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1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860篇
医药卫生   1700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579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624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845篇
  2012年   1399篇
  2011年   1388篇
  2010年   1351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1082篇
  2005年   804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浙江畲族人群中DYS2 87和DYS44 0位点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YS2 87和DYS44 0 ,PCR产物用 2 %的琼脂糖电泳分析 10 0名畲族个体的基因型。结果  10 0名个体DYS2 87位点全部是YAP-;没有发现YAP ;10名为DYS44 0 3 ,占总人群数的 10 % ,其余 90名是DYS44 0 4。结论 浙江畲族人群DYS2 87和DYS44 0多态性与属于汉藏语系的其它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因此这两个基因位点对研究人类的进化是一种稳定的、重要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追踪观察HIV-1新发感染者体内CRF07_BC重组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变异性.方法 从HIV-1感染者血浆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V-1 gp120全长及C2-C5区段基因.纯化后装入T载体,转化至Top10大肠埃希菌内增殖,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PCR方法进行鉴定,最后对所获得的目的克隆测序.结果从两个感染者血浆样品中获得感染后半年到2年半间多个时间点的gp120基因克隆共135个及gp120基因C2-C5区段克隆15个,分析显示这些克隆均为HIV-1 CRF07_BC亚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HIV-1 env基因的离散率与多样性均有增加的趋势.env基因同义突变与非同义突变比较结果显示,C1、C3与V4区段非同义突变比率比gp120基因的其他区域都高.基因多态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内不同毒株基因在不同区段的变异是不同的,基因多样性介于0与0.066±0.028之间.结论 随着患者感染时间的推移,HIV-1膜蛋白基因的变异逐渐增大.C1、C3和V4区的高突变率提示,该基因区可能是HIV-1病毒生存与宿主免疫压力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建立一种逆转录PCR-核酸探针杂交法对柯萨奇B组病毒(CVB1~6)进行分型诊断。方法 一对通用PCR引物,它能有效扩增所有CVB1-6型的特异性DNA片段;另选取6条各型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将它们分别共价结合在不同的微孔板上。经过一次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分别与包被有不同探针的微孔板进行杂交检测,从而有效鉴别CVB各型。结果 本法与ELISA法的分型比较显示它们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无错误分型。对152例IgM抗体阳性标本的检测,该方法阳性率为71.7%。结论 本法可准确对CVB进行分型,为CVB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 14只成年鼠和 14只老年鼠脑底主要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神经交点计数法。结果 成年鼠脑底各主要动脉壁上均含有呈线状黑色的CGRP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 ,分布密度以大脑前动脉最高 ,其次是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各动脉间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成年鼠脑底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以环行分布为主 ;老年鼠脑底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以大脑前动脉最高 ,走行方式以网状分布为主 ;老年鼠脑底各主要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低于成年鼠相应脑底动脉。结论 不同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分布特征各异 ,老年鼠较成年鼠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为低  相似文献   
105.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146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146水平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146(ELISA法)和U-MAlb(散射比浊法)的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后外周血CD146、U-M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尿蛋白定性阳性组CD146与U-MAlb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后外周血CD146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组织趋化因子(ChKs)表达谱变化,探讨ChKs在VM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B3型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注射雄性BALB/c小鼠;RTPCR定性和定时定量分析心肌组织MCP-1、IP-10、Ltn和FKN等12种ChKs表达。病理切片和血清CKMB分析判定病变和病程程度。结果:(1)在所检测的12种ChKs中,VMC组呈阳性表达的有9种,显著多于正常组心肌组织的6种,有3种ChKs(BLC、Eot和LARC)两组均未检出;(2)VMC组9种阳性表达的ChKs中CVB3诱导性表达的为MIP-2、MIG和IP-10,6种组成性表达的ChKs在VMC时上调表达的有MIP-1β、MCP-1、MCP-2、Ltn等4种,下调表达的有RANTES,与正常对照组比未呈现明显差异的为FKN。(3)ChKs的表达消长存在一定的差异,感染4d后MIP-2等达高峰,随后下降;9d后出现MCP-1和RANTES表达上升峰;FKN在感染9d内表达较稳定。(4)亚急性早期、中期、中后期和晚期心肌组织ChKs表达谱有明显区别,各期ChKs表达谱中优势表达的ChKs分别为IP-10、IP-10、MCP-1、MCP-1。结论:VMC心肌组织ChKs呈成簇性方式改变,表达谱改变的复杂性可能与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有关,优势表达的ChKs可能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获得肌肉收缩力学特性与其电生理特性间的实验关系。方法 用肌电仪发出不同波宽、不同强度的脉冲电流,对家兔的胫神经进行刺激,记录其复合动作电位及收缩力。结果 得到了收缩力与各种肌电信号的实验关系曲线。结论收缩力与刺激电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复合动作电位幅值(CAMP)之间呈线性关系,且收缩力与肌电积分值之间也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培养神经元缺氧后蛋白激酶A(PKA)活性变化及其与神经元缺氧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体外培养W istar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模型及培养神经元缺氧模型,用不同浓度的PKA抑制剂(Rp-cAMP),在不同的缺氧时相点观察神经元细胞膜和细胞质中PKA的活性、Bc l-2和TUNEL表达的规律。结果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培养神经元细胞膜PKA的活性显著增加,Bc l-2表达降低,TUNEL荧光染色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而应用Rp-cAMP后细胞凋亡情况显著减轻。结论PKA和Bc l-2均参与了缺氧神经元凋亡;PKA抑制剂Rp-cAMP可减轻缺氧神经元凋亡,且该作用与Bc l-2表达降低有关;PKA的激活在缺氧神经元凋亡中起促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衣壳蛋白5’翻译增强区对基于该病毒复制子的HIV Gag DNA疫苗抗原表达水平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将SFV衣壳蛋白(capsid,C蛋白)基因的5’端102bp翻译增强区插入到SFT复制子DNA疫苗载体pCMV-Rep的SFV亚基因启动子下游,得到DNA疫苗载体pCMV-RepC。将删除ATG的HIV-1 gag基因插入pCMV-RepC,使gag编码区与翻详增强区融合,得到DNA疫苗质粒pCMV-RepC-gag。同时,构建携带未融合翻译增强序列的DNA疫苗质粒pCMV-Rep-gag。Western blot检测翻译增强序列对Gag表达水平的影响。用上述两种DNA疫苗分别免疫BALB/c雌性小鼠,ELISA检测Gag特片的抗体反应,ELISPOT和细胞内因子染色技术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衣壳蛋白5’翻译增强区增强了Gag表达水平,对体液免疫应答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强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论SFVC蛋白翻译增强区能显著提高SFV复制子DNA疫苗的抗原表达和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受体alpha-Dystroglycan(α-DG)对胸腺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摘取15日胚龄鼠胸腺小叶进行体外器官培养。将α-DG抗体、对照抗体或培养液滴加在胸腺小叶上。FACS(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分析胸腺细胞表面分子CD4、CD8、CD95和CD69等的表达。结果α-DG中和抗体能明显抑制胸腺细胞分化,显示胸腺双阴性细胞比例从对照组的26.5%增高到实验组的71.6%,双阳性细胞和CD8单阳性细胞比例则显著下降,分别从39.8%和20.7%下降到7.5%和6.8%,CD4单阳性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变化;同时胸腺细胞数目明显减少;CD95、CD69的表达水平随α-DG中和抗体的持续存在呈现显著升高。结论α-DG通过参与胸腺细胞的活化和凋亡活动影响胸腺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