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91.
目的:探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东莞市东城医院和东莞市茶山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8例为观察组,按照DAS28评分系统分为缓解期组和活动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名为对照组,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描双侧第2~5掌指关节和第2~5指间关节,比较两组骨侵蚀、血管翳、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肌腱腱鞘炎检出率;比较两组各个关节的滑膜厚度,比较观察组缓解期组和活动期组各个关节的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超声各指标关节积液、滑膜厚度、血流信号、骨侵蚀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侵蚀、血管翳、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肌腱腱鞘炎等掌指关节病变检出率3.70%、6.48%、13.89%、25.93%、4.63%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91%、4.55%、0.91%、0.00%(P<0.05)。观察组第5、第3、第2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及第4指间关节的滑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第5掌指关节、第4指间关节、第2指间关节及第3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的滑膜厚度显著大于缓解期组(P<...  相似文献   
492.
病例:患者,女,5l岁,因心悸、胸闷、气短3年余加重伴头晕、恶心4天于2004年5月27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每次发作3分钟-5分钟,经休息或自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多次在院外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ST-T改变,怀疑“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常口服“消心痛、百消丹”效果不明显。3年来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生活、工作受到较大影响。近期症状加重并伴头晕、恶心和血压增高,要求住院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有月经不调2年,停经1年。  相似文献   
493.
目的:探求运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入组92例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其训练效果是否明显分为两组,分别观察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康复介入时机、脊髓损伤类型等在内的11项可能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抑郁状态、神经源性膀胱类型、介入时间及坚持疗程不同会影响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51,6.903,6.901,30.597,4.211;P<0.05)。大专以下文化程度、HAMD≥17分、介入时间≥60 d、坚持疗程<8周及神经源性膀胱类型为尿失禁是应用运动想象疗法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时的不利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抑郁状态、康复介入时机、坚持疗程、神经源性膀胱类型是应用运动想象疗法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时的影响因素,在进行运动想象疗法训练时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加强宣教指导。  相似文献   
494.
495.
目的探讨蕈状管在无法常规造瘘肠穿孔及高位小肠穿孔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使用蕈状管肠造口治疗的4例特殊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例, 女1例, 年龄范围43 d至11岁10个月。对使用蕈状管肠造口原因、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指征、术后拔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患儿短期内(2个月)均有多次腹部手术史, 严重粘连、肠管水肿、肠系膜挛缩是导致无法常规造瘘而选择蕈状管造口的主要原因。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蕈状管肠造口术, 术后肠漏立刻得到控制, 平均手术时间116.3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12 ml。所有患儿蕈状管造口处无肠漏污染腹腔的情况发生。术后平均恢复饮食时间5.75 d。术后蕈状管平均留置时间为40.3 d, 拔除蕈状管后伤口2~3 d不再有肠液流出, 平均6.5 d完全愈合, 随访至今, 所有患儿术后无肠梗阻发生, 生长发育均正常。结论在无法常规肠造瘘及高位小肠穿孔患儿中, 蕈状管肠造口是一个可以挽救生命且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496.
目的 探讨高发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方法 采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分析方法对56例高发家系进行探讨。结果 高发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既不符合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和隐性遗传,也不符合连锁遗传,而符合一个显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