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医药卫生   244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针刺、红外线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推拿+针刺+红外线治疗)与观察组(30例,针刺加红外线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评分、田中靖九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颈椎JOA评分升高,临床症状、体征、工作能力及手功能田中靖九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总分评分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刺、红外线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更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3.
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肝动脉超选择性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无水酒精消融(PEI)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经过介入治疗的4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22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23例行单纯TACE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肿瘤的大小、AFP变化及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结果TACE+PEI双介入治疗组22例肝肿瘤中有19例(86.4%)体积缩小,其中7例(36.8%)肿瘤缩小〉50%,12例(63.2%)缩小〈50%。单纯TACE组23例肝肿瘤中有11例(47.8%)体积缩小,其中4例(36.4%)肿瘤缩小〉50%,7例(63.6%)体积缩小〈50%,两组肿瘤缩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1,P〈0.05)。TACE+PEI组有6例(27.3%)AFP恢复正常。13例(59.1%)AFP显著下降。单纯TACE组有3例(13.1%)AFP恢复正常,11例(47.8%)AFP明显下降,两组AF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9,P〈0.01)。TACE+PEI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3.6%、45.5%,单纯TACE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9.1%、13.1%,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P〈0.05)。结论TACE联合PEI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优于单纯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4.
点按手法结合练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马建红 《河北中医》2006,28(11):818-818
2002~2005年,我们采用点按手法结合练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为我院骨伤科门诊患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2岁,平均38岁;腰痛伴双下肢疼痛6例,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44例,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50例.临床表现为卧床后症状减轻,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L3~4突出5例,L4~5突出55例,L5~S1突出28例,L4~5、L5~S1突出12例.  相似文献   
95.
虽然人类卵巢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发生瘤变,但绝大多数卵巢的良、恶性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OSE)细胞及其形成的卵巢上皮包涵囊肿.目前卵巢上皮细胞的癌变原因尚不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资料表明雌激素在卵巢癌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的文献资料,有几个问题值得重新省视: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分析引起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PLD)疗效不佳的各种原因,以便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PLD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近7年来经P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 553例资料,发现25例患者疗效欠佳(1.6%).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5~60岁,平均42.1岁.应用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临床一般资料和各种影像学资料.结果 在PLD疗效不佳的25例中,L3~4椎间盘2例(8%),L4~5椎间盘13例(52%),L5~S1椎间盘10例(40%).究其原因,术前合并有椎体结核2例(8%),髓外肿瘤1例(4%),脊柱肿瘤3例(12%),椎体滑脱2例(8%),椎间盘突入椎管距离>0.5cm 者13例(52%),椎间隙变窄2例(2%),黄韧带肥厚2例(8%).结论 PLD术前详细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同时综合分析各种影像学结果并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以便严格控制PLD的适应证,是PLD术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了解东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感染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门诊疑似流感病人咽拭子分泌物,接种MDCK细胞,于CO2温箱中33.5℃分离培养.培养液血凝试验阳性标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2004年412例中有42例分离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19%;其中H3N2型24例,B型18例.2005年521例中有19例分离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65%;其中H3N2型10例,H1N1为5例,B型4例.2006年945例中有105例分离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1.11%;其中H1N1型37例,B型68例.病毒分离阳性率3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42,P<0.01),2004与2006年分离阳性率高于2005年.结论 2006年分离阳性率最高,2005年分离阳性率最低.2004年仅有H3N2与B型,2005年比2004年多了H1N1型,但2006年没有分离到H3N2,仅有H1N1和B型.2004与2005年以H3N2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2006年则以B型为主,其次为H1N1.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HVD)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CU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血清,同时应用CU症状评分标准(UAS)对疾病进行评分;用 ELISA测定血清25HVD、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U组血清25HVD水平[(15.20 ± 7.72) 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21.54 ± 8.31) μg/L,t = 3.75,P < 0.05],且两组25HVD水平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17.9,P < 0.05)。UAS评分重度组25HVD水平[(15.57 ± 7.38) μg/L]与轻度组[(14.86 ± 6.28)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37,P > 0.05)。CU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 = 15.34, P < 0.05),但血清IL?4和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54, 4.88,均P < 0.05)。CU组血清25HVD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 = 0.738,P < 0.05),与IL?4水平呈负相关(r = -0.689,P < 0.05),与IgE水平无相关性(r = -0.271,P > 0.05)。结论 CU患者血清25HVD水平明显降低,可能通过介导Th1细胞/Th2细胞失衡参与CU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脑干海棉状血管瘤的诊断及应用伽玛刀治疗指标.方法对34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直径为0.8~1.8cm(平均1.28cm),病变中心剂量为22~45Gy(平均32.45Gy),周边剂量为9~14Gy(平均12.67Gy),进行治疗.结果随访5月-6年,经MRI复查19例,1例基本消失,10例病灶明显缩小,5例病灶大小不变无增大.1例术后半年局部出血,症状加重在外院行手术治疗,2例出现迟发性脑水肿,其余病例未见有症状加重.结论伽玛刀治疗脑干绵状血管瘤,对控制肿瘤生长,降低出血率,缓解临床症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