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艳萍  乔哲 《吉林医学》2010,31(11):1544-1545
随着科学技术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推行,护士的工作由原来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患者提供心理、生理、精神等多层次的整体护理,对护士的知识结构、行为模式、身体素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士每时每刻都要与生命打交道,这种高风险的职业使护士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32.
周斌  张潍  李少民  乔哲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9):1104-1106
目的:与心包外全肺切除疗效对比,探讨心包内处理血管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1997年3月至2004年3月,对7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了全肺切除术,对其中34例无法在心包外行全肺切除的患者,行心包内处理肺、动静脉全肺切除术,占同期全肺切除的44.7%(34/76)。结果:经心包内处理血管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切缘癌阳性2例(5.9%),术后出现心慌、气短症状及心律失常6例,发生率18%。术后1年生存率85%,3年生存率32%,5年生存率21%。同期经心包外行全肺切除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切缘癌阳性2例(4.8%),术后出现心慌、气短症状及心律失常8例,发生率19%。术后1年生存率87%,3年生存率29%,5年生存率20%。结论:与心包外全肺切除相比,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可提高肺癌的切除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手术安全可靠,是外科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血清miR-19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65例健康人血清中miR-191的表达量,分析血清miR-19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19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吸烟史无相关性(P>0.05);miR-19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51,其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92.3%。结论:血清miR-191测定的诊断性能较高,有望作为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血抗心磷脂抗体(ACA)、血钙(Ca2+)、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80例妊娠中期孕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ACA,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Ca2+水平,同时测量并计算MAP,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按检查结果分为PIH组和正常妊娠组。结果 PIH组血Ca2+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ACA阳性、血Ca2+<2.20mmol/L、MAP≥85mmHg为联合预测指标,PIH阳性预测值为84.62%,阴性预测值为87.78%,敏感度为82.76%,特异度为97.04%,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的预测价值。结论妊娠中期联合检测血ACA、Ca2+、MAP对预测PI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5.
周斌  张潍  李少民  乔哲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9):1142-1144
目的:重建贲门功能,防止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并发症。方法:对7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施行食管下段胃贲门部切除,贲门成形术。术后对68例患者进行了1~8年随访,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镜及食管内测压检查,并与正常人测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组的食管上、下括约肌静止压和压力区范围与正常人食管上下端括约肌静止压和压力区范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成形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OGT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66例ESCC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测定OGT蛋白的表达。结果:OGT在ESCC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OGT的高表达与TNM 分期、病理分级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OGT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OGT的异常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捆绑碘-125内照射粒子的食管支架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3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放置普通自膨支架,B组放置捆绑碘-125粒子的支架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并发症、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结果:35例患者支架置入过程顺利,位置合适,术后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连续随访未出现穿孔、出血、移位等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普通支架组平均生存期为120d,碘-125粒子支架组平均生存期为370d,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P〈0.001),2组术后血象和体重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捆绑碘-125内照射粒子的食管支架置入可明显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同时对肿瘤行组织间放疗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支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