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联合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24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246例.男149例,女97例.年龄21~81岁,平均48岁.铸形或鹿角形结石34例,肾多发性结石108例,单发结石51例,孤立肾结石6例,肾盏憩室结石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伴结石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8例,多囊肾伴肾盂结石1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伴上下盏结石1例.结石合并脓肾13例、肾功能不全5例、糖尿病7例.既往有肾手术史者10例.结石大小2.2 cm×1.3cm~5.1 cm×4.4 cm.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汤辅助克唑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Pokemon、前梯度蛋白2(AG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克唑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接受常规抗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20mg/次,3次/d,共12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lOml,检测血浆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4.10,P〈O.05)。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TNF-α和IL-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曲美他嗪可能有强化抗炎作用.可提高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MZ)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内皮素(ET-l)、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U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住院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接受常规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x2=4.10,P<0.05).(2)观察组患者血浆中ET-1水平下降以及NO水平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MZ治疗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强化抗炎作用,提高治疗UA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骤增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志成 《西南军医》2008,10(2):29-30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外伤致真性脾破裂20例;肝硬化、巨脾1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脾切除术前查血小板,术后每2日连续查血小板,持续2~3周,术后血小板上升至450—500×10^9/L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结果发现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升高,大多数在药物处理后4~5周左右降至400×10^9/L以下。只有1例因肠系膜血栓形成经治疗无效而死亡,另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血小板计数应作为脾切除术后常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6.
警惕药物引起的光敏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药临床使用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光敏感反应的报道比较多见[l],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美国临床试验发现,在1585名使用氟喹酮类药物的患者中,有126名发生光敏感反应,有人口服一次即可发生[2].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我们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总结应用软性膀胱镜的经验、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软性膀胱镜732例次,其中腔内操作155例。结果 该组病人均顺利插入膀胱,6例因膀胱出血检查失败。155例腔内操作中,148例成功,7例活检失败,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软性膀胱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明显具有适应证广、痛苦小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布及耐消毒剂基因qacA检测情况,为合理使用消毒剂、减少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6月分离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blRSA45株,采用PCR方法对其耐消毒剂基因qacA进行检测。结果45株MRSA中18株(40%)检出qacA基因,其中呼吸内科、烧伤科标本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16%。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和烧伤科等科室MRSA分离率及qacA基因阳性率较高,此为常用消毒剂耐药的主要机制;临床应根据患者标本qacA检测情况合理选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49.
目的:总结122例自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APLD术后疗效。方法:采用ITR-Ⅳ自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对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APLD术。结果:122例病人优良率100%。结论:适应症选择恰当APLD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的原因和1年内再住院以及心性死亡情况。方法连续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以心力衰竭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心慌、水肿等)缓解时有无食欲减退分为食欲减退组63例,食欲改善组205例,食欲减退组占总例数的23.5%。比较2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和理化以及部分放免资料,并随访所有患者接下来1年内总住院天数、心性死亡例数。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食欲减退组在年龄、心力衰竭病程、全心衰的比例、合并糖尿病、伴发感染、焦虑及抑郁情绪、总蛋白、血钠、血肌酐、血游离T3(FT3)等方面与食欲改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②食欲减退组1年内总住院天数、心性死亡例数明显高于食欲改善组,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校正年龄、心力衰竭类型的影响,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焦虑或抑郁情绪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并不少见,往往提示预后不良。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焦虑或抑郁情绪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