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5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229篇
医药卫生   1001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性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M3、α1及β3受体密度改变及尿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手术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性骶上及骶下型神经原性膀胱动物模型,尿动力检测及行为学证实成功,采用放射配基方法测定相应逼尿肌标本M3、α1及β3受体密度。结果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骶上型表现为高压痉挛型即膀胱容量下降、逼尿肌压力增高、顺应性下降,逼尿肌受体密度表现为M3受体密度增高,较骶下型增高更为明显,α1受体密度增高,β3受体密度较对照犬降低;骶下型犬表现为弛缓性膀胱,即膀胱容量增大,逼尿肌压力有降低,膀胱顺应性增高,逼尿肌受体密度测定显示其M3受体密度较正常对照增高,但增高幅度较骶上型低,α1受体密度则较正常降低,β3受体密度较对照犬增高。结论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与M3、α1及β3受体密度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评估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近期疗效,并对创面缝合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经TEM治疗的19例直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直肠良性肿瘤13例,直肠类癌2例,T1期直肠癌1例,T2期直肠癌3例.手术时间为40~100(平均58.3) min,其中10例未予以创面缝合,6例采用连续缝合后银夹固定,3例采用强生自动打结线盒缝合.所有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阴性.术后1例患者少量出血,2例出现低热 未见切口并发症及肛门功能障碍.随访中除1例腺瘤恶变患者可疑复发外,余未见复发及其他异常.结论 TEM治疗直肠肿瘤的安全有效 为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3.
奥美拉唑治疗吻合口溃疡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般资料 男14例,女1例;年龄24~58岁。胃手术后症状出现时间为3个月至13年;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者11例,胃溃疡手术者4例。溃疡位于吻合口胃侧4例,位于吻合口10例,位于空肠1例。吻合口溃疡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及线形等。溃疡2~25mm大小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纳差、黑便、腹胀、消瘦及贫血。均接受H_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治疗6周,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胃镜复查吻合口溃疡未愈合。 治疗方法与疗效 全部病例均于内镜确诊后,次日清晨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mg,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溃疡药物与制酸剂,服药后3d疼痛缓解率为100%,经4周治疗后内镜复查,吻合口溃疡愈合率为93%(14/15),另1例溃疡面缩小趋于愈合,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994.
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介绍和总结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的初步体会和经验。方法:对1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采取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6例给予缝合输尿管切口,2例仅留置D—J管。结果:早期2例因为患者体型的肥胖和经验的不足中转为开放手术,其余8、例均取得了成功,手术时间100min~220min,平均140min。术后均恢复顺利出院,无并发症。结论:采用经腹膜后途径的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有效而微创的技术,适用于大部分需要手术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病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敷腹部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将药物(治疗组用吴茱萸加粗盐,对照组用粗盐)加热,以神阙穴为中心区域,进行热敷治疗30min,2次/d,观察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促进胃动素分泌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血管活性肠肽分泌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吴茱萸热敷腹部对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人类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 (human cell division cycle 6,hCDC6)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表达与突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96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的hCDC6 mRNA表达情况,对出现异常表达的样本,经测序后,通过基因比对鉴定突变类型,并对突变样本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在5例难治性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现hCDC6两种新的缺失性突变,一种为一段269 bp核苷酸序列缺失,另一种为136 bp及64 bp两段核苷酸序列缺失,两种突变有共同的64 bp的核苷酸片段缺失区。结论 两种新的hCDC6缺失突变可能与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及原发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人工牛黄对致痫大鼠行为的影响,海马及门区神经元丢失情况和谷氨酸脱羧酶(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的改变,探讨该药的抗惊厥作用。 方法: 采用戊四唑急性惊厥模型,参照Racine标准观察行为学表现,用Nissl染色作海马及门区神经元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作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计数。 结果: 牛黄防治组惊厥发作的潜伏时间较对照组长,发作次数较惊厥组少,而在海马及门区的神经元和在海马的GAD阳性细胞的丢失数量较惊厥组的少。 结论:人工牛黄能延长惊厥发作的潜伏期,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神经元丢失和保护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应用脊髓腰骶膨大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评估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脊髓损伤程度和颈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材料与方法 对9例CSM患者颈椎术前和术后1年行脊髓腰骶膨大DTI扫描,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分析术前术后的腰骶膨大DTI参数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m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术前对比,CSM患者颈椎术后脊髓腰骶膨大FA值明显上升(t=-3.024,P=0.004),ADC值明显下降(t=3.741,P=0.001)。术前脊髓腰骶膨大FA值与mJOA评分有相关性(r=0.832,P<0.05),而术前脊髓腰骶膨大ADC值与mJOA评分无相关性(r=0.281,P=0.465)。术后脊髓腰骶膨大FA值与mJOA评分有相关性(r=0....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区域灌注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术中临床分期分组治疗。其中42例手术后置化疗泵区域灌注治疗,有4例肝转移患者门静脉置泵;2例Hartrnann术后予双侧髂内动脉置泵化疗;48例患者术后予外周静脉化疗,其中1例行Hartrnann术,5例肝转移患者。结果:按Duke's分期为B期的患者术后区域灌注化疗较术后外周静脉化疗无明显优越性,按Duke's分期为CD期患者术后区域灌注化疗较术后外周静脉化疗有较好疗效性,可减少转移、复发增加生存率。结论:区域灌注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部分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抗胆道感染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行逆行胰胆管造影 鼻胆管(ERCP ENBD)引流直接获取胆汁,分别给予头孢拉啶、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监测胆汁中各种抗生素的浓度变化和代谢特点。结果①头孢菌素类以头孢曲松组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头孢哌酮组次之,头孢哌酮组半衰期长,头孢曲松组次之;②喹诺酮类以环丙沙星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结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及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均具有在胆汁内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的特点,结合临床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可作为胆道感染抗生素的最佳选择。对一般感染头孢哌酮或环丙沙星可每日1次给药,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