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交通运输   9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龙 《驾驶园》2014,(1):70-70
<正>春节临近,很多人会选择驾车出行,此时仍是隆冬季节,容易出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道路湿滑,能见度低,交通事故易发。在恶劣天气驾车出行,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呢?笔者咨询了有关专家和驾校资深教练,就除雪、热车、路上跟车、超车等问题作出解答,提醒驾驶员,恶劣天气驾车出行一定要注意慢行。行车之前一大早看到爱车上堆集了厚厚  相似文献   
32.
33.
铁路客运站候车厅候车能力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站的服务能力是衡量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核心之一,在分析计算铁路客运站候车厅最高聚集人数的基础上,归纳出其与有效候车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给出了候车服务能力的计算方法,为我国客运站的现状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基于Veristand软件设计一个通用的电动客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用于BMS的功能检测和故障发现。  相似文献   
35.
文章介绍了衬套压装机上料滚动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针对衬套上料难和定位不准的问题,分析了上料定位装置的设计要点及关键技术,并对衬套压装机上料滚动定位装置主要机构做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36.
提高活塞环寿命,保证柴油机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活塞环折断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了日常维护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7.
对运用计算机模拟铸件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对推导出来的显示差分方程式进行整理,得到了一组有利于计算机处理的方程式。同时针对目前大部分工厂微机的内存和运行速度有限的情况,介绍了计算过程的数组管理,所提出的方法使计算过程众多的大三维数组减少到只剩一个和几个小数组,达到了在不减小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前提下,减少内存占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AAR评定标准由北美铁路协会制定,可用于铁路货车寿命疲劳评估。以某公司正在研制的米轨石砟漏斗车为例,使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该车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垂向静载、纵向拉伸、纵向压缩和扭转4种工况下的应力分析,选取100 t无盖漏斗车相应载荷谱,以名义应力法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进行计算,基于AAR标准编写了寿命评估Matlab程序,评估结果表明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9.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各行各业都获得了显著发展成就,交通建设也不例外。作为公路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公路路基涵洞建设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就掌握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涵洞施工质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红黏土土体非饱和特性,分别针对典型的原状和重塑红黏土,结合Geo-experts自平衡型压力板仪和ZJ型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开展了不同干密度下土样的非饱和土水特征试验和直剪试验,探讨了红黏土的一些典型非饱和物理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赋存状态的改变和微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红黏土重塑前后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的重要因素;原状非饱和红黏土土水曲线呈现典型的三阶段型变化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进气值和残余含水量,而重塑的非饱和红黏土则呈现半抛物线型变化特征;对于原状红黏土来说,非饱和土体黏聚力最大值出现在低含水率状态,对应的含水率比土水曲线的残余含水率高5%~10%.因此,在开展非饱和红黏土抗剪强度试验时,在相应含水率区间处适当增加试验组数可优化试验成果,对于重塑红黏土来说,可根据塑限含水率判断重塑红黏土内摩擦角开始显著减小的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