地对抗高同型半胱氨酸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结论 槲皮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家兔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研究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风险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评分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5年美国监测、流行病和结果队列(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诊断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研究患者生存率,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评分并进行预测准确性的内部评价,同时采用2016年诊断的患者进行预测评分的外部验证。结果研究共选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7 092例,5年生存率为10.6%。年龄较高、黑种人、组织学分化程度较低、T分期较高、N分期、高癌胚抗原水平以及骨、脑、肝和肺转移是死亡的风险因素,而女性、已婚状态、有保险、非右半结肠和原发部位手术是死亡的保护性因素。验证性结果显示该预测评分具有较高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适应性。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基于预后风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患者生存概率,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Jinguo Weikang Capsule (金果暖康胶囊, JWC)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H-ra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P53 and C-myc of the gastric mucosa in rats with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JWC on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Methods: A rat model with paratypical proliferation of the gastric epithelium mucosa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60Co irradiation.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normal group, model group, high-, medium-, low-dose JWC treatment groups, and the vitacoenzym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treated for 30 days. The expression of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s of the gastric mucosa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and over-expression rates of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 in the high- and medium-dose JWC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 JWC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he H-ras, EGFR, P53 and C-myc genes express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 in rats, which may be one of mechanisms involved in suppressing or reversing gastric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137.
胎肾细胞悬液对去卵巢大鼠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大鼠去卵巢后自由基的变化以及胎肾细胞悬液对其干预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40只行去卵巢手术,术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胎肾活细胞悬液组给予活细胞悬液、胎肾死细胞悬液组给予死细胞悬液。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SOD、NOS活力以及NO含量均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上升(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胎肾活细胞悬液组及胎肾死细胞悬液组SOD活力均有上升(P0.05,P0.01);NO含量、NOS活力均明显上升(P0.05);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干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卵巢后大鼠自由基增高,应用胎肾细胞悬液进行干预,能减轻自由基的损伤,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8.
槲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模型组和槲皮素组 ,用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及前列环素含量 ,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以评价脂质过氧化程度。  结果 :槲皮素 5、2 0、40、80和 10 0 μmol/ L 促进培养的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增加前列环素生成 ,减少内皮素基础释放量 ;75 μmol/ L过氧化氢可损伤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槲皮素 5、2 0和 80 μmol/ L 可抑制过氧化氢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内皮素及促进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  结论 :槲皮素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研究贞芪扶正分散片对环磷酰胺抗肿瘤的促进疗效和降低毒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移植性艾氏腹水瘤和S_(180)肉瘤小鼠,单独给药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灌胃贞芪扶正分散片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增效试验于末次给药后观察动物死亡情况,计算生命延长率;末次给药24 h后动物称体质量,处死后剥离瘤块,计算肿瘤生长抑瘤率.减毒试验于末次给药后采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 贞芪扶正分散片和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时,对上述两种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增效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S_(180)肉瘤小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异常改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贞芪扶正分散片对移植性艾氏腹水瘤小鼠和S_(180)肉瘤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毒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参与乳腺癌患者免疫耐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在乳腺癌组织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在相应组织内的分布,探讨IDO在乳腺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引流淋巴结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用RT-PCR法检测IDO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O和Foxp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IDO mRNA表达水平及IDO表达阳性指数[(19.59±7.65)%]高于原发乳腺癌组织[IDO表达阳性指数(13.16±7.82)%](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 mRNA表达水平及IDO表达阳性指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IDO表达阳性指数(3.24±1.30)%]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IDO阳性细胞指数(2.70±1.53)%](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IDO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6.13±2.31)%]高于乳腺原发癌[(3.50±1.04)%],乳腺癌组织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0.71±0.42)%]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0.55±0.34)%](P均<0.05).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IDO的表达水平与Treg细胞的分布间均正性相关(r~2=0.449,r~2=0.454,P均<0.05).结论:IDO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增高,并伴随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升高,提示IDO表达增高有可能通过募集Treg细胞参与肿瘤和引流淋巴结内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