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采用4DCT技术研究胃癌术后辅助放疗中吻合口的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方法 前瞻性纳入8例经毕Ⅰ式吻合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放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和控制残胃充盈条件下,进行疗前、疗中共4次4DCT扫描。以术后置入吻合钉为观察对象,评价吻合口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并分析残胃体积变化与分次间动度的关系。组内差异行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吻合口分次内动度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别为(2.4±2.3)、(2.1±2.0)、(5.6±4.0) mm,上下方向上的显著大于左右、前后方向(P=0.000、0.000)。分次间动度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别为(6.1±6.6)、(3.3±3.0)、(4.8±4.3) mm,分次间动度各方向间相近(左右:前后,P=0.064;左右:上下,P=0.156;前后:上下,P=0.161)。在左右方向上分次间动度显著大于分次内动度(P=0.018)。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内边界分别为24.2、10.3、18.3 mm。结论 经毕Ⅰ式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时应考虑到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吻合口合理内边界在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上可分别外放24.2、10.3、18.3 mm。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患者治疗模式变化、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收治的 617例女性患者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LC)、无瘤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随着DCIS收治病例数逐年增多,保乳手术比例逐渐增加,但全乳切除术仍然为主要手术方式。共 374例患者接受全乳切除术,160例患者接受保乳术及放疗,83例患者仅接受保乳术。术后激素受体阳性者中有 366例(83.6%)接受内分泌治疗。45例(7.3%)患者接受化疗。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全组 5年LC、DFS、OS分别为98.4%、97.5%、98.9%。单因素分析显示 Her-2阳性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19)。尽管全乳切除术组较保乳术加或不加放疗组具有更多不良预后因素,三者总生存结果相似。全乳切除术比单纯保乳术有较高的LC及DFS。结论 DCIS具有极好的预后,保乳术组及全乳切术组总体生存结果相仿,但全乳切除术组可获得最佳LC。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回顾性分析 241例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TME根治性手术的长期疗效以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2006—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国家癌症中心连续收治经盆腔MRI或腹盆CT确诊的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腺癌患者 241例进行分析,该组患者术前盆腔放疗剂量 42.0~50.4 Gy (中位数50 Gy),同步化疗采用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于同步放化疗后 4~15周(中位数7周)接受TME原则的根治性手术(R0切除),术后均建议行辅助化疗,但需考虑患者恢复情况及意愿。Kaplan-Meier法计算DFS、LRR、DM及OS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42个月,3年LRR、DFS、OS和DM分别为3.8%、76.2%、85.9%和20.6%。亚组分析发现ypT0-2、ypN阴性、pCR、TRG4级患者可以获得更高的DFS (ypT0-2∶ypT3-4:86.0%∶69.3%,P=0.002;ypN阴性∶ypN阳性:88.1%∶56.9%,P=0.000;pCR∶非pCR:100%∶72.4%,P=0.001;TRG4级∶TRG2-3级∶TGR0-1级:94.9%∶73.6%∶66.3%,P=0.0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ypN状态是影响DFS的因素(P=0.000)。结论 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局部区域控制较理想,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放化疗后ypN状态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本研究为“局部晚期胃癌术后S-1同期调强放疗Ⅰ期临床研究”基础上的Ⅱ期研究,拟继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近期疗效。方法入组标准为接受R0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任何TN (+)期的近端或远端胃腺癌患者。放疗采用IMRT技术,总剂量45 Gy,1.8 Gy/次,5次/周。 S-1剂量每天80 mg/m2,于放疗日分2次口服。结果包括Ⅰ期研究最后1个剂量水平(80 mg/m2)中的6例及Ⅱ期入组的34例,共40例患者纳入分析。年龄27~73岁(中位数50岁),男女比例3:1。完成放疗39例(98%),完成同期化疗35例(88%)。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恶心或食欲下降(13%)、白细胞减少(10%)、呕吐(8%)、放射性食管炎(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5%)。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全组2年OS、DFS率为74%、77%。结论局部晚期胃癌术后S-1同期IMRT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静态IMRT和VMAT用于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急性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 2006—2013年共 242例患者接受IMRT或VMAT同期化疗,VMAT组 61例,IMRT组 181例(其中简化IMRT 137例,7个野IMRT 44例)。全组均予盆腔放疗5OGy分25次5周完成,同期化疗连用5周(卡培他滨每天1650 mg/m2,奥沙利铂每周50 mg/m2)。组间差异行χ2检验。结果 全组因不良反应中断放疗者7.9%,VMAT和IMRT组相当(4.9%∶8.8%,P=0.325),IMRT组中简化IMRT和7个野IMRT的也相近(8.0%∶11.4%,P=0.498)。全组最常见急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69.4%,≥3级5.8%)、腹泻(65.5%,≥3级20.7%)、放射性皮炎(62.0%,≥3级7.9%),其中VMAT和IMRT组的相当(68.9%∶69.6%,P=0.911;63.9%∶67.4%,P=0.620;65.6%∶60.8,P=0.504),只有VMAT组体重下降低于IMRT组(3.3%∶12.7%,P=0.036)。IMRT组中简化IMRT和7个野IMRT组的急性不良反应也相近(70.0%∶65.9%,P=0.539;68.66%∶63.6%,P=0.540;8.0%∶9.1%,P=0.824),但≥3级不良反应中简化IMRT组的呕吐明显好于7个野IMRT组(0: 6.8%,P=0.002)。 结论 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采用不同调强技术的耐受性良好、急性不良反应基本相当,IMRT技术间的个别不良反应差别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MRI指标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7年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具有放疗前、后MRI且接受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96例,均接受术前长程同步放化疗,放疗后6~13周接受根治性手术。对放化疗前4周内及之后4~8周的直肠MRI进行评价,并与3年无瘤生存(DFS)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T3、T4期者分别为80例(83%)、16例(17%),N0、N1-2期者分别为14例(15%)、82例(85%),直肠系膜筋膜受侵[MRF (+)]者69例(72%),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 (+)]者58例(60%)。全组患者接受术前放疗中位剂量为50Gy,均接受同步化疗增敏。同步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率及N分期转阴率分别为24%和50%,MRF (+)率、EMVI (+)率分别降至37%(P<0.001)和27%(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化疗后MRI显示N分期、EMVI状态转变与患者3年DFS相关(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后MRI显示EMVI持续阳性、N1-N2期是DFS预后不良因素,提示改进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患者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27岁。肿瘤原发于四肢35例,原发于躯干或其他部位7例,原发肿瘤最大中位直径为4.2cm。就诊时局限的37例患者接受了原发肿瘤的扩大切除,其中10例还接受了术后的辅助放疗。结果患者中位随诊57个月,接受了原发肿瘤扩大切除的37例患者随诊期间局部复发4例(10.8%),远处转移20例(54.1%)。全组患者5、1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7%、63.6%和31.8%;5和10年总生存率与性别、就诊时年龄(<27岁与≥27岁)、原发肿瘤部位(四肢与其他部位)明显相关,与原发肿瘤大小及术后辅助放疗的关系不明显,但原发肿瘤大小与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结论局部扩大切除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主要治疗手段,患者就诊时年龄和原发肿瘤部位是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重要预后影响因素,原发肿瘤大小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术后辅助放疗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介绍一种乳腺癌术后放疗计划设计方案,用于乳腺区与锁骨上区同时照射时,改善接野处剂量分布不均匀的 情况。方法:选取10例已完成治疗的乳腺癌病例,均需进行锁骨上区和乳腺区照射。常规设计方案包括锁骨上区设计3 野调强放疗计划和胸壁乳腺区设计混合调强计划。本研究保持常规计划设计方案不变,在乳腺区与锁骨上区的接野处采 用野中野设计方案,通过调节子野的叶片位置,形成剂量跌落梯度。比较两种方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靶区的剂量学参数 包括计划靶区(PTV)和PTV_J的Dmax、Dmin、均匀性指数(CI)和适形度指数(HI),PTV_J为接野处沿头脚方向2 cm勾画的 PTV的体积。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包括患侧肺的V5、V20、V30和Dmean,心脏的Dmean,健侧乳腺的V20和Dmean以及脊髓的 Dmax。结果:和常规设计方案相比,改良后设计方案接野处的CI和HI得到明显改善(P<0.05),整体靶区的CI和HI比较无 明显差别(P>0.05),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设计方案能在不影响其他结构的剂量分 布情况下明显改善接野处剂量分布,可用于临床乳腺癌放疗。  相似文献   
29.
结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现有指南对脑转移的诊断与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因此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在转移性结直肠癌诊疗指南的基础上,针对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随访监测等方面的问题和争议,组织多学科专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临床实践,经过讨论和投票,最终形成中国结直肠癌脑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地指导,从而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