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血清唾液酸(S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48例,按照是否患有冠心病,将病人分成冠心病组(501例)与非冠心病组(147例),比较两组间血清SA及各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性别、2型糖尿病占比、年龄、尿素氮(BUN)、血肌酐、血清清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DB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SA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生与年龄、尿素氮、血肌酐、GLB、SA呈正相关(P<0.05),与ALB、LDL-C、IDBIL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血清SA、IDBIL均是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性别、血清SA、IDBIL为高血压继发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白蛋白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广安门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心内科住院及广安门医院南区2012-2013年体检科查体的高血压患者.年龄≥80岁为1组,60≤年龄≤79岁为2组,40≤年龄≤59岁为3组,年龄<40岁为4组,比较各组血清白蛋白的情况.结果 各组血清白蛋白(g/L)比较:1组(35.80±3.58) <2组(47.72±5.93)<3组(50.17±5.60)<4组(51.54±1.9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白蛋白影响因素.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其他年龄组低.受年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故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疗中,应重视血清白蛋白的监测,积极干预,以改善心脑血管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改善心脑血管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心内科住院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例,男性34例,女性43例,年龄≥80岁;根据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成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参数,血压变异性及生化指标情况。结果夜间舒张压LVH 组34例(9.74±4.33)〉非LVH 组43例(6.87±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血压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94, P〈0.05)。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夜间舒张压、HDL C有关,故应重视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舒张压波动性,及高密度脂蛋白情况,以改善并预防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舒张压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征。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患者259例,均询问病史、行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组:1组≥80 mm Hg(1 mm Hg=0.133 k Pa),2组70~79 mm Hg,3组60~69 mm Hg,4组50~59 mm Hg,5组50 mm Hg;比较不同动态舒张压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组(3.27±0.69)mmol/L,2组(2.48±0.56)mmol/L,3组(2.70±0.57)mmol/L,4组(2.67±0.63)mmol/L,5组(2.82±0.62)mmol/L,其中2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最低,1,5组显著高于2,3,4组(P均0.05),5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2组4组3组5组1组。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水平宜控制在70~79 mm Hg,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最低,提示24 h平均舒张压70~79 mm Hg或许可以成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的合理范围;舒张压过高和过低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盐敏感性高血压临床分布、中医证候分类情况进行客观研究,以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入选2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盐敏感测试。判定为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患者填写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采集量表,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中医脏腑、证候要素、辨证分型进行研究。结果纳入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131例,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148例,性别、年龄组间比较无差异。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5个公因子总共累计方差贡献75.8%,其中因子1占18.32%、因子2占21.37%、因子3占20.43%、因子4占20.61%、因子5占22.14%。病位脏腑所占结构比:脾21.37%、肾17.56%、、肝脾18.32%、脾肾42.75%。证素:阴虚18.32%、痰湿21.37%、气滞39.69%、气虚42.75%、水饮20.61%、阳虚60.31%、精亏17.56%、气陷17.56%、热21.37%、气逆21.37%。聚类分析结果:类别1,阴虚阳亢证(18.32%);类别2,痰湿壅盛证(21.37%);类别3,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60.31%)。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约占原发性高血压的一半,其与中医肾、脾关系最密切,证候要素阳虚、气虚最为突出,而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是盐敏感性高血压最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近5年房颤电生理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0 R4 SE对近五年房颤电生理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相关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状况以及对关键词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981篇SCI文章,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CHEN SA,引文量最高的作者是Haissaguerre M,英国、德国、美国及中国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哈佛医学院是房颤电生理研究的重要机构,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Heart rhythm,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Circulation,主要的研究热点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电生理机制研究、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研究及心衰合并房颤的研究。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辐射防护,房颤的离子通道的研究是研究的前沿趋势。 结论 本研究为了解房颤电生理提供了一个视角,为房颤电生理研究者识别潜在的合作者和合作机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总结近十年来以中药为主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试验基本信息评价.方法 检索收集近十年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试验文献,基于循证进行评价,并进行频数统计和百分率的计算观察.结果 总共得到近十年的高脂血症中医药临床研究共243篇相关文献,发表在中央级杂志的文献23.3%,地方级杂志28.6%,专科杂志48.1%;仅有24项(9.8%)研究有资金支持,其中得到中央科研资金资助的2篇(0.82%),地方科研资金资助的22篇(9.05%),其余的研究资金资助来源不明,显示相关研究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纳入文献中使用的疾病相关关键词以"高脂血症"占90.1%最多,而干预措施相关的关键词很少用到;干预措施的类别以纯中医为主,占89.7%,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占10.3%;所有纳入文献的干预措施均没有基础研究的描述;研究的目的以观察降血脂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多,大约占到93.4%,还有9篇文献在观察降血脂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基础上又补充其他目的;243篇文献代表的研究仅有3篇有临床分期的记录,3篇文献有关于伦理的记录;诊断标准有5.7%的研究用到了国际诊断标准,62.1%用到了国家标准,9.4%用到了国内行业标准.结论 参照循证医学文献评价方法和原则,243篇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研究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动态血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老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147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电图检查.根据静息心率的数值将患者分成4组:RHR≥80次/min为1组,70次/min≤RHR≤79次/min为2组,60次/min≤RHR≤69次/min为3组,50次/min≤RHR≤59次/min为4组.比较四组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常规生化指标和动态血压参数.结果 各组比较:总胆固醇3组>1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1组>其余三组;24h平均DBP 1组(67.11±8.55)mm Hg>3组(61.47±8.34)mm Hg,1组>4组(61.79±7.77)mm Hg;白天平均DBP 1组(67.29±8.95)mm Hg>3组(62.22±8.48)mm Hg,1组>4组(61.53±8.44)mm Hg;白天SBP负荷1组(40.61±32.57)mm Hg>2组(33.16±33.36)mm Hg>3组(23.00±26.26)mm Hg>4组(20.87±27.2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h平均DBP、LDL-C为静息心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与全天平均DBP、LDL-C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在诊疗中应予以重视,以期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及心脑血管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陈旧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其中合并脑梗死组41例,非合并脑梗死组32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 2组一般临床资料、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脑梗死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非合并脑梗死组(P=0.00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0.370,P<0.01)。结论老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低,推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老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重视该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利水法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BNP、SOD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安门医院南区内一科病房收治的气阴两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利水中药颗粒剂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BNP、SOD变化,采用明尼苏达生命质量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BNP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BN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SOD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SOD较对照组升高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明尼苏达生命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明尼苏达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养阴利水法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