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内毒素(即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模型组及牛磺酸处理组。正常对照组和内毒素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牛磺酸处理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牛磺酸(100 mg/kg),2 h后,内毒素模型组和牛磺酸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LPS(10 mg/kg),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内毒素6 h后,采集血样品和心肌组织,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环氧合酶2(COX-2)、TNF-α、IL-6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及心肌组织HO-1表达明显降低(P0.01),血清MDA、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p-NF-κB、COX-2、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内毒素模型组比较,牛磺酸处理组大鼠血清MDA、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牛磺酸处理明显降低心肌组织COX-2、TNF-α、IL-6及p-NF-κB水平(P0.01),血清SOD活性及心肌组织HO-1表达明显提高(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内毒素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排列疏松不规则,而正常对照组和牛磺酸处理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规则。结论:牛磺酸预处理能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HO-1/CO信号下调p-NF-κB/COX-2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和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的两种使用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MHD治疗病人70例分为2组,A组35例使用促红素1万U皮下注射1周1次,B组35例使用促红素3 000 U皮下注射1周3次。2组患者均给予间断静脉补充蔗糖铁、口服补充叶酸及甲钴胺补充造血原料。治疗开始期间时以及治疗12周时复查患者血常规,记录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的值,每天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并且观察促红素的疗效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贫血改善方面A组中明显有效25例(71.4%),有效10例(28.6%);B组中明显有效20例(57.1%),有效15例(42.9%),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的发生方面,A组中发生血压增高12例(40%),未发生18例(60%);B组中发生血压增高5例(16.7%),未发生25例(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使用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肾性贫血,大剂量单次使用促红素较低剂量多次使用发生高血压副作用的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C组)、糖尿病对照组(UDC组)和硫化氢处理组(TDA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柠檬酸缓冲液(p H 4.5)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将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背部剪开直径为20mm的圆形切口,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大鼠的溃疡创面以空白基质处理,硫氢化处理组则用2%的硫氢化钠涂抹溃疡创面。分别在给药后第5、10、15、20天测定伤口愈合率。21 d后处死大鼠,分别收集血浆以及肉芽组织,检测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ELISA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肉芽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肉芽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硫氢化钠处理明显加快大鼠伤口愈合(P0.01),提高了血清SOD活性(P0.01),同时降低了MDA水平(P0.01);血液学检测显示,硫氢化钠明显降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延长PT及TT,降低FIB水平。病理切片观察显示,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肉芽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排列疏松且不规则,而硫化氢组大鼠肉芽组织中胶原排列整齐,血管生成增多(P0.05)。此外,TDA组HO-1表达明显高于UDC组,而TNF-α的水平则显著低于UDC组。结论:硫化氢可促进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改善微循环进而修复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之一,腹部手术后患者禁食禁水时间相对较长,主要通过大量的补液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在补液过程中有些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可导致静脉疼痛,影响了患者输液的正常进行,同时输液时间长和疼痛也会造成患者心理烦躁、情绪波动等.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白内障手术术前和术后的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9月~2004年10月564例白内障摘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内障术前以抗菌药滴眼液为主,术后以含抗菌药与糖皮质激素的复方滴眼液为主。结论:我院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用药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变化及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的影响因素。方法 140例ESRD患者,依据血清Hcy水平分为正常组(血清Hcy≤15μmol/L)21例和HHcy组(血清Hcy>15μmol/L)119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尿酸、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等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RD患者发生HHcy的影响因素。结果 HHcy组合并冠心病比率(43.2%)高于正常组(14.3%)(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率(97.5%、36.9%)与正常组(85.7%、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原发病、透析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血红蛋白[(92.24±20.81)g/L]、血清白蛋白[(35.06±5.01)g/L]水平低于正常组[(103.81±16.65)、(37.48±3.43)g/L],C反应蛋白[19.8(15.0,27.9)mg/dL]、β2-微球蛋白[(23.04±11.00)mg/dL]、尿酸[434(378,521)μmol/L]水平高于正常组[8.6(5.4,12.9)mg/dL、(17.20±5.77)mg/dL、393(351,455)μmol/L](P<0.05),血肌酐[(816.14±396.24)μmol/L]、甲状旁腺激素[(423.30±146.17)ng/L]、铁蛋白[358(182,716)μg/L]与正常组[(863.98±303.52)μmol/L、(467.20±85.90)ng/L、357(289,67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OR=10.974,95%CI:1.923~62.631,P=0.007)、C反应蛋白(OR=1.083、95%CI:1.027~1.283,P=0.003)、β2-微球蛋白(OR=1.077、95%CI:1.002~1.157,P=0.043)是ESRD患者发生HHcy的影响因素。结论 ESRD患者HHcy发生率高,有冠心病及血清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增高是其发生HHcy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大鼠实验性高钾血症的解救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硫化钠组(B组,Na2S)、模型组(C组,KCl+NaCl)与硫化钠解救组(D组,KCl+Na2S),每组8只,腹腔注射10%KCl溶液复制高钾血症模型,在大鼠心电图发生显著变化时,硫化钠解救组大鼠立即腹腔注射2 g/L的硫化钠溶液,观察40 min后心脏采血,离心分离,取上清测定K+、Na+、Ca2+等离子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钾离子浓度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心电图异常(T波高尖QT间期延长);给予硫化钠治疗后,解救组大鼠血清钾离子浓度显著降低,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硫化钠对KCl所复制的大鼠高钾血症模型具有很好的解救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系统评价阿魏酸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主要数据库,并追溯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阿魏酸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DN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4.2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760 例D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联合阿魏酸钠在降低DN 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WMD=–107.18,95%CI(–171.77,–42.59)]方面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治疗;②联合阿魏酸钠在降低DN患者Scr水平[WMD=–14.25,95%CI(–22.03,–7.01)]、BUN水平[WMD=–0.33,95%CI(–0.58,–0.08)]方面优于单用贝那普利;③联合阿魏酸钠在调节SBP方面优于单用贝那普利[WMD=–6.79,95%CI(–8.66,–5.29)],但是DBP方面联用与否无差异[WMD=–0.41,95%CI(–0.43,1.25)];④联合阿魏酸钠对DN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因纳入研究较少,论证强度较低,不能确定;⑤治疗期间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钠联合贝那普利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治疗DN的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周期性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的活性抑制肽(CIP)在老年退行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E18胚胎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以下简称神经细胞)和Min6小鼠胰岛细胞(以下简称胰岛细胞)。应用基因克隆CIP质粒,转入腺病毒,转染细胞。(1)根据是否导入CIP基因分为空载体组(EV组)和CIP转染组。(2)应用双氧水(H2O2)刺激神经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5mmol/L和25mmol/L)刺激胰岛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组(或高糖组)、H2O2+CIP组(或高糖+CIP组)。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同位素标记测定酶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胰岛素的分泌水平。结果 H2O2刺激神经细胞1h后,可诱发p25表达,引起Cdk5过度活性,导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诱发细胞凋亡增多。CIP转染组较H2O2组Cdk5的活性降低(P〈0.01);Tau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降低(P均〈0.01);高糖刺激神经细胞4h,诱发p35表达增多,使Cdk5活性增高而抑制胰岛素的表达和分泌。CIP转染组较高糖组Cdk5的活性降低(P〈0.01);胰岛素的表达量和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亦明显增高(P〈0.01)。结论 (1)在神经细胞中,CIP可以降低由于p25导致的Cdk5的过度活性,减少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减少凋亡;(2)在胰岛细胞中,CIP通过抑制高糖引起的Cdk5过度激活状态,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这可能是CIP在老年退行性疾病中起到保护性作用的机制之一。因此,CIP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和糖尿病)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