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32.
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预激综合征 (WPW )的效果。方法  1992年 7月至 2 0 0 1年 9月手术治疗WPW 2 6 (男 14、女 12 )例 ,其中 2 2例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WPW为B型 18例、A型 8例 ,2 6例共有 2 8条附加旁道 (2例双旁道 ) ,其中位于右心室游离壁 13条、后间隔 7条、左心室游离壁 5条和前间隔 3条。术前曾行射频消融失败 12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切割附加旁道或加局部冷冻 ,同期处理合并病变。结果 附加旁路即刻切割成功 2 8条 (10 0 % )。术后早期复发 2例 (8 3% ) ,予射频消融治愈 ;2例残留Delta预激波 ,但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早期死亡 1例(3 8% )。 2 4例 (96 0 % )术后长期随访 1个月~ 9年 ,平均 (4 13± 2 6 4 )年 ,无复发和晚期死亡。结论 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术前或术中电生理检查明确附加旁路部位和数量 ,熟悉附加旁路的解剖特点和掌握手术切割技巧是取得WPW外科治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右心良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本院共诊治右心良性肿瘤13例,其中右心房粘液瘤5例,右心房粘液瘤合并左心房粘液瘤4例,右室粘液瘤3例,右室纤维瘤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均显示右房内和/或右室内存在反射光团.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同期6例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早期无死亡,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行腹膜透析后恢复.随访6个月~5年,结果满意,未见复发.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及时手术和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右心良性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CH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并观察疗效,复习文献总结国内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情况。结果:临床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颈部呈巨大肿块,两肺弥漫性微小结节,伴盗汗、轻度贫血。病理结果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成梭形,形成束状,交错状排列。免疫组化S-100(+)、Vimentin(+)、Fascin(+)、Lyso(+)、Ki-67(+),部分肿瘤细胞CD68(+)。经CHOP方案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Langerhans细胞肉瘤罕见,呈高度恶性表现,常累及多个器官,目前国内仅3例报道。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国内共报道6例,年龄19~41岁(中位33岁),颈部淋巴结好发,手术后无病生存时间2~15月(中位10月),18月总生存率40%(2/5)。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8例,年龄16~63岁(中位37岁),发病部位1/3以上在结外,无病生存时间5~72月(中位11.5月),18月总生存率100%(6/6)。结论: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断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治疗尚需规范,可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输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此方案化疗,多西紫杉醇40 mg/(m2·d),静脉滴注1 h,第1,8天;5-Fu 250 mg/(m2·d),低剂量持续泵静脉输注24 h,连用14 d.以上方案每4周为1周期,2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1例,PR 10例,SD 5例,PD 4例,总有效率55.0%(11 / 2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毒性轻微.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5-Fu低剂量持续泵静脉输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疗效,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6.
移植静脉(vein graft,VG)重塑对静脉移植术后尤其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预后的影响,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VG重塑的结果直接影响静脉桥的近、远期通畅率,近年来研究表明VG的非适应性重塑是造成VG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VG重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7.
胸腺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性分析因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行胸腺切除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无危象发生;12-17分者,危象发生率为50.0%;18-23分者为70.0%;≥24分者为71.4%。术前危象积分≥12分者,术后24 h后拔除气管插管和行气管切开的患者百分率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分别为81.5%和63.0%vs20.3%和3.4%,p<0.01)。这提示MG患者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术后需延迟拔除气管插管,若发生危象需长期呼吸机支持,才予以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5例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TP、CD34以及ssDNA,CD34标记计数MVD,ssDNA阳性计算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 155例ESCC患者中,肿瘤细胞TP表达阳性89例(57.4%),基质细胞TP表达阳性104例(67.1%);癌组织中平均MVD值为365条/mm2,其癌旁正常组织中平均MVD值为222条/mm,P<0.01.155例中有154例(99.4%)检出凋亡阳性,AI均值为2.1%,二者无明显的相关性(P =0.074 7).基质细胞TP阳性者MVD值明显高于TP阴性者(P<0.01),但肿瘤细胞TP是否阳性与MVD值无明显的关系;肿瘤细胞TP阳性者AI明显低于TP阴性者(P<0.01),基质细胞TP阳性者AI也低于TP阴性者,但差异并不显著.155例ESCC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32.5%.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越高、肿瘤细胞TP阳性、AI低是ESCC患者预后不佳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是ESCC独立预后评估因素.结论 TP可能通过增加微血管的生成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在ESCC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本文报道左室壁瘤(LVA)外科治疗的经验,分析手术疗效和预后的决定因素。病人和方法从1977年3月至1987年6月,手术治疗197例 LVA 患者。LVA 切除术62例;LVA 切除术加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10例;LVA 折叠术加CABG 12例;LVA 修补术加室缺修补和/或瓣膜置换术13例。结果早期死亡19例(9.6%)。主要原因:心律失常10例,心室衰竭8例,败血症休克1例。早期死亡与下列因素有关。(1)心肌  相似文献   
40.
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PVE)的外科治疗。方法 1990年至2003年8月,手术治疗PVE病人21例,其中亚急性16例,急性5例。血细菌培养阳性13例。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瓣周漏6例,二尖瓣瓣周漏3例,主动脉瓣区赘生物3例,二尖瓣区5例。应用机械瓣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11例,主动脉瓣置换10例,同期行升主动脉假性瘤切除和主动脉修补成形1例。术中均见有赘生物;二尖瓣环脓肿7例,瓣周脓肿3例;主动脉瓣环脓肿8例,瓣周脓肿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感染复发,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晚期死亡1例。随访4个月至13年,1例PVE再发,内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及时诊断PVE,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和围术期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是提高PVE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