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3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化瘀散结法是中医临床抗肿瘤的重要治法之一,从肿瘤血瘀证辨证出发,使用活血化瘀药尤其以破血药为主的中药复方,通过化瘀散结作用治疗肿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关于破血药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尚存在争议,目前有临床研究发现破血药可能会促进肿瘤转移,但多数的基础研究均显示破血药可以抗肿瘤转移。通过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明确破血药的抗肿瘤及肿瘤转移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该作用的潜在分子基础,即破血药可能通过干扰肿瘤的有氧糖酵解过程,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从糖酵解这一能量代谢过程中研究破血药的抗肿瘤及肿瘤转移机制,揭示化瘀散结法治疗肿瘤的现代分子基础之一,为破血药的抗肿瘤及肿瘤转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临床破血药抗肿瘤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以附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去甲乌药碱为代表,探究附子治疗肿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预测分析工具BATMAN-TCM及多种生物数据库预测去甲乌药碱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并通过体内外实验进行效应及机制的验证。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去甲乌药碱可能直接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或通过影响心脏功能而间接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动物实验表明,去甲乌药碱可显著减小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的体积(P<0.05),促进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并能显著提高结肠癌模型裸鼠体内心钠肽(ANP)水平(P<0.01),但细胞实验发现去甲乌药碱对肿瘤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结论?附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去甲乌药碱可抑制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诱导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心脏肽类激素ANP的释放有关,可为中医临床使用附子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附子的毒性与抗肿瘤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
疮灵液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对抗巴豆油合剂诱发小鼠耳廓肿胀的急性渗出性炎症,能抑制 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疮灵液体外可以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疮灵液可以通过活血化瘀促进伤口的愈合;该液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优于康复新。  相似文献   
94.
陆茵  孙志广 《医学教育探索》1995,(10):529-531,557
采用切断大鼠腹下神经制备尿频模型。金樱子水提物能使该模型大鼠排尿次数减少,排尿间隔时间延长,每次排尿增多。金婴子水提物抑制家兔离体空肠平滑肌的自主收缩,拮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的家兔空肠平滑肌、大鼠离体膀胱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家兔离体胸主动脉条收缩反应,对上述3种平滑肌的抑制作用均呈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粘连评价方法的优选。方法 采用清洁级昆明小鼠120只制作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和4个给药组),术后饲养14d,于术后第15d处死小鼠,各组均用四种腹膜粘连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Nair粘连评分法一及邱氏法评分结果5组之间腹膜粘连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Nair粘连评分法二、Phillips评分结果5组间腹膜粘连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Nair粘连评分法一及邱氏法对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的粘连评价较为适宜,其余两种均不适合。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与单纯降糖药比较,观察中西降糖复方在降糖与毒性方面的影响作用。方法:利用四氧嘧啶型高血糖大鼠模型,观察中西降糖复方对高血糖,正常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以及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结果:中西降糖复方的降糖作用有明显增强,能缓解高血糖带来的高脂血症等不良反应,且药物的毒性作用大大降低。结论:中西降糖复方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中西药合用在治疗糖尿病的防治毒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
贞芪利咽(原名咽舒康)颗粒由女贞子和黄芪为主组成,以养阴益气、生津润燥为治则,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慢性咽炎。本文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该药的生津润燥作用。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肿瘤微环境中髓样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髓样细胞能够调控机体的免疫系统;另一方面,髓样细胞对肿瘤生长转移以及肿瘤治疗的疗效能够产生影响。该文主要对肿瘤微环境中髓样细胞与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探讨髓样细胞被募集至肿瘤部位后产生的作用以及机制,尝试性地提出了靶向髓样细胞的治疗策略,为后续研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提高急诊处方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急诊处方9044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内容进行干预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查出不合格处方616张,平均干预率6.81%;诊断与用药不符项占不合格构成比62.01%、医师无签字18.18%、其他(合理性不确定)11.69%;抗菌药物用药指证不明确占诊断与用药不符总数的29.32%。结论:我院急诊处方开立仍存在不够规范现象,还应加强对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0.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各种慢性肝损伤之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其发病实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动态平衡发生紊乱,最终导致ECM过度沉积。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调控,其中很多靶点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尚没有完全定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OCS-3可通过调控肝脏内炎症反应、细胞增殖活化、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等影响肝脏疾病的发展进程。许多学者认为SOCS-3可作为肝纤维化疾病诊断、预测预后的生物分子指标以及治疗靶标。该文从SOCS-3系统概述、SOCS-3与肝纤维化关系、SOCS-3在防治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SOCS-3在防治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