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构建破骨细胞诱导培养体系,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法、骨吸收陷窝扫描电镜观察鉴定成熟破骨细胞,采用CCK-8 (cell counting kit-8)法筛选无细胞毒性的药物浓度组,使用细胞骨架荧光染色法观察OST对其形态的影响。使用骨吸收陷窝甲苯胺蓝染色进行面积定量分析,并统计吖啶橙荧光染色后凋亡破骨细胞的比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OST对NFATc1等相关破骨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体外成功构建破骨细胞培养体系,通过CCK-8法筛选出10-6、10-5mol/L两组药物浓度。OST可使破骨细胞肌动蛋白环变细,伪足和褶皱区消失。OST 0、10-6、10-5mol/L组TRAP染色阳性数目分别为104. 6±4. 5、80. 4±3. 7、58. 2±3. 1,融合指数分别为(44. 3±3. 3)%、(20. 3±0. 9)%、(12. 6±0. 6)%,各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该3组诱导的破骨细胞产生的骨陷窝数目为41. 67±1. 16、34. 01±2. 65、26. 33±4. 16,骨陷窝面积(μm2/片)分别为1 445 942. 0±164 150. 0、904 080. 8±47 346. 0、641 049. 1±1 993. 0,各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该三组破骨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 3%、30. 1%、37. 2%,OST组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浓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RANKL诱导后NFATc1、CTSK、MMP-9、TRAP、INTE-BETA3、C-SRC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空白组的2. 147±0. 246、30. 5±1. 643、43. 54±2. 908、9. 116±0. 392、6. 664±0. 395、4. 131±0. 408倍,与空白组相比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OST干预后,各组表达量均受到明显抑制,OST组表达量与RANKL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除了NFATc1外,两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OST可以通过调控NFATc1等破骨基因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32.
背景:寻求一种相对合适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对深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有着重要意义。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希望为椎间盘退变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新的造模方式选择。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采用双上肢去势联合椎间盘刺破的方式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于造模当天及造模后4周、8周进行MRI检查,观察造模前后椎间盘形态变化并评估Pfirrmann分级;造模4,8周后取出大鼠L4-L5及L5-L6椎间盘,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法观察椎间盘病理学变化及免疫组化观察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模型组在造模当天仅呈现轻微退变;(2)在造模第4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RI上T2加权信号降低,在Pfirrmann分级上可见明显差异(P<0.05),在造模第8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RI上T2加权信号明显降低,与纤维环边界模糊不清,且髓核向后纵韧带膨出,在Pfirrmann分级上可见显著差异(P<0.01);(3)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在造模...  相似文献   
233.
目的:基于O P A1介导的线粒体稳态明确不同浓度姜黄素双向调节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HUVECs,CD31荧光染色鉴定;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HUVECs,CCK8检测增殖活性,结晶紫染色检测克隆增殖状态;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RT-qPCR检测HUVECs的VEGFα、HIF-1α mRNA水平;ROS、JC-1试剂盒检测HUVECs 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HUVECs OPA1及其下游蛋白表达。结果:20、30、50μmol/L姜黄素显示显著的HUVECs增殖抑制效果(P<0.01),1μmol/L姜黄素能够促进HUVECs的克隆增殖;与Ctrl组比较,1、10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促进HUVECs迁移(P<0.01),20、30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HUVECs细胞迁移(P<0.01);20、30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HIF-1α mRNA水平(P<0.05);与Ctrl组比较,20μmol/L姜...  相似文献   
234.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积液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包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不同病因所致心包积液进行定量检测,并与普通X光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创伤性心包炎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包积液病因,少中量心包积液占大多数,在此种情况下超声心动图较X线检查更敏感。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的定性诊断有优势,对病因诊断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分析和总结近30年文献中对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近30年来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相关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从而分析组方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随机对照试验文献55篇,中药处方6...  相似文献   
236.
目前尚无补肾名方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的系统性总结。本研究整理和分析龟鹿二仙胶相关文献,临床研究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全身骨痛。基础研究认为龟鹿二仙胶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代谢指标,且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然而现有研究存在研究数量少、临证应用方法迥异、细胞干预方式争议的问题,对进一步应用龟鹿二仙胶治疗骨质疏松症造成了阻碍,亟待将来研究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237.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部骨折患者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而当前国内医疗行业的主要关注在手术过程和术后短期内的快速康复方面,对于出院后的居家护理康复内容研究较少,而居家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术后患肢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护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内容包括居家护理的定义、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居家护理的研究现状,以帮助相关护理学者了解当前的干预措施和效果,总结其中的不足,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8.
目的 分析2021—2022年绵阳市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情况,为指导四川省流感疫苗的接种以及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在绵阳市随机抽两个区,然后在两个区随机各抽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初中,收集所选的6所学校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流感疫苗接种、流感样病例、流感确诊病例的信息,包括疫苗接种、流感样病例人数、学生缺课人数、流感确诊病例人数等,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相关信息的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所幼儿园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分别为64.0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1,P<0.001),2所小学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分别为84.74%、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92.48,P<0.001),2所中学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分别为71.60%、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40,P<0.001);2...  相似文献   
239.
目的 基于组蛋白脱乙酰基酶( HDAC) 6 介导的自噬 - 溶酶体途径,探究温肾通督方影响微血管内皮细胞( MECs)吞噬髓鞘碎片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 CCK-8 法检测温肾通督方冻干粉干预后MECs 的增殖状态,筛选其最佳干预浓度;构建体外类血管结构,并建立髓鞘碎片与类血管结构共培养模型;将实验分为空白组( MECs)、模型组( MECs 与髓鞘碎片共培养)、 Tubastatin-A 组( MECs 与髓鞘碎片共培养 + HDAC6 抑制剂 Tubastatin-A)以及温肾通督方组( MECs 与髓鞘碎片共培养 + 温肾通督方冻干粉),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 MECs 吞噬髓鞘碎片的情况,并利用激光共聚焦进行拍照分析;通过Western Blot 法检测 MECs 微管稳定系统( HDAC6、 Kinesin5、 Dynein)及自噬 - 溶酶体途径( LC3 Ⅱ /LC3 Ⅰ、 p62、 Beclin1)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 Tubastatin-A 组和温肾通督方组都可显著促进 MECs 吞噬髓鞘碎片( P<0.05)。 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 HDAC6 的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 Tubastatin-A 组和温肾通督方组 HDAC6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 Kinesin5、 Dynein、 Beclin1、 p-ULK1/ULK1 的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P<0.05);与 Tubastatin-A 组比较,温肾通督方组 HDAC6、 Kinesin5、 Dynein、 LC3 Ⅱ /LC3Ⅰ、 Beclin1、 p-ULK1/ULK1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MECs 吞噬髓鞘碎片会导致 HDAC6 的表达上调,但并不会影响 MECs 微管稳定系统及自噬 - 溶酶体途径; Tubastatin-A 及温肾通督方均可通过抑制 HDAC6的表达增强 MECs 微管系统的稳定,进而激活自噬 - 溶酶体途径,促进 MECs 吞噬髓鞘碎片。  相似文献   
240.
少阳主骨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但历代医家对其理论内涵众说纷纭。少阳主骨理论秉承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观念,立足于阴阳气血、藏象经络等核心理论,不拘泥于单一侧面,对于阐释病因病机、指导筋骨疾病的诊治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简要阐述了少阳主骨理论的含义,从经络、气血、相火、六经辨证角度理解少阳主骨理论的内涵,并窥见西医学中肝-骨轴既秉承少阳主骨理论启示,亦符合肝脏与骨生物学关系的客观判断。故肝-骨轴可能为少阳主骨理论提供西医学依据。肝-骨轴的提出能够丰富和完善少阳主骨理论,并为骨科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