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牵引结合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alo-股骨髁上牵引结合后路矫形对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治疗的41例柔韧性30%~40%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按照是否行牵引治疗分为两组.牵引组A组 22例,主侧凸平均Cobb' s角91.2°;对照组B组 19例,主侧凸平均Cobb' s角87.5°.[结果]两组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A组平均牵引18 d(14~22 d)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术,术后C7~S1偏移值、顶椎偏移矫正A组优于B组.A组主侧凸平均矫正55.2°,B组45.7°,A组优于B组 (P<0.05). A组平均随访40个月, B组平均随访4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平均冠状面矫正丢失分别为3°、2.4°,矢状面无丢失,两组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术前Halo-股骨髁上牵引可改善肺功能,结合牵引下后路松解矫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躯干平衡,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术,术后C_7~S_1偏移值、顶椎偏 矫正A组优于B组.A组主侧凸平均矫正55.2°,B组45.7°,A组优于B组 (P<0.05). A组平均随访40个月, B组平均随访4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平均冠状面矫正丢失分别为3°、2.4°,矢状面无丢失,两组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术前Halo-股骨髁上牵引可改善肺功能,结合牵引下后路松解矫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躯干平衡,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  相似文献   
42.
中国和东盟各国有应用传统医药的历史,传统医药已被纳入中国与东盟经济、社会合作的重点领域.本校与泰国孔敬大学合作进行中泰药用植物专业数据库的建设,为中泰两国在药用植物研究领域相互交流、合作与开发提供基础的信息服务.本文从药用植物图片的拍摄、制作及相关的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儿童寰、枢椎不稳的理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总结2005年1月~2008年8月期间采用穿经枢椎棘突的C1~3后路钛缆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12例小儿严重寰、枢椎不稳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5~13岁,平均9.8岁.所有病例均于颅环牵引复位后,行穿经枢椎棘突的C1~3后路钛缆固定植骨融合术,再使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制动至少3个月.结果 所有患儿经平均18个月(12~55个月)随访,均复位满意、获得骨性融合,有神经症状的病患神经症状均消失,疗效较佳.结论 穿经枢椎棘突的C1~3后路钛缆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儿童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基于医案分析的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方法检索选取1970—2018年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典型临床医案60例进行分析。将医案中的症状及体征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医案信息建立EXCEL表,应用数据分析软件包R×64 3. 5. 0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60例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医案中,发现频数较高的症状及体征为胃脘痛、脘胀、食欲减退、口苦、嗳气、口中泛酸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知,以支持度=0. 1,置信度=0. 6为参数进行分析,27个症状(包括体征)之间的关联规则共有100项,其中提升度大于1. 500的关联规则有16项,分别为肠鸣-滑脉、肠鸣-大便稀溏、厚苔-小便短少黄赤、腹胀-嗳气等关联项集,从中分析可知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病机为寒热错杂、湿热中阻、脾胃虚弱等。结论基于医案整理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证研究对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5.
我院1995年4月~1998年3月,采用内腔镜作膀胱颈部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7倒,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47.
有限减压及椎板重建在单节段胸椎结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基础上,采用有限减压、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90例单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6例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44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有限减压、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术前Cobb角、Frankel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9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4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周及3个月两组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治疗组植骨均融合,硬膜外未见明显瘢痕组织,无内固定失效,对照组出现3例内固定失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及其矫正丢失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ODI及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c=4.368,P=0.000)。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一期后路有限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佳等特点,是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椎弓根双节段闭合型楔形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重度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6月,对9例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重度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双节段(T12、L3)闭合型楔形截骨术.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矢状面X线片,测量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C7铅垂线与S1后上角距离,术前、术后大体像颌眉角的大小,术前及末次随访患者ODI评分,评价患者畸形矫形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年7个月.术中2例出现硬脊膜破裂,术后4例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术前分别平均为(0.2±4.8)°、(78.4±3.2)°、(86.8±3.2)°.术后分别平均为(33.7±3.0)°、(42.7±3.4)°、(34.44±2.8)°.两处截骨共获得平均(67.9±5.5)°矫形;C7铅线与S1后上角距离术前平均(27.3±4.4)cm,术后平均(3.4±0.7)cm;颌眉角由术前平均(58.8±6.4)°降至术后平均(1.3±3.5)°.患者恢复矢状面平衡,能够平视行走.末次随访ODI评分较术前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随访结果显示经后路椎弓根双节段(T12、L3)闭合型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是安全的,且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腰5/骶1)脊 柱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一期后路手术 治疗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共25例。比较25例患者术前术后ASIA分级、腰骶角度、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红细胞沉降率,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 90~180(128±24) min,术中失血量100~800(310±125) mL。术后随访24~59(43±7)个月。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神经功 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5例患者术后6个月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腰骶角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 增加(P<0.001)。术后2周患者VAS较术前降低;植骨融合时间为4~8(平均6)个月。术后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 形成和结核复发,亦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和钛网沉降发生。结论:对于腰骶段结核患者,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联 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更好地重建脊柱前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2010—2019年消化性溃疡(PU)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从Web of Science中检索关于PU的文献,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分析,获取可视化分析图谱。结果共检索到4 317篇文献,2014年发文量最多。结果显示,主要研究者为YOSHIO YAMAOKA,共发表23篇相关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最多的机构是台湾阳明大学;被引量最多的期刊是Gastroenterology;共纳入关键词158个,"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是最主要的关键词。结论借助于Citespace软件的PU治疗可视化分析,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了解到PU治疗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