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定量测量对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于南华大学儿科学院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331例,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纳入研究,收集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测量冠状动脉内径,记录临床表现,并计算Z值。根据Z值分为无扩张组(Z值2.5)、小冠状动脉瘤组(2.5Z值5)、大冠状动脉瘤组(5≤Z值≤10)、巨大冠状动脉瘤组(Z值10),比较各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发热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内径及Z值变化情况。结果各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扩张组、小冠状动脉瘤组、大冠状动脉瘤组、巨大冠状动脉瘤组KD患儿发热天数分别为(7.76±2.10)d、其余三组分别为(8.90±1.32)d、(10.31±1.56)d、(12.05±1.09)d,无扩张组发热时间最短,小冠状动脉瘤组、大冠状动脉瘤组、巨大冠状动脉瘤组发热时间比较依次延长,巨大冠状动脉瘤组最长;血小板数量随冠状动脉Z值的增加增大,各组KD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冠状动脉内径比较,无扩张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Z值比较恢复期显著降低(P0.05),恢复期小冠状动脉瘤组与巨大冠状动脉瘤组与急性期在内径及Z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径转换为Z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恢复期的变化过程,对急性期临床治疗管理及恢复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黄芪对预防哮喘复发临床疗效及对哮喘缓解期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9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分为黄芪治疗组(黄芪组)、激素治疗组(激素组)和黄芪加激素治疗组(联合组),分别治疗3个月,并选择3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值(PEFR)值的变化及1年随访中哮喘的复发次数;并于治疗前后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干扰素γ(IFN γ)、白细胞介素4(IL 4)含量。结果 激素组预防复发的总有效率(73.3%)稍高于黄芪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6.7%)高于激素组和黄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3组 PEFR、IFN γ及IL 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EFR、IFN γ均明显升高(P<0.05),IL 4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激素组及黄芪组PEFR、IFN γ、IL 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有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黄芪与激素合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3.
宫内节育器(IUD)移位的发生率较低,但如果发生,会导致带器妊娠、出血、疼痛、感染等不良反应,作者于2012年2月28日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因"人流术中放置节育器4+个月、下腹持续胀痛10+d"于2012年2月28日11:00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停经52 d在其他医疗机构行人流术,术中放置"V"型节育器,放置后自觉下腹隐痛、月经量增多,经期及周期无明显改变.未进行任何检查和治疗.10d前感下腹痛加重,于2012年2月26日在外院行取环术,取环失败,遂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告了1例左眼上睑睫毛阴虱病病例。患者彻底挟取虱体及卵,剪除双眼睫毛,清除睑缘痂皮及分泌物并冲洗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滴氧氟沙星眼药水,同时彻底刮除阴毛及肛毛,每日用0.1%二氯苯醚菊脂溶液清洗耻阴部和会阴部,一周后痊愈。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丹蛭降糖胶囊调控β-链蛋白(β-catenin蛋白)在高磷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下肢血管内皮细胞钙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糖尿病大鼠和健康大鼠下肢股动脉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空白组、高磷组、丹蛭组、氯化锂(LiCL)组;调整稳转内皮细胞(EC细胞)状态,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加入高磷培养基(含有10 mmol/L β-甘油磷酸盐、50 mg/mL维生素C和1×10-7 mol/L胰岛素)诱导细胞钙化,同时丹蛭组和LiCL组给予10%含药血清(丹蛭降糖胶囊)干预,48 h后LiCL组给予20 mmol/L LiCl继续干预48 h。采用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β-catenin、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卷曲同源物1(FZD1)mRNA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β-catenin蛋白定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高磷组细胞凋亡数、钙离子含量、α-SMA、β-catenin、ALP、OPN、BMP2及FZD1表达量增多,细胞增殖数量减少(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β-catenin多表达于细胞核内。与高磷组比较,丹蛭组细胞凋亡数、钙离子含量、α-SMA、β-catenin、ALP、OPN、BMP2及FZD1表达量减少,细胞增殖数量增多(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量减少。与丹蛭组比较,LiCL组细胞凋亡数、钙离子含量、α-SMA、β-catenin、ALP、OPN、BMP2及FZD1表达增加,细胞增殖数量减少(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量增加。[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下肢内皮细胞钙化,机制是通过下调β-catenin在细胞核内的表达,减少β-catenin蛋白合成,抑制下游细胞表型基因的转录,达到防治内皮细胞血管钙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循环的影响,为模拟失重对肺循环局部调节与立位耐力和运动能力降低机制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30°尾部悬吊(tail-suspension,TS)模拟失重的生理效应,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7d尾部悬吊组(TS7)和14d尾部悬吊组(TS14)。采用PowerLab/4SP生理记录系统记录肺动脉压、肺静脉压;超声流量计检测肺动脉流量。结果 TS7、TS14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arteri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显著降低(P0.05),TS7组肺动脉舒张压(arterial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有降低趋势,TS14组大鼠肺动脉DBP显著降低。TS7、TS14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1)。TS7、TS14组大鼠静脉压变化不明显。TS7、TS14组大鼠平均动、静脉压压差显著减小主要为动脉端压力变化所致。TS14组大鼠心率(heart rate,HR)是血容量减少的代偿反应,TS7组每分肺动脉流量有增加趋势,可能为从初期反应期到基本适应期肺循环的超调现象所致。结论 TS7和TS14肺动脉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显著减小主要起因于肺动脉端压力变化,可能是造成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力和运动能力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急诊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目标激励法的运用效果。方法:以医院急诊科2016年7月~2017年6月轮转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以目标激励法的应用为界限,比较实施前后护生的出科考核得分和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目标激励法后,护生的理论和操作平均得分显著提高(P0.05),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目标激励法在临床实习生带教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良好,显著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护生的工作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子宫动脉栓塞组100例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100例。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理想,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显,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青海省中药材地标品及习用品的使用现状。方法: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和文献中有关地标品及习用品的判定标准,调查我省中药材市场、医院药房、乡医和村医诊室地标品及习用品的使用情况。结果:青海省中药材市场存在着地标品和习用品代替正品的现象,调查到地标品6种,习用品52种。地域封闭、本草典籍记载不详、形态相似和地区习惯性用药是造成地标品及习用品产生的主要原因。建议从重视中药材基源鉴定、应用传统和现代技术鉴定中药、重视对地标品及习用品的研究等方面规范地标品和习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