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素问·咳论第三十八》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笔者临床多年,每遇咳嗽之证,常采用治他脏方法,辨证求团,治疗诸般咳嗽,效果均较满意。兹举验案数则,介绍于后。1 肺咳案徐某,女,49岁,1993年12月初诊。咳喘1周,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3年,此次因受凉后出现咳喘,头痛,咳吐白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消渴化瘀片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脂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大鼠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消渴化瘀片组、中剂量消渴化瘀片组、大剂量消渴化瘀片组、玉泉九组:采用高脂饮食和四氧嘧啶(aLLoxan)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比较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2h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组FPG、P2hPG、Fins、P2hIns、TG、TC、HDL—C、LDL—C等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中药消渴化瘀片、玉泉丸治疗6周后。消渴化瘀片大剂量组P2hPG10.34±2.88mmol/L、Fins28.66±5.56U/L、P2hIns35.52±14.79U/L.TG1.62±0.19mmol/L、LDL—C2.34±1.07mmol/L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P2hPC;15.91±2.64mmol/L、Fins48.73±19.29U/L、P2hIns66.72±26.09U/L、TG2.98±0.23mmol/L、LDL—C4.59±0.86mmol/L比较P〈0.05;玉泉丸组FIns26.33±9.60U/L、P2hIns37.40±12.45U/L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消渴化瘀片能降低实验性T2DM大鼠P2hPG、FIns、P2hIns、TG、LDL—C水平,且调脂作用优于玉泉丸。  相似文献   
13.
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中医药、针灸、康复等治疗老年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作用。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中医生理、病理机制特点,结合临床观察与治疗疗效的体会,提出补肾填精,益气活血;涤痰化瘀、开窍醒神;针灸康复、养髓增智的重要治疗方法。结果针对该病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中药、针灸、康复疗法的特长,进行有机的结合,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整体调节,其作用较单一治疗方法为优。结论中药、针灸、康复训练方法,对于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记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记忆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论中医学"治未病"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1].古医籍<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篇>记有:"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等论述.所谓中医"治未病",一是"未病先防",即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二是"既病防变",即突出了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这些理论和经验是中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对传染性疾病认识与治疗、预防.从理论和实际方面指导现代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从病因、病机、传染病演变过程,以及中医对传染病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中医早期发现传染病、隔离与治疗、消灭传染源等消毒诸法.结果 中国医学史上对传染病治疗的详细记载始自东汉,<伤寒论>奠定了急性传染病辨证论治的基础,清代温病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传染病学的基础,对于传染病的病因、病机、演变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在治疗上提出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强调辨证使用驱邪与扶正药物,此外中医还介绍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消毒方法.结论 中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现代传染病的防治也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燕平  陈利平 《中成药》1997,19(1):49-49
小儿肺热咳喘是临床肺系疾病主要证侯这一,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对此,我们研制了小儿清肺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系风热证,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处方与制备1.1处方麻黄3g、杏仁9g、生石膏15g、炙甘草3g、黄芩gg、瓜蒌9g、金银花12g、甜菊糖及山梨酸适量、蒸馏水定容。1.2制备方法(1)诸药水冲净,杏仁压榨去油,生石膏粉碎成40—60目,备用.(2)麻黄用稀氨水浸渍1h,加6倍量水,水蒸气蒸馏2h,蒸馏液重新蒸馏得重蒸馏液,药渣备用.(3)瓜蒌、甘草、金银花、黄芩等与麻黄药渣混合,加6$量架妇水,煮提1.sh,粗滤,得…  相似文献   
17.
正己烷中毒者尿中2,5-己二酮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己烷中毒者尿中2,5-己二酮水平的分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新港西路165号,510310)陈嘉斌陈利平正己烷作为饱和脂肪烃类,虽其急性毒性分类属低毒类,但因其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且有蓄积作用和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已考虑为高危险性毒物[1]。近年...  相似文献   
18.
电针与百优解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有效性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段冬梅  图娅  陈利平 《中国针灸》2008,28(3):167-170
目的:评价电针与百优解治疗轻、中度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A组)、电针组(B组)、针药组(C组)各25例。A组口服百优解,每天20mg;B组采用电针疗法,取穴以百会、印堂为主;C组口服百优解加电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78.3%,B组为82.6%,C组为91.7%,C组与A组、B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C组在改善躯体症状方面疗效显著,使用百优解的C组不良反应较A组少。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减轻百优解的不良反应,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9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运用西药治疗的同时,辨证给予中药汤剂,1d1剂,口服,同时给予艾灸、穴位贴敷治疗.结果:96例患者中,治愈86例,好转8例,未愈2例,有效率占97.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标本兼治,效果快而显著,且长期稳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