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1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285篇
医药卫生   1151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695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3篇
  1964年   11篇
  1962年   12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目的评价FOCUS-PDCA质量改进方法对降低ICU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ICU 2个护理单元住院患者,单号楼层54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改进方法;双号楼层328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FOCUSPDCA质量改进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的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质量改进方法较常规质量改进方法能减少失禁相关性皮炎在ICU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4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已上升至70%[1]。随着人们对子宫生理功能和身体完整性认识的提高,以及今后生育要求大大提高,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希望保留子宫。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损伤性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 L M)[2]。但L M手术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术中出血及术后血肿形成,术中出血不仅会加重患者的创伤,而且会使术野暴露不清,增加手术难度[3]。有研究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在子宫肌瘤周围注射小剂量(6 u)的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4],是一种行之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4.
正随着腔镜手术的发展,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率较前有所升高,误诊率明显减少,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已经成为诊断子宫畸形的"金标准"[1]。近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应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子宫畸形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史资料患者陈某,女,14岁,未婚未孕,否认性生活,既往体健,否认他病,因"右下腹疼痛1周"于2016年6月17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月经初  相似文献   
945.
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按照排除、纳入标准筛选后,使用Reman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项RCT,共1 705例老年肿瘤患者,试验组877例,对照组8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在疾病控制率、提高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减少胃肠道反应、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纯化疗,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纳入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及依赖性治疗,比较两组的社会支持度、焦虑情况、依赖性治疗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社会支持方面经干预后观察组的主观社会支持度、客观社会支持度和支持利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及依从性明显改善,有利于疾病康复,提高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7.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聚乳酸纳米粒对U87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modified-SESD法制备人参皂甙Rg3-聚乳酸(PLA)纳米粒,采用四甲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技术(FCM)和Western blot研究人参皂甙Rg3-聚乳酸纳米粒对U87胶质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Rg3-聚乳酸纳米粒抗肿瘤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人参皂甙Rg3-聚乳酸纳米粒通过与细胞核中DNA作用改变细胞生长的周期,造成在G0-G1期阻滞,引起细胞凋亡。结论表明人参皂甙Rg3-聚乳酸纳米粒在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时间感知障碍.方法 采用时距复制的检查方法,对32例原发性PD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时间感知能力测试.结果 在3s的时间复制任务中,PD患者组在延迟1s[(2.15±0.34)s]和延迟5 s[(2.08±0.37)s]的情况下时间复制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低估时间,与对照组[分别为(2.78±0.31)s和(2.74±0.32)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59、-7.533,均P<0.01);在5 s的时间复制任务中,PD患者组在延迟1 s[(3.11±0.52)s]和延迟5 s[(2.96±0.54)s]的情况下时间复制能力较对照组[分别为(3.99±0.39)s和(4.05±0.40)s]亦有明显下降,表现为低估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09、-9.120,均P<0.01);但在600ms的时间复制中,PD患者组在延迟1 s[(0.90±0.18)s]和延迟5 s[(0.91±0.17)s]的情况下时间复制能力与对照组[分别为(0.91±0.18)s和(0.89±0.16)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7、-0.519,P=0.730、0.606).结论 PD患者存在时间感知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秒以上长时距的低估,而对毫秒范围内的短时距感知无损伤.  相似文献   
949.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4岁,司机,主因"行走不稳,双下肢乏力伴尿便潴留3周余"于2010年2月4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1月15日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行走时如踩棉花,易跌倒,当时未予特殊诊治,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曾于1月27日在外院门诊就诊,考虑为"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病情无改善,同时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并有大小便潴留.  相似文献   
950.
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9例,小脑出血起病1例,经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或全脑DSA明确诊断,梭形动脉瘤5例,囊状动脉瘤5例,其中合并动静脉畸形2例。结果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5例,血管内治疗5例。随访3个月~3年,正常工作和生活7例,生活自理1例,失访2例。结论早期外科处理破裂出血的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能取得良好结果。对不能单纯夹闭或栓塞的动脉瘤,闭塞载瘤动脉也是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