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烫伤后大鼠肠功能障碍时肌间神经丛有无形态学异常及可能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烫伤组(n=10),建立30%TBSAIII度烫伤大鼠模型,测定肠传输速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和CO能神经的组织学改变,并对两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乙酰胆碱酯酶(Actylcholinesterase,AE)和血红素氧合酶-2(Hemeoxygenase-2,HO-2)阳性神经元、神经节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烫伤组大鼠肠传输速率明显降低。烫伤后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元及神经节密度明显减小(P〈0.01);HO-2阳性神经元在两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烫伤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HO-2阳性神经元及神经节的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烫伤后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CO能神经受损,可能是烫伤引起肠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痉挛大鼠海马区Na+/K+-ATP酶、谷氨酸转运体(EAATs)和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针刺抗痉挛的中枢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陵泉"组和"阳陵泉"+"百会"组,每组12只.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阳陵泉"组恢刺患肢"阳陵泉","阳陵泉"+"百会"组恢...  相似文献   
53.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对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而言,食管切除并消化道重建仍然是治疗食管癌的经典外科方法。但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胸腔镜手术(VATS)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为食管切除术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法[1],现已逐渐在国内外医疗界普及起来。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用DMEM/F12无血清培养液,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和传代.传3~4代的神经细胞球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贴壁诱导分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果: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分离的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能形成大量的神经细胞球,这些神经细胞球可在体外增殖及传代培养,经nestin染色鉴定,大部分为阳性细胞.神经细胞球在血清培养液贴壁培养后可分化出神经纤维细丝(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半乳糖脑苷脂(Gal-C)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属于神经干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大量扩增.  相似文献   
55.
目的回顾分析胸腔镜辅助右胸微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资料,探讨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66例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右胸微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采用穿刺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Chitwood钳经胸阻闭升主动脉,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经房间隔或房间沟入路,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同期由相同手术组完成75例传统正中开胸,上下腔静脉插管,由房间隔入路完成单纯二尖瓣置换术作为对照组.结果全组无死亡,微创组有2例胸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胸行瓣膜置换术.与正中开胸组比较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手术时间延长;胸腔引流液、输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右胸微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安全,临床疗效等同甚至优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56.
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已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分析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SBME)内涵的基础上,透视了SBME的发展现状、困境及其关键原因所在;通过描述情境认知理论作为SBME的理论基础及其设计观所显现的潜在力量,阐明了SBME设计的情境认知转向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作为探讨重点,为理论与实践境脉中的SBME提炼了系列情境化设计原理和实用原则。最后,勾画了SBME教师对待理论与实践的态度。  相似文献   
57.
绿脓杆菌所致的角膜溃疡常造成视力丧失,甚至眼球摘除。随着新抗菌素的生产, 本病预后也在逐步改善,近年来笔者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二例,报告如下: 例1:王××,男,19岁,工人,住院号0028243。因右眼外伤,视力锐减,以“化脓性角膜溃疡”入院。三天前曾在厂卫生室行角膜异物取出术。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1,左眼0.2。右眼睑高度水肿,球结膜混合性充血(卅),结膜囊大量脓性分泌物,角膜中央偏鼻侧6×4mm黄白色混浊,上有脓液复盖,周围角膜水肿,角膜后见灰白色沉淀,房水混,瞳孔小,余窥不见。眼压正常。左眼:正常。矫正视力1.2。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索近视病因,导求有效措施治疗。方法:用TCD检测14例(28眼)青少年近视患者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并作差值比较。结果:近视患者双侧大脑诸动脉血流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近视患者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均是右侧〉左侧。结论:提示患者有循环障碍,组织营养代谢障碍,平衡失调。治疗以调整阴性,调节酸碱平衡为主。  相似文献   
59.
论述“形神共调”在针刺治疗卒中后痉挛中的应用,发现头部穴、督脉背部穴、夹脊穴是调神的主要穴位,痉挛肌局部及其拮抗肌穴位则为调形的主要穴位,认为调神与调形相结合、穴位与刺法相结合,可凸显“形神共调”理念,提高针刺治疗卒中后痉挛的应用价值,提出针灸临床应多关注恢刺、关刺等经典抗痉挛刺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0.
肢体痉挛在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会导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显著下降以及治疗成本显著上升。针刺治疗卒中后痉挛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验证,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归纳分析了与针刺抗卒中后痉挛潜在机制相关的传导通路、信号通路和反射通路,以期为卒中后痉挛的治疗方案和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