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8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94篇
医药卫生   367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液膜的组成为:2%石油硫醚-4%多丁二酰亚胺-94%煤油,内相试剂为:1~2mol/L的氨水溶液。较为适宜的操作条件为:乳水比为1:3;内油比为0.8:1;外相硝酸浓度为0.5~1mol/L;常温操作。当料液中的银离子浓度小于800ppm时,一次提取率可达97%以上。本工艺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43.
无细胞百白破和全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接种副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无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DTaP)和全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DTwP)的接种副反应。[方法]2001年9月~2002年4月在齐河县卫生防疫站和潘店镇防保站预防接种门诊,采用双盲法将3~12月龄儿童分成2组,52人接种DTaP,54人接种DTwP,于接种后6h、24h、48h、7d、30d观察2组的接种反应。[结果]副反应发生率DTaP组为11.54%,DTwP组为33.33%;针次反应率DTaP组为7.70%,DTwP组为19.14%;发热反应率DTaP组为7.69%,DTwP组为31.84%;接种部位红肿率DTaP组为3.85%,DTwP组为22.22%;接种部位硬结率DTaP组为5.77%,DTwP组为18.52%。以上反应发生率均为DTaP组低于DTw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DTaP的接种安全性伏于DTwP。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即A、B、C方案)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A方案为最佳方案。【结论】通过分析,说明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神与炼神     
王树岗  路永照 《气功》1997,18(10):466-468
  相似文献   
47.
48.
脑卒中后抑郁因其发病率高 ,作者应用万拉法新合并认知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 ,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入组标准入组病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 2 0 0 2年 1月~ 6月入院的脑血管病患者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且无其它重要器官疾病 ,无意识障碍及明显失语表现 ,能理解问卷的含义及完成认知治疗的作业 ,能完成多项被观察的项目 ,HAMD( 2 4项 ) >8分者入组 ,共检出 84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 42例 ,男 3 2例 ,女 10例 ,平均 ( 62 .60± 3 .8)岁 ;对照组 42例 ,男 3 1例 ,女 11例 ,平均 ( 61.5 0± 4.6)岁 …  相似文献   
49.
人工性食管狭窄大鼠致癌剂诱发食管癌的观察路建平林肇辉食管癌好发于解剖学的狭窄部位或食管瘢痕性缩窄处[1]。有作者提出致癌物质在上述食管狭窄处停留时间较长,而促使癌发生。我们用留置食管内棉线结的人工性大鼠食管狭窄合并饮用致癌剂模型,以证实上述假说。一、...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