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罗才林  李林  陈立  邓琴  张俊  马璇  徐德林  钱刚 《中草药》2019,50(3):694-701
目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植物次生代谢与抗逆反应的关键酶类之一,研究PAL基因的序列信息与逆境胁迫响应模式,揭示其蛋白结构与功能及抗逆信号网络。方法采用RT-PCR、RACE技术获得白及PAL基因c DNA全长;Protparam、SOPMA、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域等特征;DNAMAN、MEGA软件分别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进行PAL基因时空表达特异性与外源激素胁迫下响应检测。结果克隆得到的Bs PAL基因c DNA全长为2 708 bp,编码1条79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预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86 216.94,等电点6.24,具有植物PAL酶的典型结构域和活性中心,不具有跨膜结构域,与铁皮石斛、蝴蝶兰的PAL基因亲缘关系最近。q RT-PCR结果表明白及根中PAL表达量显著高于叶与茎。在Me JA处理下,PAL表达量呈逐渐上升再下降的趋势;SA处理下,则是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结论白及PAL基因的克隆与序列特征分析、表达检测及响应Me JA和SA胁迫后的表达变化为阐明白及苯丙烷代谢途径与激素信号通路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2.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通过深入了解复合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适时调整多巴胺剂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本研究对此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3~4月龄婴儿心理与运动发育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方法采用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ST),对1200名3~4月龄婴儿(男638名,女562名)进行评价,并调查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应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月龄婴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母亲孕周和孕检次数与其心理与运动发育有显著性相关。结论3~4月龄婴儿的心理与运动发育受到其出生状况和母亲孕期保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复方瑞康欣对吗啡依赖戒断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剂量递增法sc吗啡10 d,确认吗啡依赖模型建立成功后,在吗啡自然戒断的1~3 d,复方瑞康欣100、200、300mg/kg和丁螺环酮15 mg/kg ig治疗(2次/d),于末次吗啡注射后72 h,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焦虑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素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NS)治疗组比较,复方瑞康欣200、300 mg/kg和丁螺环酮治疗能明显增加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和时间的比例(P<0.01、0.05),同时海马突触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复方瑞康欣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后的焦虑治疗效果明显;逆转焦虑大鼠海马增高的突触素/突触,可能是复方瑞康欣临床治疗吗啡戒断后焦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蒋霆辉  陈越  钱刚  沈旭波  张微微 《河北医学》2007,13(12):1241-1244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介入化疗后血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对同一组12例患者进行前后两次对照,比较在介入化疗后不行PSE和行PSE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将导管插至脾动脉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术后2周内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改变。结果:两次介入化疗术前白细胞平均均为2.9×109/L,介入化疗后不行PSE者,2周内白细胞平均为2.8×109/L;行PSE者白细胞平均为4.3×109/L。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介入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2016-09我院收治的124例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与对照组(传统盲探法肌间沟神经阻滞)。对比2组麻醉成功率、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成功率为96.8%(6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4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及6.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肢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能获得较传统盲探法肌间沟神经阻滞更为显著的效果,可缩短神经阻滞完成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且能促使麻醉维持时间延长。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还可提升麻醉成功率,减少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析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脂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为20 mg 每日,1次/d,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血脂 TC、TG、HDL -C 各项明显下降,LDL -C 明显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血脂 TC、TG、HDL -C 指标值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 <0.05)。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比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本院收治的 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可以得知,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88.2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58.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临床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行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戒断焦虑行为与海马CA1、CA3区突触界面结构和突触素表达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高架十字迷宫检测焦虑行为,透射电镜技术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6只)大鼠海马CA1、CA3区突触界面结构和突触素(P38)的表达.结果 (1)行为学:模型组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和治疗组[最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下同),P<0.01或P<0.05).(2)突触界面结构:模型组CA1区突触后致密物厚度[(10.7±0.9)nm]、突触活性区长度[(45±4)am]、突触间隙宽度[(3.80±0.30)nm]和突触界面曲率(1.37±0.12)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或P<0.05);模型组CA3区突触后致密物厚度[(12.7±1.1)nm]、突触活性区长度[(53±8)nm]、突触间隙宽度[(3.81 ±0.59)nm]、突触界面曲率(1.39±0.30)亦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或P<0.05).(3)突触素表达:模型组CA1、CA3区突触素吸光度(A)值分别为(0.42±0.06)和(0.43±0.05),显著高于对照组(0.2±0.02,0.25±0.03)和治疗组(0.27±0.04,0.26±0.03).结论吗啡戒断焦虑行为与海马CA1、CA3区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及突触素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residual ethanol and acetone in biologicals, such as group A meningoeece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Methods The DB-FFAP-type column was selected as a separation column by test. The temperatures of injection port, detector and column were set at 200, 250 and 60 ℃, respectively. The injection volume was 1 μl and the split ratio was 10: 1. The flow rate of carrier gas (nitrogen) was kept at 2.0 ml/min. In the definitiv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ethanol and acetone were located, and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s and the linear ranges of ethanol and acetone were determined. The tests of repeatability, accuracy and sample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In the definitiv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ethanol and acetone were separated completely,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s of ethanol and acetone were O. 196 and 0. 102 rag/L,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good linearity in each solvents ( r = 0. 9997). The method had a good repeatability,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s of ethanol and acetone were 102.8% and 102.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residual ethanol and acetone in 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eharide vacc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