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索rhaFGF透皮给药微创有效的给药方式。方法:离体实验:亚甲蓝染色经微针处理后的离体兔皮,观察微孔的分布和排列。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微孔的深度。在体实验:新西兰大白兔分别分为微针+空白脂质体组、微针+rhaFGF组、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皮内注射组;时间和浓度一定时,皮肤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rhaFGF的分布,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匀浆液中rhaFGF的含量,经统计后分析不同给药方式中药物经皮渗透效果最好的一组。结果:微针处理后离体兔皮微孔排列均匀,深度可达真皮层。动物给药30min后,微针+rhaFGF组、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及皮内注射组皮肤组织匀浆液中rhaFGF含量均高于微针+空白脂质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高于微针+rhaFGF组皮肤组织匀浆液中rhaFGF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及皮内注射组组织匀浆液中rhaFGF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rhaFGF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真皮组织中有大量rhaFGF存在,且分布均匀;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微针技术结合乙醇脂质体能取得较高的rhaFGF透皮效果,使rhaFGF外用给药促进皮肤增殖,加速皮瓣扩张成为可能。此方法简单易行,同时也为其它蛋白、多肽类大分子药物的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中成药在心血管科临床应用的问题,对所涉及的问题完成分析并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测评各项对策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某医院心血管科2020—2021年接诊的患者2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的回顾性分析。该医院心血管科自2021年1月开始实施问题分析后的管理对策调整,因此将2020年就诊的142例患者定义为实施前,将2021年就诊的142例患者定义为实施后。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用量用法不当、存在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中成药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等系统的情况)。分析实施前后患者对于干预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中成药用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于干预方法的满意程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心血管科的中成药使用过程中,目前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比如不合理用药,忽视中成药的副反应等,通过客观的分析问题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能有效的提升中成药的管理效果,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证候分布、Frenchay评定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辨证分为5个组: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与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风痰阻络占30.0%、气虚血瘀占25.0%,两者占的比例最多,其次为阴虚风动(16.7%)、肝阳暴亢(15.0%)和痰热腑实(13.3%);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的轻度、中度、重度以上构音障碍的比例分别为25.0%、33.3%、41.7%和40.0%、33.3%、36.7%,与肝阳暴亢(50.0%、38.9%、11.1%)、痰热腑实(50.0%、37.5%、12.5%)、阴虚风动(60.0%、35.0%、5.0%)的分布频率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痰热腑实型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重于其余各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以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型为主,而且两者出现中、重度构音障碍较多;而痰热腑实型以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中风解郁汤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给予中风解郁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氟西汀片口服,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末评定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MBI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但2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风解郁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证候分布、Frenchay评定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辨证分为5个组: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与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风痰阻络占30.0%、气虚血瘀占25.0%,两者占的比例最多,其次为阴虚风动(16.7%)、肝阳暴亢(15.0%)和痰热腑实(13.3%);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的轻度、中度、重度以上构音障碍的比例分别为25.0%、33.3%、41.7%和40.0%、33.3%、36.7%,与肝阳暴亢(50.0%、38.9%、11.1%)、痰热腑实(50.0%、37.5%、12.5%)、阴虚风动(60.0%、35.0%、5.0%)的分布频率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痰热腑实型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重于其余各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以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型为主,而且两者出现中、重度构音障碍较多;而痰热腑实型以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突触生长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00只,用环形银夹使大鼠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治疗组(40只)、对照组(40只)。后2组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透射电镜等观察脑缺血2 h后再灌注第1、7、14、30天脑组织SYN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SYN阳性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第1天SYN阳性表达明显升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开始下降(P<0.05,P<0.01),第30天则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SYN阳性表达均升高(P<0.05,P<0.01)。结论CVBD促进RHRSP脑缺血损伤区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脑组织SYN的表达,减轻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夹闭SD大鼠双侧肾动脉10周使血压≥180mmHg(1mmHg=0.133kPa)制备RHRSP。将RHRSP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48)、电针组(n=48),后两组再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28d脑内缺血区GFAP、VEGF表达,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用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制模后1d缺血周围半暗区出现GFAP、VEGF阳性细胞表达,均于7d达高峰,14d有所减少,28d明显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P〈0.01);电针组GFAP、VEGF阳性细胞表达在7、14及28d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均P〈0.05)。模型组制模后1d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P〈0.01),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电针组1d、7d时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5)。电镜下可见电针组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壁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急性脑缺血梗死灶周围GFAP、VEGF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区胶质血管单位重建,从而减轻缺血后脑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CVB-D对脑缺血2h后复流1d、7d、14d、30d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GAP-43mRNA表达、水含量、梗死面积百分率、行为学评分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2h复流后1d缺血区周围及海马可见GAP-43mRNA表达,7d明显增多至高峰,14d开始下降,30d时则明显减少,CVB-D治疗组在上述区域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7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大鼠脑水含量及梗死面积显著降低,受损脑组织神经元和血管壁的超微结构亦明显改善。结论CVB-D对RHRSP缺血性脑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促进轴突的再生可能与上调脑组织GAP-43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TXN)在扩张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近两年在我院行额部扩张器取出术的患者13例,收集患者额部扩张器张力最大点(扩张组)以及颞部行附加切口处(对照组)的全层皮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TXN蛋白在扩张皮肤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扩张皮肤组织中TXN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扩张皮肤组织中TXN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 扩张皮肤组织中TXN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为进一步研究TXN在组织扩张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