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1.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发病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 对2015年6月至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发现的16例EDTA-PTC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行血常规检查均发现血小板减少(<60×109/L),均重新采血并于1 h内送检,EDTA-K2抗凝管机检血小板结果仍明显降低(18~52)×109/L,血小板直方图存在曲皱、尾部上翘、拖尾、无拟合曲线等异常;枸橼酸钠抗凝管机检及草酸铵稀释液手工计数血小板均接近正常,且枸橼酸钠抗凝管机检血小板直方图正常,16例均明确为EDTA-PTCP.结论 应用EDTA-K2抗凝管机检血小板计数减低而患者并无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表现时,应采取手工计数、更换抗凝剂等方法复检,以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12.
手术室无菌包的消毒储存是一件繁琐的工作,无形中增加了手术室器械班护士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根据实际工作状况自行设计制作了可移动无菌包取用指示卡,经过实际工作中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采用不锈钢薄板制成可挂式移动指示卡。取长20cm,宽不锈钢薄板,将宽分成部分。  相似文献   
313.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多由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层组织变性、钙化,管腔内继发血栓,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1]。它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内科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血管内介入支架治疗。近些年因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CAS(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发展迅速,被更多的患者接受。但支架置入过程中及术后血压、心率的  相似文献   
314.
健脾益气化瘀方配合西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兴存  郭锐 《陕西中医》2012,33(7):843-844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清热化瘀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将86例早期胃癌病人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法进行治疗)40例和治疗组(白扁豆、茯苓、乳藤、党参、夏枯草等)46例,分析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与病人年龄、手术方法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1年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5年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疗效的因素。结论: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315.
目的:探讨HRCT在颞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51例颞骨病变的CT表现。结果:先天性小耳畸形及外耳道闭锁3例,中耳乳突炎33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7例,颞骨骨折8例。结论:HRCT对颞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16.
患者,男,78岁,因"突发性腹痛、口渴3 h"入院.有慢支炎、肺气肿、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有外伤史.查体:T 37.4 ℃,R 30次/min,P 114次/min,BP 8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消瘦貌,唇发绀,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叩诊过清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浅弱,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消失.  相似文献   
317.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中Notch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n=30):正常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前不做任何处理;脑缺血预处理组(P组)于脑缺血前24 h栓塞右大脑中动脉20 min后使血流再灌注一次。采用阻断单侧大脑中动脉12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24 h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右侧海马Notch细胞内片段(NICD)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右侧海马Notch通路信号分子的表达;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评分完毕后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与C组比较,缺血前P组大鼠海马NotchlmRNA、Notch4mRNA和NICD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缺血前比较,两组再灌注24 h时NICD蛋白表达上调;与C组比较,P组再灌注24 h时NICD蛋白表达下调,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降低(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可能与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31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发病48h内入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尤瑞克林组)。评价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院后当天及治疗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各组2周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瑞克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MMP-9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尤瑞克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短期应用尤瑞克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19.
目的:观察可注射型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塌陷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21例塌陷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27~62岁,平均35.3岁;病程3~7d,平均4d。按Schatzker分类标准:Ⅱ型骨折17例,Ⅲ型骨折4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准确了解骨折的塌陷和粉碎程度及骨折碎片的翻转方向。凡骨折塌陷3mm,且伤前无关节退行性变者,均作为该手术方法的适应证。术后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辅助评价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21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2.5年,平均1.5年,进行X线片和功能随访,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1例Ⅱ度严重粉碎性骨折术后6个月发生高度丢失,平台复位效果不佳。Lysholm评分(88.3±5.2)分,优12例,良7例,一般2例。结论:微创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结合支撑钢板手术重建塌陷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再丢失,改善远期疗效,微创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0.
摘要:目的:探讨罗非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Pepsin soluble collagen peptide from Tilapia skin, PSCPT)、罗非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 soluble collagen peptide from Tilapia skin, ASCPT)的制备及抗菌性能。方法: 罗非鱼皮经浸提、离心、透析和冷冻干燥等步骤获得干燥的PSCPT、ASCPT。采用含有PSCPT或ASCPT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振荡培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定时测定细菌培养液的吸光度值、菌数、菌体细胞液电导率和细菌的形态特征。结果: 以牛胶原蛋白(Bovine skin collagen, BSC)为对照,PSCPT、ASCPT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从22.97%±2.35%到65.21%±6.42%,其中PSCPT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显著,抑制率达到65.21%±6.42%;ASCPT抑制大肠杆菌作用微弱,抑制率只有22.97%±2.35%。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抑菌效果类似吸光度值得到的结果,但是抑制率存在差别。PSCPT、ASCPT造成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菌体细胞液电导率从36.42±1.35μs/cm变化到185.80±4.70 μs/cm,其中PSCPT使铜绿假单胞菌的电导率低至36.42±1.35μs/cm,ASCPT使白色念珠菌的电导率达到185.80±4.70 μs/cm。电镜下观察到抑菌率高和电导率低的菌株出现菌体变形和细胞壁破裂等现象。结论:与BSC相比,PSCPT、ASCPT从细菌抑制率、菌体细胞液电导率和细菌的形态特征体现出一定的抑菌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