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42.
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包封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符合肺靶向要求的羟基喜树碱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冻融法制备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用凝胶柱色谱法分离游离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采用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75mmol.L-1醋酸铵-5mmol.L-1三乙胺(冰醋酸调pH至5.6)缓冲液/乙腈(75∶2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83nm,柱温30℃。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大于2μm,包封率大于70%。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羟基喜树碱与辅料能完全分离,在0.2~20mg.L-1范围内,药物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8)。结论:薄膜分散-冻融法适用于制备肺靶向羟基喜树碱脂质体;凝胶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制备葛根素前体脂质体,并对制剂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山梨醇载体沉积法制备葛根素前体脂质体,并对制剂的形态学、包封率、粒径分布、体外释药、稳定性等性质进行考察。结果:本实验制备的脂质体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278nm,Zeta电位为-17.5mV,包封率为(43.5±1.3)%,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常温放置稳定。结论:葛根素前体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4.
宋金春  陈佳丽  黄岭 《中国药房》2008,19(4):269-272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羟基喜树碱(HCPT)的增溶作用以及HCPT内酯环开闭环平衡的影响。方法: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HCPT内酯环形式与开环羧酸盐形式药物浓度,考察不同量的HPCD对HCPT内酯环开闭环转化pH平衡点。结果:随着HPCD浓度增加,HCPT的溶解度增加;包合物表观稳定常数随pH上升而下降;HPCD浓度在0%、10%、25%时,HCPT开闭环pH平衡点分别为6.5、7.0、7.3。结论:HPCD可以提高HCPT的溶解度,对HCPT内酯环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临床上,灌肠是常见的护理操作,其包括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是治疗患者疾病和便秘的最佳方法,为病人灌肠减轻痛苦肛,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方便。2年多来,我科使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器管替代灌肠管道灌肠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国内外伤口护理文献进行回顾,综合伤口护理学科建设中的经验,介绍伤口护理学科的范畴、学科发展现状、教育发展现状、学术团体发展进展,总结人才培养模式的变更及走向,对未来伤口护理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理论在脊柱外科营养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采取历史对照的研究方法,整群抽样,选择2017年1—3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脊柱外科的12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将2016年10月—12月入住的12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管理模式,试验组则采用项目管理的形式进行营养管理,具体方法:(1)分析现行营养管理现状,检索相关文献证据;(2)成立跨学科营养管理项目组,构建营养管理的组织架构;(3)明确项目组核心成员营养管理职责;(4)营造氛围,开展营养管理相关培训;(5)细化脊柱外科营养管理方案;(6)营养过程管控;(7)出院后延续管理等系列举措进行脊柱外科营养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术日饥饿应激发生率、住院患者营养管理服务体验与满意度、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率及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营养路径执行率。 结果 将项目管理应用于脊柱外科营养管理,脊柱外科患者术日饥饿发生率由45%下降至11%。住院患者营养管理服务体验与满意度由应用项目管理前的90%提高到应用项目管理后的97%。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率也由原来的16%提升至目前的93%。且纳入ERAS的脊柱外科患者均按时服用了相关营养餐,ERAS营养路径执行率达100%。 结论 项目管理应用于脊柱外科营养管理,有利于减少应激,改善患者结局,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将营养管理变被动为主动,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测定肺癌小鼠血浆及各脏器组织中紫杉醇含量的HPLC法。方法血浆及组织样品经萃取后,以甲醇-乙腈-醋酸铵溶液(47.5∶32.5∶20)为流动相,使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进行分离,柱温为30℃,UV检测波长为230nm,内标物为多烯紫杉醇。结果血浆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02606-2.2606μg/mL,肺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1.015-203.00μg/g,脾肝肾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203-20.3μg/g,心脏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203-10.15μg/g。提取回收率90%,日内、日间变异系数10%。结论内标标准曲线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生物样品中紫杉醇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9.
50.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是2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本病最早由Oakley于1956年提出.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定义:DF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并感染的足患”.1999年WHO对DF的定义是:DM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统计,大约15%的DM患者将在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防治DF有较大的优势,大大减少了截肢率.笔者参阅了近年来有关DF的文献报道,对中西医结合防治DF的临床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