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明确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的概念内涵,为提高中国灾难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2014年1月-2021年1月中国知网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与卫生系统韧性概念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应用关键词分析法对卫生系统韧性概念内涵的主题词进行解析并形成概念内涵专家咨询问卷,采用网络函询的方式对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82.
文题释义: “龟板-鹿角”药对:是龟鹿二仙胶、左归丸等经典补肾方剂发挥治疗作用的核心,具有补肾强骨之功,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网络药理学:融合多向药理学与系统生物学思维,通过对生物系统分子的网络构建分析,探索药物的成分-靶点-通路-疾病之间的整体作用关系,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 背景:“龟板-鹿角”药对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经典中药配伍方式,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其药理学分子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经典补肾中药药对“龟板-鹿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从BATMAN-TCM、TCM-MESH、化学专业数据库及手工检索文献获取“龟板-鹿角”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治疗作用靶点。从毒理组学比较数据库、人类基因数据库获取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靶点,与“龟板-鹿角”作用靶点取交集确定治疗作用靶标基因。通过STRING网站构建靶标基因间蛋白互作网络关系;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对-活性成分-靶标基因网络、核心靶标基因互作网络;借助DAVID、KOBAS等在线工具对靶标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及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过程或通路(P < 0.05);通过SwissDock进行核心基因与活性成分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与结论:①检索筛选得到“龟板-鹿角”药对含天冬氨酸、苯丙氨酸等21个有效活性成分,对应183个骨质疏松症治疗靶标基因,药对、活性成分、靶标基因形成紧密联系的互作网络关系;②筛选出INS、ALB、TNF等10个核心基因,靶标基因主要富集于衰老、药物反应等66个基因本体论过程,缺氧诱导因子1、卵巢类固醇生成等27个信号通路;③靶标基因INS与丙氨酸、雄激素,ALB与丙氨酸等获得了较高的分子对接评分,亲和力较好;④结果表明,“龟板-鹿角”药对的活性成分及其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靶标基因存在复杂网络关系,靶标基因富集于多个联系密切且复杂的信号通路,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症反应、性激素调控等多层次以调节骨修复重建的动态平衡,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发展。 ORCID: 0000-0003-0247-9863(李绍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3.
[目的]介绍黄桂成教授从络病论治膝骨关节炎的辨证特点与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黄桂成教授侍诊抄方,整理医案、临证揣摩,总结黄桂成教授从络病角度论治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黄桂成教授认为筋骨由络脉充养,络脉不通是膝骨关节炎的病机本质,临证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辨证立足络病理论,从发病因素、病邪新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病血病等方面着手,治疗上提倡"以通为用",并善于运用辛味药、虫类药、藤类药、补益药等药通络蠲痹,临床疗效突出。所举医案患者辨为肝肾亏虚、寒湿阻络证,黄教授从"络"论治,以补益肝肾、温经通络为法,注重通络药与其他药物的灵活运用,经治后患者多年痼疾告愈。[结论]黄桂成教授诊疗膝骨关节炎,从"络"论治,强调辨证与用药的统一,思路清晰,特色突出,疗效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对单纯股骨骨折大鼠肌内注射骨折合并脑外伤大鼠血清(“促骨折愈合血清”)后的放射学及组织形态学变化,以确定该血清是否具备有加速骨折愈合作用。方法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制备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 SD大鼠 20只经腹主动脉采血,并分期制备治疗血清;选取 20只健康大鼠提取阴性对照血清,全部加标记并冷藏。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每组 32只,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 96只大鼠均为股骨中段骨折。肌内注射治疗血清用于实验组,肌内注射阴性对照血清用于对照组,空白组肌内注射生理盐水。并于术后第 1周、 2周、 3周、 4周各处死 8只大鼠,利用放射分析比较三组骨折的愈合情况: X射线照射、双能 X线骨密度测量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 X线结果提示实验组骨折愈合进程较对照组、空白组明显加快。测量骨痂体积发现:术后第 2周,实验组骨痂体积( 30.44±2.33)mm3,对照组骨痂体积( 22.68±1.95)mm3,空白组骨痂体积( 21.66±2.35)mm3对照组和空白组骨痂体积明显小于实验组( P=0.000);术后第 3周,实验组骨痂体积( 26.46± 1.58)mm3对照组骨痂体积( 27.2,9±1.66)mm3空白组骨痂体积( 26.79±2.02)mm3三组骨痂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69)mm3;术,后 4周,实验组骨痂体积( 22.15±1.,66)mm3对照组骨痂体积( 29.99±1.3,2)mm3空白组骨痂体积( 29.23±1.29)mm3,对照组及空白组骨痂体积明显大于实验组( P=0.000)。术,后第 1周,实验组骨密度(0.128±0.1,23)mg/cm3对照组骨密度(0.222± 0.121)mg/cm3,空白组骨密度( 0.217±0.103)mg/cm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82);术后第 2周,实验,组骨密度( 0.266±0.100)mg/cm3对照组骨密度( 0.208±0.142)mg/cm3空白组骨密度( 0.206±0.302)mg/cm3;术后第 3周,实验组骨密度( 0.218± 0.007)mg/cm3,对照组骨密度( 0.200±0.012)mg/cm3,空白组骨密度( 0.189±0.069)mg/cm3;术后第 4周,实验组骨密度( 0.225±0.009)mg/cm3对照组骨密度( 0.190±0.100)mg/cm3空白组骨密度( 0.202±0.100)mg/cm3;对照组、空白组骨密度第 2周起均低于实验组(P<0.05,)。骨形态学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空白组更早形成骨痂,更早出现板层骨,更早进入塑形期。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大鼠的血清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促骨折愈合血清”应用临床治疗骨科疾患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兔背根神经结扎加自体髓核移植所致背根神经节组织学形态及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2月,将 48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造模后治疗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组给予等体积自体脂肪组织,假手术组只暴露背根神经节。取相应背根神经节标本,行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 HE染色、 TUNEL法染色,镜下观察并计算阳性细胞数,所得数据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大鼠 96 h背根神经节 HE染色可见:对照组神经元皱缩,排列欠规则,细胞间隙宽,尼氏小体变少,细胞核缩小;治疗组细胞排列规则,细胞间隙无明显增宽;假手术组无明显病理变化。各个时间点,治疗组 24 h(15.29±0.98)个、 48 h(12.32±0.85)个、 72 h(14.55±0.79)个、 96 h(15.29±0.98)个的 TUNEL法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4 h(21.93±2.44)个、 48 h(24.34±3.82)个、 72 h(23.83±3.30)个、 96 h(27.45±1.44)个,但高于假手术组 24 h(5.36±1.05)个、 48 h(5.27±1.22)个、 72 h(4.20± 0.46)个、 96 h(4.98±0.72)个( P<0.05)。结论兔腰背根神经节结扎加自体髓核移植可造成神经元凋亡;富血小板血浆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其合成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第3代兔膝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及3种强度的LIPUS干预组,其超声强度分别为40、50、80mW/cm2,其余作用参数相同,中心频率:1.0 MHz,脉冲重复频率:1.0 KHz,脉冲宽度:200 μs,作用周期:50.各LIPUS干预组每日照射20 min,连续照射3d后,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分析Ⅱ型胶原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强度50、80 mW/cm2的LIPUS干预组软骨细胞增殖较空白组显著增多(P<0.01),且50 mW/cm2LIPUS的作用最为明显,而40 mW/cm2 LIPUS促软骨细胞增殖效应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49);各强度LIPUS组Ⅱ型胶原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P<0.01),尤以50 mW/cm2 LIPUS组Ⅱ型胶原表达量增加最为显著,优于40、80 mW/cm2 LIPUS的效应(P<0.01).结论 LIPUS能够促进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增加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分泌,且强度为50 mW/cm2时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骨关节炎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研究内容涉及软骨细胞、Ⅱ型蛋白胶原、胶原酶、转化生长因子β、滑膜炎及病理改变等方面。系列临床研究结果说明低强度脉冲超声是一种无创伤、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骨关节炎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郭杨 《中国乡村医生》2004,20(17):12-15
任何病原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真菌、原虫等)侵入人体都可以造成发热。发热是感染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重要症状。  相似文献   
89.
郭杨 《中国乡村医生》2005,21(13):14-14
本病在健康人群为良性、短暂过程,50%~90%的病例病原为病毒或细胞内病原(支原体、衣原体),但要注意严重病例或感染的反复发作能产生解剖结构的破坏性损害,如支气管的扩张、肺气肿或支气管的高反应性甚至哮喘,以至影响肺功能。  相似文献   
90.
咳嗽概述     
专题讲座是本刊编辑部策划的一个理论性实用性极强的栏目。针对社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进行系统整理,从理论到实践,从西医到中医,条分缕析,言简意赅,对临床医生在具体工作中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