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MGr1抗体筛选文库获得胃癌耐药相关的新基因片段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制备胃癌多药耐药相关性单克隆抗体(mAb),并以该抗体筛选肿瘤耐药细胞表位文库,以获得肿瘤耐药相关的新基因片段.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以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 VCR为免疫原制备胃癌多药耐药相关性,mAbMGr1,并以MGr1作为探针对肿瘤耐药细胞表位文库反复进行筛选;对稳定阳性重组子所携带的cDNA片段进行正反向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输入GeneBank进行同源性分析;原位杂交与Northern blot检测阳性克隆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经过21次融合获得了26株培养上清能与SGC7901/ VCR结合的杂交瘤克隆,经免疫组化和单克隆抗体逆转耐药实验发现其中一株mAb在SGC7901/ VCR膜表面及胞内的表达显著高于其相应的药物敏感细胞SGC7901,并能部分逆转SGC7901/ VCR对ADR和5-FU的耐药性. Western blot表明该mAb对应的抗原Mr 800 000~110 000,与Pgp和MRP不同,该株mAb被命名为MGr1. 以MGr1筛选文库,获得了5个能与MGr1抗体结合的携带阳性重组子的菌落,经反复筛选后,证实有一个稳定的阳性克隆;正反向测序结果表明该阳性cDNA片段长度为310 bp,GeneBank检索显示该片段无任何同源性;原位杂交表明该基因在肝、食管、胃、大肠的正常组织均未见表达,Northern blot证实该基因在胃癌细胞SGC7901,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 VCR,食管癌细胞EC109,肝癌细胞HCC7402中均有表达,但在SGC7901/ VCR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结论成功地制备了胃癌耐药相关性mAbMGr1. 以MGr1抗体筛选肿瘤耐药细胞表位文库获得了一个与胃癌耐药相关的新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番泻叶提取物对 BALB/c 小鼠胃肠运动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以建立动物模型,获取实验组小鼠的胃肠道组织,为从中分离出番泻叶在动物肠道中的作用蛋白及阐明番泻叶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应用番泻叶提取物经不同途径给药致小鼠腹泻、胃肠推进运动试验和胃肠运动 X 线分析来观察其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光镜下观察连续、递增剂量灌胃小鼠3h,3、4、6和10周后胃、小肠和结肠组织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6周时其小肠和结肠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0.3ml 番泻叶提取液灌胃后,小鼠均可在1~1.5h 出现腹泻,皮下注射0.8 ml 番泻叶提取物后观察8h 无腹泻。胃肠推进运动试验显示0.3 ml 提取液灌胃能显著增加小鼠的胃肠运动(P<0.05),胃肠运动 X 线分析显示灌胃0.4 ml 提取液可明显缩短钡剂在胃肠道内的传递时间。光镜下见灌胃小鼠各时期胃肠道粘膜无明显改变。透射电镜观察6周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散在变性坏死,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增多,内含较多吞噬颗粒。结肠上皮较多变性坏死细胞,平滑肌细胞变性。结论:番泻叶提取物主要经消化道进入后起作用,作用于胃肠道组织,促进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加。长期灌胃番泻叶提取物可引起小肠和结肠粘膜上皮的损害。  相似文献   
33.
HLA-A匹配的人胃癌细胞系诱生胃癌特异性T淋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HLA-A匹配的人胃癌细胞系诱导对胃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T淋巴细胞。方法 分离胃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用HLAⅠ类型别已知、经照射的异体胃癌细胞系刺激,进行筛选性的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初步获得HLA-A可能匹配的淋巴细胞供体,血清法测定其HLA-A、B分子确认匹配后,进一步进行MLTC,^3H掺入法评估其增殖能力,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细胞表型,^5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探讨痛风宁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制. 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设立正常组、模型组、痛风宁颗粒组及秋水仙碱组,以尿酸钠混悬液关节腔注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运用病理学、放射免疫及RT-PCR等技术方法,观测大鼠膝关节液中性粒细胞数、TNF-α、IL-1β含量及关节滑膜组织TLR-2、4及MyD88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痛风宁颗粒能显著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液中中性粒细胞数、TNF-α、IL-1β含量及滑膜组织TLR-2、4及MyD88 mRNA的表达. 结论 痛风宁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2、4及MyD88基因的表达,阻止TLRs/MyD88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TNF-α、IL-1β的生成,进而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用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KN-46-9直接免疫小鼠制得抗胃癌的单克隆抗体4株即MG5、7、9、11。杂交瘤细胞株已连续培养360天,至今分泌抗体稳定,效价高。抗体能直接用于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切片染色,不需胰酶消化。经614例ABO免疫组化法染色鉴定,MG对成人正常的胃粘膜、食管粘膜、结肠粘膜以及肺癌、肝癌、胰腺癌、皮肤癌、眼部癌、卵巢癌等癌及其正常组织均呈阴性反应。MG7和MG9两种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染色程度和染色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结肠癌、食管癌和肺癌(p<0.01)。提示MG7及MG9所识别的抗原主要分布在胃癌组织中。由于这组抗原与CEA等常见肿瘤相关抗原无关,初步认为是一组新的胃癌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壮骨健膝方治疗肝肾亏虚、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76例给予壮骨健膝方,对照组76例给予美洛昔康片;3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治疗后休息痛、运动痛、压痛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肿胀、僵硬及行走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壮骨健膝方能有效改善肝肾亏虚、风寒湿痹阻证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肿胀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HIV感染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以下简称HIV/TB)患者的综合特征,为HIV/TB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8月在鹤壁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50例HIV/TB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随机抽取同期就诊的63例TB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影像学等指标进行分析,了解HIV/TB患者的综合特征。结果 HIV/TB组的结核病确诊时间(28.5天)长于TB组(18.0天)。咳痰率(22.0%)低于TB组(42.9%),其它症状的发生率两组相接近;左下肺病变(26%)较TB组患者(4.8%)多,而右上、中、下肺病变相对少,空洞和胸膜肥厚的发生率(4.0%和2.0%)低于TB组(20.6%和15.9%),淋巴结增大的发生率(18.0%)高于TB组(4.8%);两组细菌学阳性率均较低,在3%-17.5%之间;PPD和IGRAs的阳性率(18.0%和46.0%)低于TB组(69.8%和66.7%);CD~+_4细胞、CD~+_4/CD~+_8比值、白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TB组。结论 HIV/TB与TB患者有不同的综合特征,了解此特征,对HIV/TB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39.
背景:目前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研究中发现通过目前技术培养的软骨细胞生长周期慢,容易出现退变现象,不利于后续试验的进行。 目的:改进并探讨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的方法。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膝关节软骨,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并机械吹打的方法,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原代、传代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甲苯胺蓝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关节软骨细胞进行鉴定;MTT法检测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见膝关节软骨分离的原代软骨细胞6 h后开始贴壁,72 h可形成单层,96 h即可传代;前3代软骨细胞表型稳定,增殖力良好;第4,5代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绝大部分细胞变为长梭形和不规则形状。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培养的软骨细胞细胞质染成浅蓝色,细胞核染成深蓝色;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呈黄褐色阳性表达;MTT法检测表明前3代软骨细胞增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且第1-3代与4代软骨细胞在培养第4-7天时,吸光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与第5代软骨细胞在培养1-7天时,吸光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并机械吹打的方法能够获得大量生长速度快且不宜退变的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且培养的前3代新西兰兔膝关节软骨细胞最为适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0.
儿童喉乳头状瘤16例诊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