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13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含有丰富的药酶系统,是体内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和药物代谢器官,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致残、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抗精神病药进入体内经消化道、门静脉后主要通过肝脏  相似文献   
32.
RA 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侵蚀性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作为体液免疫的重要部分,B 细胞能够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相应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正向免疫调节作用,已被广泛认识。近来研究表明,B 细胞中也存在一种可以调节免疫应答的细胞亚群,通过分泌 IL-10或 TGF-β及其他机制介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这种具有负向调控免疫应答的 B 细胞亚群被命名为调节性 B 细胞。本研究就调节性 B 细胞在 RA 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对比血栓新四项、凝血指标检测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课题组成员所在医院) 100 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了血栓新四项、凝血指标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同非 DIC 组相比, DIC 组TAT 、 TM 、 PIC 、 t-PAI-C 水平更高,且凝血指标中 PLT 、 FIB 水平更低, D-D 水平更高, PT 时间更长( P<0.05 );同凝血指标诊断比较,血栓新四项诊断准确度更高( P<0.05 )。 结论 较之凝血指标而言,血栓新四项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EAE小鼠胸腺萎缩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MOG35-55肽免疫C57BL/6小鼠诱导EAE,分析EAE小鼠疾病严重程度与胸腺萎缩的关系,流式细胞分析胸腺CD4+CD8+双阳性细胞、CD4+CD8-、CD4-CD8+单阳性细胞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尾部无力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数为(20.25±3.49)×106个,双后肢无力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数为(4.93±0.85)×106个,双后肢瘫痪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数为(1.8±0.19)×106个,四肢完全瘫痪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数为(0.52±0.07)×106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E疾病越重,CD4+CD8+双阳性细胞在胸腺细胞中的比例越低,CD4+CD8-、CD4-CD8+单阳性细胞比例越高,不同疾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E小鼠疾病严重程度与胸腺萎缩程度关系密切,EAE小鼠中活化T细胞的定向迁移可能导致胸腺萎缩。  相似文献   
35.
高辉  于英俊  沈涛  高建军 《药学研究》2018,37(6):332-334,364
目的 制定忍冬藤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片中的马钱苷。色谱条件:苯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36 nm,流速1 mL·min-1,柱温40 ℃。结果 非腺毛、木纤维、皮层纤维、表皮细胞、草酸钙簇晶、木化薄壁细胞等显微特征明显,显微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马钱苷的进样量在0.086 8~1.302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38%。测定山东、安徽、浙江等不同产地的19批样品,马钱苷含量以干燥品计算,结果在0.058%~0.863%区间分布。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该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6.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属于糖尿病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之一,以累及周围神经最常见,临床常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以改善代谢障碍和微循环为主,但临床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将近年来中西医对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认识和治疗进行梳理、概括、分析,总结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背景:高龄患者多伴有重要器官的功能减退和合并症,关注围手术期治疗是膝关节表面置换成功的关键.目的:70岁以上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期的常见并发症特点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2002-01/1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例资料.对象:行膝关节表面置换109例168膝,男29例,女80例;单膝置换50例,年龄70~85岁,平均(74.2±15.1)岁;双膝置换59例,年龄70~85岁,平均(73.4±13.2)岁.92例(84.4%)体形肥胖,88例合并内科疾病.方法:手术由同一组人员完成.全部病例髌骨置换,使用假体均为Scorpio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采用膝前正中切口和内侧髌旁入路,术中切除前后交叉韧带,清理后关节囊骨赘生物及游离体.假体安装完成后测试髌股关节轨迹,直至达到指压试验要求.假体均采用抗生素真空搅拌骨水泥固定,屈曲位缝合切口.主要观察指标:①置换后早期并发症.②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①置换过程中及置换后24 h以内发生高血压8例,低血压7例,心律失常6例,在相关科室治疗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肺栓塞1例,伤口深部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5例,速避宁导致的血小板急速下降并发症1例,一过性认知精神障碍1例,术后膝关节脱位1例.②HSS膝关节评分由置换前的26.1分提高到出院时的82.0分,功能评分由置换前的32.1分提高到出院时的89.1分.③经过平均12.4个月的随访,失访18例,回访率83.5%.回访的91例置换后膝关节疼痛消失或减轻、无假体松动和继发感染者,HSS膝关节评分由出院时82.0分增高至85.4分,功能评分由出院时的89.1分增高至92.3分.结论:熟练操作技巧,积极治疗合并症可有效预防置换后围手术期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14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使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60.56%),总有效率90.14%;对照组显效28例(39.44%),总有效率71.8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对心脏功能恢复更好,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脏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治疗带状孢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按自愿原则将168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各42例。A组给予安慰剂治疗;B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维持治疗每日225mg;C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每日375mg;D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VAS)变化、睡眠障碍指数(SPI)变化,并评估重点睡眠干扰评分(EMSIS)、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VAS、SPI、EMSIS均明显优于A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的VAS、SPI、EMSIS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VAS评分和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SPI和EMSI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VAS评分、SPI、EMSIS和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上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29%、90.48%、92.86和73.81%,治疗优良率分别为21.43%、71.43%、83.33%和54.76%。C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A、D组,治疗优良率明显好于A、B、D组(P〈0.05)。结论相比于安慰剂和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在PHN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减轻疼痛对睡眠的干扰。为了提升治疗有效率,剂量宜选择每日375mg,分3次口服;但是,普瑞巴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运用中,必须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控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在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中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和20例动静脉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MRI检查,分别采用常规T1WI增强图像和磁敏感加权(SWI)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阳性率以及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病灶的检出率。结果:SWI检查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的阳性率为96.43%高于TIW1增强检查的78.57%,P<0.05;两种方式对颅内动静脉血管如血管异常、供血动脉畸形以及引流静脉畸形的检出率相比,P>0.05。结论:在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以及动静脉畸的检查中,采用磁敏感加权检查,可提高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