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90例,患者全部使用气管内全身麻醉.完成插管后,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Z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Z组患者以右美托咪定0.3 μg/(kg·h)持续静脉泵注30 min并在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D组患者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h)持续静脉泵注30 min;C组患者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注30 min.所有患者于术后1、3、6、12、24 h测量视觉模拟评分(VAS);24 h累计按压患者自控镇痛(PCA)按钮次数;第1次按压PCA按钮时间和解救镇痛药物给予剂量;镇痛过程中患者心率低于50次/min或无创动脉平均血压低于术前80%的例次.结果 术后各时点VAS评分C组>D组>DZ组;24 h累计按压PCA按钮次数和解救镇痛药物给予剂量C组>D组>DZ组;第1次按压PCA按钮时间C组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前瞻性监测某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使用PEG-IFNα患者的ADR发生情况。结果:共监测患者183例,男114例,女 69例,期间发生ADR共175例,412例次;大多数患者发生两种以上ADR。外周血细胞下降发生率最高为98.3%, 其次是流感样症状、注射局部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后几种ADR大多合并外周血细胞下降。监测期间发生严重的ADR 8例(构成比1.9%)。不同性别、体重指数患者间ADR无明显差别,50岁以上年龄患者更易出现明显的外周血细胞下降。结论:PEG-IFNα虽然有较多ADR,但仍是目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只要在应用过程中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抗病毒治疗疗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伏核-前额叶皮质(VTA-NAc-PFC)神经环路各核团谷氨酸递质含量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R2B表达的变化,从受体前和受体层面探讨该环路中通过谷氨酸能系统的阿片类精神依赖机制.方法 筛选出合格大鼠32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吗啡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分别用比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中脑腹侧被盖区、伏核和前额叶皮质内谷氨酸含量和NR2B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白箱的停留时间明显延长,VTA-NAc-PFC神经环路各核团谷氨酸含量明显增高,NR2B平均吸光度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A-NAc-PFC神经环路谷氨酸递质含量及其受体亚基NR2B表达水平上调在吗啡精神依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opioid-psychic dependence involving the aspects of pre-receptor and receptor by observing the changeable expressions of glutamate neurotransmitter and NR2B of 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 receptor in the neuroanatomical circuit of ventral temental area, nucleus accumbens and prefrontal cortex (VTA-Nac-PFC) of rats subjected to morphine-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 Methods The models of CPP were validated by escalating doses of morphine in rats (n=16). The colorimetr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ays were applied to detect the contents of glutamic acid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NR2B in VTA, Nac and PFC.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hysiological saline), the prolonged detention time of white compartment in the model group was notably observed (P<0.05), and increased content of glutamic acid and expression level of NR2B in fields of VTA, Nac and PFC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tected (P<0.05). Conclusion Increased level of giutamic acid and expression level of NR2B in nuroanatomieal circuit of VTA, Nac and PFC could play key roles in inducing morphine-psychic dependent ra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片类药物依赖戒断后焦虑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和丁螺环酮治疗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10d,自然戒断,并在自然戒断的1~3d给予丁螺环酮15mg/kg灌胃治疗(2次/d),于末次吗啡注射后72h,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焦虑行为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奖赏系统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伏核(NAc)神经细胞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的含量和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MKⅡ蛋白含量和β亚基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丁螺环酮组比较,模型组CaMKII蛋白的含量与β亚基的磷酸化水平同样显著增高(P0.01)。结论:奖赏系统VTA和NAc神经细胞CaMKⅡ含量、CaMKIIβ亚基磷酸化水平的增高可能是吗啡依赖戒断焦虑行为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1].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神经节.临床以灼痛为主,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呈带状分布,多发于胸背、腰部及颜面部.发于头面部者,尤其是眼部和耳部者,病情较重,疼痛剧烈,甚至可影响视力和听觉.年老体弱者,疼痛更加剧烈难忍,部分中老年患者在皮损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疼痛,常持续较久.本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在临床中以针刺夹脊导滞止痛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足月小样儿3月龄发育情况.方法:采用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对龙岗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出生的53名3月龄足月小样儿及159名3月龄足月适于胎龄儿进行测试.结果:足月小样儿3个月龄时其发育商不正常筛出率为18.9%,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11.3%,x2=4.009,P=0.045).足月小样儿组发育商得分为89.23士9.87,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90.65±7.48,但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t=-1.106,P=0.270).足月小样儿组智力指数得分为92.92±11.06,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93.70士7.81,差异亦未见有统计学意义(t=-0.559,P=0.577).结论:足月小样儿3个月龄时其发育商不正常筛出率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建议家长对足月小样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训练,以促进其心智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延胡索及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对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大鼠奖赏环路各脑区多巴胺递质与D2受体的影响及比较。 方法: 吗啡剂量递增颈背部皮下注射CPP训练10 d(起始剂量10 mg·kg-1,每天递增10 mg·kg-1,至注射10 d时为100 mg·kg-1),末次训练后48 h CPP检测确认模型建立成功,即日(12 d)延胡索水提液2,1,0.5 g·kg-1(分别含L-THP 0.153,0.077,0.038 mg),以及L-THP 3.76,1.88,0.94 mg·kg-1灌胃治疗,共6 d,第18天再次CPP检测,次日取材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脑腹侧被盖区-伏核-前额叶皮质(VTA-NAc-PFC)奖赏神经环路各脑区多巴胺递质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D2受体的表达。 结果: 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延胡索2,1 g·kg-1,以及L-THP 3.76,1.88 mg·kg-1组大鼠在白箱(吗啡伴药箱)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1或P<0.05),同时VTA,NAc和PFC内多巴胺含量降低,D2受体表达显著增加(P<0.01或P<0.05)。 结论: 下调奖赏神经环路中升高的多巴胺含量和上调D2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延胡索与L-THP加速吗啡CPP效应消退的机制之一;对于抑制吗啡CPP效应以及对多巴胺系统的影响,含1倍量L-THP单体的延胡索中药相当于单独应用约24倍L-THP单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33周以下早产儿2~3岁时神经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深圳市早产儿早期干预模式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4~12月期间在龙岗区出生的33周以下早产儿150例,其中75例早产儿1岁以内接受早期干预(干预组),75例给予常规的保健指导(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期出生的75例足月儿作为足月组.在早产儿矫正年龄2岁、3岁时用格赛尔发展量表(Gesell)行智能发育评估,比较各组早产儿的脑瘫、语言发育迟缓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早产儿2岁时的精细运动、语言理解能力评分分别为(95.29±9.70)分、(91.20±9.44)分,均低于干预组的(98.84±9.41)分、(95.21±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3岁时的精细运动、语言理解能力评分分别为(96.76±10.37)、(93.47±9.70)分,均低于干预组的(101.80±10.24)、(97.86±9.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2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3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2岁及3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与足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33周以下早产儿1岁以内进行早期干预能降低早产儿2~3岁时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AST/ALT联合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AST/ALT联合血小板计数的方法与临床上常用的肝纤维化诊断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寻找新的方便实用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指标。方法 按AST/ALT比值是否升高和血小板计数是否下降将 4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 ( 2 4 0例 )和对照组 ( 2 2 0例 ) ,与患者同期肝纤维化血清指标、B超、A/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异常程度和异常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 2 4 0例中有 2 36例出现肝纤维化指标异常 ( 94 .78% ) ,其中轻度 15 0例 ,中度 77例 ,重度 9例。而对照组 2 2 0例出现异常的有 80例 ( 36 .36 % ) ,肝纤维化异常程度分别为轻度 6 2例 ,中度 15例和重度 3例。B超检查结果同样是观察组比对照组异常明显。而A/G在两组对比中无显著差异。结论 AST/ALT联合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B超之间有没有确切的相关性目前还缺少依据 ,但从临床角度看 ,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认为AST/ALT联合血小板计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西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旨在探讨江西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选取我院2002年12月至2005年6月门诊及住院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260例,其中乙型肝炎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