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医药卫生   29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GF-β_1和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TGF-β1、α-SMA在38例慢性胰腺炎及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胰腺星状细胞(PSC)、腺泡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而在正常胰腺组织的腺泡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中则不表达;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胰腺血管或导管平滑肌细胞、PSC的胞质中,而在对照组的PSC中几乎不表达.TGF-β1、α-SMA的表达强度,在正常胰腺组织中要明显弱于慢性胰腺炎组织(P<0.01),并且它们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纤维化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TGF-β1是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过程中的关健因子,而PSC则是产生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细胞;抑制TGF-β1的表达和PSC和活公在抗胰腺纤维化的治疗方面有着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2.
对34例新近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和22例(生存5年以上和半年内复发死亡者各11例)术后获随访病人的组织进行AgNOR染色,以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作对照。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细胞AgNOR/核均数为2.14±0.34,食管癌细胞为4.64±0.68。分化Ⅰ级的Ag-NOR/核均数为3.71±1.72,Ⅱ级为4.87±0.35,Ⅲ级为5.84±0.73,1例未分化者为5.81。另外,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AgNOR/核均数为4.08±0.26,术后半年内复发死亡者为5.46±0.65。结果提示AgNOR计数与食管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56例膀胱癌组织中的癌基因ras和C-erbB-2蛋白产物,有30例和19例分别呈ras和C-erbB-2蛋白产物表达阳性,ras表达在分化较高、表浅性和非复发性肿瘤中高于分化较差、浸润性和复发性,而C-erbB-2蛋白表达在高分级、浸润性和复发性肿瘤中较高。ras和C-erbB-2蛋白产物表达与膀胱癌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和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作者应用免疫金银染色(IGSS)方法检测了82例胃癌标本p53,rasp21,C-erbB-2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6.1%,51.2%,58.5%,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2%,14.6%,9.8%,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p21及p185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或胞膜。p53、p185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82例胃癌中有36例显示p53与p21协同阳性。而无1例单独p53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35.
含CD44 cDNA片段细胞系的构建及在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含CD44cDNA质粒PGEX2T和PAZ的单克隆细胞系.并利用此细胞系合成特异的CD44cDNA探针,原位检测肝癌中CD44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常规的质粒转化方法将质粒PGEX2T和PAZ转入DH5菌株中得到单克隆细胞系.并以从此细胞系中提取的质粒为模板,应用PCR法合成CD44cDNA探针.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细胞癌中CD44v6mRNA的表达.结果从DH51菌株中提取的质粒含CD44(2v-10v)cDNA(11kb),从DH52菌株中提取的质粒含全长的CD44cDNA(18kb),PCR合成的CD44v6cDNA探针长140bp.CD44v6mRNA的阳性检出率:转移高危组为800%(8/10),转移低危组为217%(5/23),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从单克隆细胞系DH51和DH52中提取的质粒,经PCR扩增可得到特异的CD44cDNA探针.肝细胞癌中CD44v6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倾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6.
运动失调及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遗传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TM基因的突变可能是该病发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37.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肝细胞癌(HCC)组织进行CD44v6及p16基因检测,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分析、探讨其表达与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及两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RET、Mucin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滤泡源性甲状腺肿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中RET、Mucin-1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4例腺瘤(其中不典型腺瘤19例),43例乳头状癌(其中11例乳头状微癌),16例滤泡性癌中上述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与恶性病变(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3种蛋白的表达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良恶性病变中的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11例微癌患者中Galectin-3全部阳性,RET8例阳性,Mucin-1阳性仅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RET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为弱阳性,后者多为强阳性;腺瘤中不典型腺瘤Galectin-3的表达与其他腺瘤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滤泡性癌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部分腺瘤中见灶性Mucin-1和Galectin-3同时阳性。结论:RET、Mucin-1和Galectin-3的同时检测可作为良恶性滤泡上皮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指标,其中以Galectin-3的敏感性最佳,RET次之。Mucin-1高表达可能是去分化、浸润和转移的标志,Galectin-3阳性的不典型腺瘤是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癌的交界性病变,良性腺瘤中Mucin-1和Galectin-3同时阳性应视为恶变的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