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卵巢囊肿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观测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出患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的病人73例。中医辨证分为痰湿蕴结证、气滞血瘀证和无明显证型,B超图像主要分为浆液性和黏液性,超声特征与证型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B超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窦粘膜内生长抑素含量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对血浆及胃窦部粘膜组织提取物作生长抑素含量测定。结果以实证为主的胃脘痛患者血清、胃窦粘膜生长抑素的分泌量显著高于虚证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胃阴不足和脾胃虚寒型的生长抑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血清、胃窦粘膜生长抑素分泌量的测定对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常见舌象对证素辨别的贡献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诊是中医诊察病情独具特色的诊法。舌象能较客观地反映疾病中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是辨证的重要依据。各种舌象对各证素的判断具有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辨证体系的结构和计量诊断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是对病变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阶段性病理本质概括。辨证思维的过程有“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三个台阶。证候与证素之间、证素与证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层网状关系。辨证体系应围绕证素閾值进行定量刻画。采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可获得准确的辨证系数;用加权求和浮动閾值运算进行判断,能实现准确的辨证。  相似文献   
35.
“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每一证素都有相应的特征证候。通过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和频权剪叉数据处理,准确提取出血瘀、气滞、痰、湿、寒、热等常见实性证素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对实性证素判断的权值。  相似文献   
36.
“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每一证素都有相应的特征证候.脉象是辨证的重要依据,通过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和“双层频权剪叉”运算的数据处理,准确提取出浮、沉、数、迟、洪、细、实、虚、弦、紧、滑、涩、濡、缓、结、微等常见脉象对证素判断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比较舌尖三类偏色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差异,探讨健康人中医常见望色部位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采用GD-3型光电血管容积图仪与Pclab生物机能系统匹配,检测两侧面颊、唇、舌尖、两手无名指甲床及舌尖三类偏色的血管容积指标。结果:两侧面颊、唇、舌尖、两手无名指甲床中以及舌尖三类偏色中反映心脏搏动的时间指标Tag、Tab、Tae、Teg和反映心脏功能的Tab/Tag、[Tae-Tab]/T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心血管功能和血流状态的指标Hb、Hd、He、Hf、Tw、Hb/Tab、Hd/Hb、He/Hb、Hf/Hb、Tw/Tag、1/2[hb+hd]/T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不同部位Hb/Tab、1/2[hb+hd]/Tae、Hd/Hb值呈面颊〉舌尖〉口唇〉甲床趋势,He/Hb、Hf/Hb、Tw/Tag值则呈相反趋势。舌尖三偏色Hb/Tab、1/2[hb+hd]/Tae、Hd/Hb值呈偏红〉偏淡〉偏青趋势,He/Hb、Hf/Hb、Tw/Tag值呈相反趋势。结论:初步测定了GD-3型光电血管容积图仪下健康人面颊、唇、舌尖以及甲床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的正常参考值;初步揭示了不同部位常色以及舌尖偏色形成的血管容积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8.
心病气血辨证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在采用心脏切面超声和M型超声心动图多项指标对86例心病三证患者及对照组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观测。结果提示,相对于健康人,心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其中尤以心脉瘀证和心气虚证明显。  相似文献   
39.
评定量表是用来量化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具.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药物性能、效应评价等,多数属于并不十分精细的模糊信息,不是依靠精确的"金指标"作为判定的根据,而是强调对所有资料的全面收集和综合分析,因而,中医颇适合采用评定量表的方法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借鉴评定量表的研究思路、原则与技巧,研制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的中医辨证量表、气质测评量表、药物组方量表、亚健康状态评定量表等,使之较多地进行定量分析,有较高程度的标准化,可以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一种更合理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证素辨证中的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用词的可行性.方法 以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软件中的53项证素为标准,对<方剂学>教材中正方的主治证作一证素提取.结果 全部245首方剂中,共涉及18项病住证素和32项病性证素,其中53.47%的方剂有1到3项不等的病位证素,94.69%的方剂有1到4项不等的病性证素,不涉及具体证素的方剂仅有10首,只有病位证素或病性证素的方剂有107首,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两者兼备的方剂有128首.结论 朱文锋教授提出的证素辨证当中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用词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