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210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01.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学华  朱诚 《上海医学》1997,20(1):9-11
为了探讨提高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总结48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并对应用现代影象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研究细胞间间隙连接蛋白 4 3(connexin4 3,Cx4 3)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及更昔洛韦 (HSV tk GCV)系统旁观者效应中的作用 ,探讨旁观者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带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不同Cx4 3表达水平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O) ,获得不同Cx4 3表达水平的tk 细胞 ,tk /tk-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 ,经更昔洛韦 (GCV)作用后 ,用细胞计数检测混合细胞体系的生长抑制率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DNA含量并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体外实验证实 ,tk /tk-混合细胞经GCV作用后生长受抑制的程度与Cx4 3表达水平有关 ,Cx4 3表达水平高的混合细胞在含有 5 %tk 细胞时就表现出旁观者效应 ,而Cx4 3表达水平低的混合细胞在含有 2 0 %tk 细胞时才表现出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在HSV tk GCV系统的基因治疗过程中 ,旁观者效应的效率与间隙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3.
介绍一种颅内囊性占位病变的引流方法。我们通过 CT 立体定向手术行颅内囊肿穿刺,抽出囊液后,经穿刺道放置国产 Ommaya12型贮液囊共2例。术后定期随访,如果发现囊肿增大;可以再行经皮穿刺贮液囊穿刺抽液。经我们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可替代脑内囊肿—腹  相似文献   
204.
报告对131例脑深部病变进行活检和治疗。病变位于丘脑和基底节36例,大脑半球75例,鞍区6例,小脑半球4例,桥小脑角1例,侧脑室内2例,Ⅲ脑室前部2例,松果体区5例。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6.9%,活检部位出血并发颅内血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0.76%,同时讨论了立体定向手术入路,如何提高活检阳性率、后装治疗管放置及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5.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脑脓肿4例报告陈少军,丁学华,张光霁我院近几年运用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治疗千例脑浓肿病人,获得成功。随访6月至3年无复发。现报告如下:例1:男,50岁,工人。因头痛、右侧肢体无力2月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体温37.5℃,神清,精神...  相似文献   
206.
硬膜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可一次全切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方法;用22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床突间隙及周围结构直接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设计手术方案。结果:经硬膜内外联合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须经翼点开颅,磨除前床突暴露床突间隙后切开其内侧壁硬膜和鞍隔,可把颈内动脉从颈内动脉沟开牵开,形成海绵窦前内侧间隙,经此间隙入路可直视鞍底,联合经硬膜外的海绵窦外侧壁入路可达到一次全切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目的。结论:为硬膜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这一种手术方法提供了详细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了解颞骨岩部后骨板的解剖及其变异情况对颞骨相关手术的影响。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进行颞骨解剖 ,观察颞骨岩部后骨板成角变异的发生情况 ,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颞骨岩部上嵴与面神经水平段之间夹角为 (4 .61± 1.99)°、与矢状线之间夹角为 (63 .0 7± 9.3 0 )°。气化程度高的乳突其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距离相对较大 ,相对而言发生乙状窦前移的几率较小。颞骨岩部后骨板成角变异发生率为 17.5 %。结论 :面神经水平段大致平行于颞骨岩部上嵴 ,气化的乳突其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后壁之间距离较大 ;当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后壁距离较小时 ,乙状窦位置更靠前 ,更易出现高位颈静脉球。  相似文献   
208.
内窥镜下侧脑室后角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的侧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头部防腐标本进行经后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观测 ,对 9具新鲜尸头在神经内窥镜下进行后角入路侧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侧脑室后角到前角、颞角及室间孔的距离分别为 (86.0± 6.9)mm、(5 9.5± 6.7)mm、(5 7.3±5 .4)mm ,侧脑室三角部脉络丛球到室间孔距离为 (4 0 .5± 2 .3 )mm ,脉络丛球与室间孔之间侧脑室底弓形隆起的高度为 (9.9± 1.6)mm ,三角部的最大宽度 (9.1± 2 .1)mm ,三角部上、下方宽度分别为 (8.5± 2 .0 )mm、(9.3± 1.8)mm。神经内窥镜进行侧脑室后角入路手术时 ,硬镜下可看清侧脑室三角部及体部的后半部分 ,而软镜甚至可看清室间孔及前角结构 ,颞角结构硬镜下观察困难 ,软镜可看清局部结构。结论 :内窥镜下后角入路侧脑室手术可有一个理想的侧脑室后半部分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及手术时机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15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三种术式,分别于超早期(出血7h内)、早期(出血7-24h)及延期(出血24h后)手术,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进行远期疗效评价,平均随访时间1年半,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超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比较,Ⅰ、Ⅱ、Ⅴ级患者P〈0.05;超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组比较,Ⅰ、Ⅱ、Ⅲ、Ⅳ、Ⅴ级及死亡患者P〈0.05;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比较,Ⅰ、Ⅱ、Ⅲ、Ⅳ级及死亡患者P〈0.05。结论选用合适的手术方法早期或超早期手术,可改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10.
目的 探讨伴高泌乳素血症的无功能腺瘤经鼻蝶手术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2019年收治的伴有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无功能腺瘤患者共80例,泌乳素水平在25~200ng/ml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并且术后病理排除PRL染色阳性的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前后高泌乳素血症及临床症状的缓解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共纳入男性21例,女性59例,术前中位泌乳素水平51.11ng/ml(25.2-136.52ng/ml),中位肿瘤体积3.99cm3(0.23-37.11cm3),头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37.5%),女性以性腺功能紊乱起病的患者多于男性(28.8% vs 9.5%,p=0.031),男性在就诊时更容易出现2条以上激素功能轴减退(47.6% vs 15.3%,p=0.031)。术后高泌乳素血症缓解65人(81.3%),高泌乳素血症的缓解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体积及手术切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术后第1天泌乳素水平可以预测3个月后的高泌乳素血症缓解(p=0.001)。术后患者视力视野改善率87.9%,头痛症状改善率93.9%,术前存在月经紊乱的绝经前女性中,14名(82.4%)术后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结论 手术治疗是伴有高泌乳素血症的无功能腺瘤患者的可靠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