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蒿芩清胆汤治疗。治疗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并采用卡氏评分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CD3~+、CD4~+、CD8~+及CD14~+等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为(79.5±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9.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及CD14~+等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抗癌扶正方联合羟喜树碱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接受m FOLFOX6方案化疗的老年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羟喜树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癌扶正方治疗。治疗后,对两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分别利用卡氏评分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治疗后,观察两组1年及2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及疾病进展时间;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各类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卡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与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2.7%、62.0%、11.9个月及16.8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降低、肝肾损伤、皮疹、恶心呕吐及神经毒性等不良作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抗癌扶正方联合羟喜树碱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3.
门诊药房的网络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和促进医院发展的需要,自2001年起,我院开发应用了武汉肿瘤医院软化公司的药库-药房-临床科室药品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中药复方金复康萃取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本文以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了金复康萃取物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金复康对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PCR,RT-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金复康萃取物对A549细胞增殖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并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金复康处理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伴随着大量细胞间距增大,失去原有形态,DAPI细胞核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核受到损伤。流式细胞检测实验显示金复康明显诱导A549细胞凋亡。RT-qPCR检测发现金复康上调凋亡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结论:金复康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A549细胞增殖,这一过程可能与其诱导凋亡相关基因FADD和GADD45a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hIGF-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组织工程关节软骨的构建提供基因改良的种子细胞。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完成。根据GeneBank公布的hIGF-1序列设计PCR引物,从质粒pcDNA3.1-hIGF-1中扩增出截短型hIGF-1,亚克隆至pMD-T18载体,测序鉴定后酶切出目的基因片段并插入pIRES2-EGFP中,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hIGF-1,经PCR及双酶切鉴定正确后用非病毒类纳米材料基因转移载体PAMAM-D介导转入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荧光观察、流式细胞仪、RT-PCR等方法从各个水平检测hIGF-1在细胞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hIGF-1,并检测到目的基因hIGF-1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理想表达。结论:新型纳米材料PAMAM-D是高效、简便、表达持久的基因转染方法,经IGF-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6.
静脉留置针,由于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材料柔韧性好、可随血管形状弯曲,故对血管刺激小、不易脱出血管,所以可较长时间在血管中留置,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以及患者的活动和搬动,减少了普通金属输液针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穿刺部位液体外渗;但是如何保证穿刺的一次成功,并将留置针保留3~5 d[1],是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关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验证和评价人抗凝血酶Ⅲ(human antithrombin Ⅲ,AT-Ⅲ)生产工艺中有机溶剂/去污剂(solvent/detergent,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灭活/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S/D法作为AT-Ⅲ病毒灭活工艺,纳米膜过滤法(20 nm孔径)作为其病毒去除工艺,分析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AT-Ⅲ活性的影响;以伪狂犬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猪细小病毒、脑心肌炎病毒作为指示病毒,对上述工艺进行病毒灭活/去除工艺效果的验证。结果   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可有效灭活/去除脂包膜病毒和非脂包膜病毒,指示病毒滴度下降均>4 lg;且AT-Ⅲ的生物活性及其他各项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活性变化<10%。结论  研究建立的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可有效灭活/去除AT-Ⅲ中的指示病毒,该方法为凝血因子类制品的病毒灭活验证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婴幼儿腹泻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儿灌肠后首次大便排出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大便排出时间及临床疗效2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9.
首次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黄杨宁片中生物碱的含量,本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快捷,测得回收率为97.39%,RSD为2.18%。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凝血功能变化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危重患儿依PCIS分组,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和D-二聚体(D-D)的检测,统计分析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随着PCIS分值降低,病情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D-D含量增加,FIB含量减少,PLT无明显改变;PCIS与PT、APTT、TT、D-D呈负相关,和FIB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0.442,-0.363,0.400,均P〈0.01,与PLT无关;回归方程:PICS=133.773-2.075PT-0.394APTT-1.19TT+5.173FIB-4.28E-03PLT-8.236D-D。结论PT、APTT、TT、FIB和D-D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与凝血功能检测结合的PCIS评分系统,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作用更加完善、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