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交通运输   1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实现行程延误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并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应用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实时自动采集行程延误的思想,并设计了面向路网的行程延误算法.该方法可以为交通管理与控制、路线诱导及交通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受道路条件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相对较高.本文以提升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典型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生理指标数据,并以心率增长率作为表征驾驶员心理变化的指标,建立了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车辆驶离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起点的距离、车辆所在坡段的曲率和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驾驶员心率指标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线安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本文模型充分考虑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环境和车辆行驶特征,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重度污染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由于缺乏空气重度污染期间居民出行行为方面的分析,难以量化城市交通运行特征的变化。以北京市两次空气重度污染红色预警实践为契机,全面收集红色预警期间道路交通运行监测数据、交通排放、居民出行行为等多元数据,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和交叉分析,得到空气重度污染期间居民出行需求、出行方式、出行时间等出行行为特征,以及道路交通量、运行速度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空气重度污染期间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较大,需求降低、方式转移多元、出发时间集中;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后,机动车日均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19%,颗粒物(PM)排放量降低17%。  相似文献   
14.
微观仿真技术能在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依据交通影响评价的需求,设计了基于交通仿真的评价流程,包括数据准备、OD需求预测、参数标定等5个方面. 以北京市中关村西区交通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针对中关村大街与北三环路交叉口及其上、下游交叉口交通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并依据VISSIM的仿真结果对所提方案进行了反复的修正. 仿真结果表明,路网两条主路的旅行时间和延误都相应减少,北向南方向的中关村大街平均速度由9.87km/h提高到12.53 km/h,排队长度由93.4 m减少到70.3 m,有效地缓解了主路的交通压力,说明了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求目前小汽车使用频率较高不下的内在原因,本文设计调查问卷和情景卡并进行实施,分析汽车消费者在不同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和收入水平下的时间成本。研究成果从出行成本、出行费用、出行时耗方面探讨了汽车使用消费中存在的社会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