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美国慢性疾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至少有1/3因心衰而住院的病人是由于对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的不依从引起的.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方案的不依从是影响慢性病人健康的主要问题.由于认为治疗方案无效或经历不愉快的药物副作用等原因,病人经常停止治疗.尤其在无症状的情况下,病人有时认为不需要治疗,即使接受治疗,他(她)们也经常忘记服药.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可改善慢性无症状病人的依从性,但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是改善医患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82.
姜玲  沈爱宗  杜德才  付泽和  陈礼明 《安徽医药》2007,11(12):1131-1133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和态度。方法分层抽取合肥地区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5所、一级医院7所,整群抽取上述医院于调查日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EPI info 6.04建立数据库,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合肥地区各级医务人员对ADR概念、ADR呈报程序、ADR临床表现特点等知识认知度基本一致(P>0.05);对ADR性质、ADR监测主管部门等认知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等级高的医院医务人员认知度通常好于等级低医院,但也有个别问题反之;医务人员对ADR呈报态度总体端正,但也存在误区。结论加强ADR知识宣传培训,端正态度,增强医务人员上报意识,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83.
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那格列奈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那格列奈浓度的HPLC-MS测定法.方法 血浆中加入含内标液地西泮,用0.3 ml乙腈沉淀离心后,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色谱柱:Teknokroma C18(5 μm,2.1 mm×100 mm);流动相:乙腈-0.1%甲酸(60∶40,V/V);流速0.2 ml·min-1;柱温:25 ℃.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5~15 mg·L-1,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s=0.7167C-0.0094,(r=0.996 8).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0.0%,绝对回收率在87.7%~92.7%,相对回收率在91.1%~105.7%.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品稳定性良好,适用于那格列奈的临床血药浓度检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84.
HPLC法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中甲氨蝶呤浓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中甲氨蝶呤浓度的方法。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开始静脉滴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24、44、68h时采集血样。血清经高氯酸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色谱柱为Synergi-4u Fusion-RP80A,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6·8)-甲醇(78∶22),流速为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06nm,柱温为30℃。结果:甲氨蝶呤检测浓度在0·05~2·50μmol·L-1(r=0·9991)和2·50~100·0μmol·L-1(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09±1·69)%、(4·21±1·27)%;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86±1·38)%,平均提取回收率为(68·85±1·46)%;最低定量限为0·05μmol·L-1。20例患儿24、44、68h时血清甲氨蝶呤平均浓度分别为(38·2±10·7)、(0·46±0·36)、(0·10±0·07)μmol·L-1。结论:本方法采样量小,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临床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85.
赵志强  陈礼明  钱义  杜书明 《职业与健康》2008,24(11):1049-1050
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患者血液中复方制剂成分定性、定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血液采用X-5富集柱萃取,以苯巴比妥为内标,9790型气相色谱仪、SE-54毛细管柱、氢火焰检测器测定。结果该方法选定条件下,检测药物的浓度线性范围:对乙酰氨基酚0.01-1.60mg/ml,咖啡因0.03-0.24mg/ml,扑尔敏0.005-0.08mg/ml;平均回收率(n=6),对乙酰氨基酚96.52%,RSD=0.86%;咖啡因92.48%,RSD=1.36%;扑尔敏100.52%,RSD=1.5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6.
99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描述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医务人员自愿呈报的990份ADRs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我院ADRs报告数逐年增加;990例ADRs中涉及25类1174例药品,抗感染药占其中45.9%,其次为抗肿瘤药;抗感染药中喹喏酮类药品所占比例最高,为29.5%,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分别占26.7%、15.6%;ADR累及系统多为皮肤及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990例ADRs经过停药或治疗后,59.3%治愈,39.0%好转,仅0.5%有后遗症或死亡;进行关联性评价,肯定占13.0%,很可能占65.4%,可能占15.4%。结论:应继续加强ADR监测工作,降低漏报率,逐步提高ADR报告质量,尽量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我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认知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认知程度。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现场调查我院临床医生、临床护士和药学人员,问卷采用EPI6.04录入、SPSS11.5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获得有效调查表1077份,回收率89.8%。我院医务人员对ADR基本知识认知度总体较好。其中药学人员较医生、护士认知度高;医务人员随着学历提高,认知得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医务人员之间认知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我院医务人员对ADR报告态度基本端正,但也存在一些误区。结论:加强ADR知识培训,逐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ADR上报意识、鉴别能力和监测水平,尽量减少ADR发生,从而避免因ADR引发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8.
健康人血浆中伪麻黄碱浓度的LC-MS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伪麻黄碱的LC—MS测定法。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格列吡嗪,用甲醇提取后,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后,用LC—MS测定血浆中伪麻黄碱浓度。色谱柱:XTerra MS C18(3.5μm×100mm×2.1mm);流动相:甲醇-5mmol·L^-1的醋酸铵水溶液(90:10,v/v);流速:0.2ml·min^-1;柱温:25℃。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5.01~1002.00μg·L^-1,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f=0.00332×C+0.00088(r=0.9997,n=5),定量下限为(LLOQ)为5.01μg·L^-1。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0.0%,回收率在89.6%~95.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品稳定性良好,适用于伪麻黄碱的临床血药浓度检测、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血清中啶虫脒的气相色谱测定法,同时检验血清中的甲醇。方法抽取啶虫脒中毒患者静脉血2.0 ml,离心分离,取2.0μl血清测定甲醇;用GDX-403固相萃取柱萃取血清中的啶虫脒,3%OV-17 10?-200填充柱分离鉴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血清中啶虫脒的检出限为0.5μgy/ml,线性范围2.0~20.0μg/ml,回收率为87.50%~102.5%,相对标准差(RSD)为2.8%~5.9%。结论血清中啶虫脒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啶虫脒合并甲醇中毒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0.
方焱  陈礼明  陈象青  葛志立 《中国药师》2006,9(11):1022-102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双黄连粉针剂中黄芩苷血浓度并研究其在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25:75:0.2);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线性范围为0.5~595.3 mg·L-1,平均回收率为(93.2±7.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0%(n=5),最低检测浓度为0.1 mg·L-1。黄芩苷在家兔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6.7 min,t1/2β=118.8 min,V(c)=0.0866 L·kg-1,AUC0-t= 8980.1 mg·min·L-1,AUC0-∞=9204.4 mg·min·L-1,MRT0-t=14.2 min,MRT0-∞=17.9 min,CL(s)=0.0079 L·min-1·kg-1。结论:该法适于黄芩苷及其制剂的血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