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天津开发区企业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重铭  韩春 《职业与健康》2006,22(5):350-351
目的了解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食堂餐饮具消毒工作的现状,分析餐饮具消毒效果。方法对2002-2003年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对区内92户企业食堂的487份餐饮具消毒效果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毒后餐饮具大肠菌群检测总体合格率为70.64%。大、中、小型企业食堂餐饮具合格率分别为83.33%、76.19%、65.38%,比较5种消毒方法。仅有洗碗机消毒合格率达83.33%。不同类型餐具碗、盘合格率分别为80.34%和81.34%,而筷子合格率仅为36.05%。结论餐饮具消毒工作应选用正确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后的餐饮具应采取保洁措施,防止餐饮具二次污染,并应加强餐饮具消毒工作的监测。  相似文献   
342.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诊断乳腺癌及其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7例疑原发性乳腺癌及经临床随访(>12个月)证实的12例单发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患者均为女性.对显像结果分别行定性、半定量分析.27例疑乳腺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疑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示24例为乳腺癌,共25个病灶;良性病灶7个.18F-FDG PET/CT显像定性分析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76.0%(19/25),特异性为94.7%(18/19);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5为界值,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72.0%(18/25),特异性为63.2%(12/19);以病灶SUVmax大于对侧正常乳腺腺体SUVmax的-x+2s为界值,PET/C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6.0%(24/25),特异性为63.2%(12/19),其灵敏度明显高于前2种分析方法(X2=4.15,4.14;P均<0.05).定性方法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半定量分析(X2值均为5.7,P均<0.05).23例行区域淋巴结廓清术的患者病理检查示10例有淋巴结转移.18F-FDGPET/CT定性诊断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0.0%(6/10),特异性为84.6%(11/13);以SUVmax>2.5为界值,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0.0%(6/10),特异性为92.3%(12/13).结论 在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中,以病灶SUVmax大于正常乳腺腺体sUVmax的-x+2s为界值的半定量分析有较好的灵敏度;定性分析的诊断特异性优于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43.
目的 探讨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尝试建立量化分级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5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926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征象,并对20项指标进行评估.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出计算甲状腺结节为恶性的概率方程,根据模型进行概率预测,初步建立分级系统.结果 超声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为8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纵横比≥1、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内部显著低回声、内部低回声、内部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甲状腺包膜受侵、周旁淋巴结异常和弹性成像5分法评分>3分与诊断甲状腺癌结节有关.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建立模型为Z=Logit(P)=-3.367+1.122X1+1.170X2+1.401X3+1.170X4+1.195X5 +0.758X6+ 1.056X7+2.082X8+1.751X9+0.918X10,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公式Pus=1/[1+e-z],将Z代入,以Pus>0.50为界值,该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4.1%,其中,预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准确率为92.2%,预测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为69.4%.根据建立的模型预测甲状腺癌,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为0.865 ~0.913).Pus建立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4级分级系统中,1级的恶性率为0 ~16%,2级的恶性率为17% ~ 50%,3级的恶性率为51% ~70%,4级的恶性率为71% ~ 100%.结论 量化分级系统可使超声报告更加客观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可用于临床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度.  相似文献   
344.
海上卫勤保障中护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通过对海上卫勤保障中护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护理工作在海上卫勤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及特点,同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海上护理组织,完善医院船护理设施,提高海上护理工作质量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45.
目的探讨提高产前筛查率、转诊率及降低假阳性率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自愿参加济宁市免费产前筛查的孕15-20w孕妇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甲胎蛋自(AFP)的含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的含量及游离雌三醇(u E3)含量,利用美国Lifecycle风险软件计算其中位数倍数(MOM),结合B超检查进行唐氏综合征(DS)、爱德华氏综合征(Edward)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筛查。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切割值分别为1/270和1/350,NTD切割值为AFP MOM2.5。筛查高危根据孕妇条件选择无创基因检测或羊水穿刺术,无创基因检测高危者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术。结果筛查率由2013年5月的0.4%上升到2014年6月的83.40%,筛查高危转诊率由44.4%升到90.86%;在筛查的51 936例孕妇中,因胎儿DS高风险,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34例,其中DS3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因Edward高风险,发现染色体异常7例,其中Edward 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5例,因AFP MOM2.5值者94例,结合B超检查,确诊开放性脊柱裂1例,无脑儿2例,死胎1例,胎龄错误20例。结论应用B超结合孕中期母血清标记物检测是筛查胎儿出生缺陷的有效方法。加强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产前筛查的筛查率与诊断率。  相似文献   
346.
 目的 研究免疫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Ki67)在脑胶质瘤标本中因固定时间不同而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GFAP和Ki67阳性表达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71例脑胶质瘤标本,肿瘤直径≥2 cm,每例标本取6块大小为1 cm×1 cm×0.2 cm的肿瘤组织。4%甲醛固定处理,固定4 h、24 h、48 h、96 h、7 d和14 d后进行GFAP、Ki67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不同固定时间对GFAP、Ki67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脑胶质瘤标本经过4 h、24 h、48 h、96 h、7 d和14 d固定处理后,GFAP有效阳性率分别为63.38%、97.18%、95.77%、92.95%、90.14%和7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2,P<0.001),Ki67有效阳性率分别为87.32%、100%、100%、100%、98.59%和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5,P<0.001)。固定24 h、48 h、96 h和7 d的组别中GFAP、Ki67的有效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固定时间对脑胶质瘤组织中GFAP、Ki67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有影响,固定24 h、48 h、96 h、7 d的染色结果优于固定4 h和14 d。  相似文献   
347.
目的对我院行四肢锁定钢板螺钉取出术中出现螺钉取出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所进行的206例四肢锁定钢板螺钉取出术中,有14例螺钉取出困难,发生率为6.8%。其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8岁。骨折部位:分别为股骨干、股骨近端、股骨髁上、胫骨多段、肱骨近端。螺钉所在的位置:骨干区13例,干骺段1例。内固定的时间:12~35个月。对于滑丝或无法拧动的螺钉,先使用工业钻头将滑丝的螺钉帽磨掉,取出接骨板后,使用大力钳钳住螺钉的裸露部分慢慢拧出螺钉,如无法拧动,用空心的断钉取出钻作螺钉周围松解,最终套入断钉取出器将螺钉取出。结果 8枚螺钉没有滑丝但不能拧动,采用断钉取出器取出,有10枚螺钉发生滑丝,使用大力钳完成取出术,有1例3枚螺钉放弃取出。在1枚胫骨螺钉取出术中,将包裹钉尖部分的骨皮质一起凿出,检查发现骨质牢固长入螺钉尖部的凹槽,使螺钉无法转动。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9个月,无术口感染及再骨折发生。结论对于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主要发生在骨皮质区的螺钉,除螺钉滑丝外,部分原因为皮质骨牢固长入螺钉尖部的3个凹槽,使螺钉根本无法转动。因此在初次植入手术时,螺钉尖部应穿透对侧骨皮质两个螺纹,防止骨质长入钉尖的凹槽内。充分的术前阅片评估,完善的术前准备,都有助于四肢锁定钢板螺钉的顺利取出。  相似文献   
348.
目的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反映放疗前后肿瘤内部的功能变化及肿瘤细胞的存活情况,从而为肺癌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本研究通过测量肺癌患者放疗前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大小及变化情况,探讨该技术在预测肺癌放疗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01-01-2013-10-3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Ⅲ期肺癌患者34例.处方剂量50~66 Gy,单次2~2.2 Gy.放疗前后l周内行CT扫描及磁共振检查,应用CT、DWI ADC表观弥散系数评价放疗疗效,并与生存相结合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前后可测量原发灶ADC值分别为(1.03±0.12)×10-3和(1.41±0.10)×10-3 mm2/s,治疗后ADC值明显高于治疗前,z=-4.541,P<0.001.非小细胞癌组与小细胞癌组肿瘤退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8,P=0.002.非小细胞癌组与小细胞癌组治疗前(z=-0.527,P=0.598)及治疗后(z=-1.353,P=0.176)原发灶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细胞癌组治疗前后ADC值变化更显著,z=-3.337,P=0.001.非小细胞癌组治疗前ADC值、△ADC与肿瘤退缩率之间存在关联性,r值分别为-0.432和0.604,P值分别为0.016和0.001.治疗前低ADC值组(≤1.03×10-3 mm2/s)和高ADC值组(>1.03×10-3 mm2/s)1年生存率分别为69.2%和17.7%,2年为23.1%和0,3年为23.1%和0,x2=5.577,P=0.018.低△ADC值组(≤0.41×10 3 mm2/s)和高△ADC值组(>0.41×10-3 mm2/s)1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和62.5%,2年为0和37.5%,3年为0和37.5%,x2=6.989,P=0.008.治疗后低ADC值和高ADC值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27.3%和57.1%,2年为0和21.4%,3年为0和21.4%,x2=7.626,P=0.006.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非小细胞癌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ADC值大小、治疗前后ADC值变化为预后影响因素.小细胞癌组仅△ADC值与肿瘤退缩率存在负相关,r=-0.840,P=0.005;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后ADC值变化、治疗后ADC值大小为预后影响因素,Wald=3.935和4.495,P=0.047和0.034.结论 肺癌患者放疗前后ADC值变化、治疗末ADC值大小为预后影响因素,经治疗后ADC值变化显著者及治疗末高ADC值表达者提示预后良好,对于非小细胞癌患者治疗前高ADC值表达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49.
胸部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心脏的放射性损伤不容忽视[1-2]。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一些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放射性心脏损伤问题逐渐突出,对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心功能状况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预测和评价放射性心脏损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50.
0引言 近两年,一种新的调强放疗技术一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