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公共卫生现状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侨  高国顺  郭婷婷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36-2137
从公共卫生的定义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公共卫生的现状.从公共卫生的发展,分析了政府的“缺位”与“不到位”.从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社会团体与民众3方面,提出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CAD患者4 8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出院时根据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n=697)和氯吡格雷组(n=4 197)。分析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心肌梗死溶栓(TIMI)出血事件。结果 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替格瑞洛组患者MACC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4.0%比6.7%,风险比(HR)=0.55,95%置信区间(95%CI):0.32~0.79,P=0.019]。且替格瑞洛组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1.6%比3.3%,HR=0.49,95%CI:0.21~0.84,P=0.037)。而两组患者TIMI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比4.3%,HR=1.35,95%CI:0.84~1.72,P=0.609)。结论 在接受PCI治疗的SCAD患者中,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 效。方法:选取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 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止泻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 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血清细胞因子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9.17% (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急躁易 怒、纳呆、两胁胀满及身倦乏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 疗后,2组生活困扰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 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二 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 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 (IL-10)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IBS-D患者,通过抑制胃肠道炎性反应,修复 肠屏障功能,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挖掘并分析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心脏器官疾病相关的不良事件(CRADE)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的药物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频数法检测两药的CRADE信号,并分析CRADE发生的频次、信号强度,与用药疗程、治疗剂量的关系等。结果 共纳入ADE报告13 136 477份,其中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CRADE报告分别为631份和327份。在两药的CRADE信号挖掘中均发现了心脏停搏和心绞痛2个新信号,主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狭窄则是依特卡肽的另两个新信号。西那卡塞各项CRADE信号强度普遍低于依特卡肽。在依特卡肽CRADE信号中,主动脉狭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报告比值比分别为259.307和179.621,远高于其他CRADE。西那卡塞在30 mg·d-1的给药剂量下,CRADE的报告频次多;当用药疗程大于8周时,CRADE的报告频次更高。结论 有新的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CRADE信号被发现,应用西那卡塞疗程较长,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用依特卡肽时,需关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估声带截短术在提高跨性别女性嗓音音调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9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截短术的跨性别女性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嗓音参数。29例跨性别女性年龄为19~47(27.0±6.3)岁。主观嗓音评估采用跨性别女性嗓音问卷(Transsexual Voice Questionnaire for Male to Female, TVQMtF)。客观评估中分析了嗓音基频(F0)、最高音、最低音、习惯言语响度、Jitter、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噪谐比(NHR)、共振峰(F1、F2、F3、F4)频率。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手术前相比, 声带截短术后3个月后的TVQMtF评分明显下降[(89.9±14.7)分vs.(50.4±13.6)分, t=11.49, P<0.001], F0水平明显提高[(152.7±23.3)Hzvs.(207.7±45.9)Hz, t=-6.03, P<0.001]。共振峰F1、F2和F3频率较术前明显提高, F4频率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66.
目的:旨在探究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栓中心就诊的临床诊断为APE且具有冠脉CT检查(CCTA)的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 NT-proBNP 水平、冠脉狭窄、Qanadli评分等临床指...  相似文献   
67.
<正>脑海绵状血管瘤(CCM)是一种CNS血管畸形。家族性CCM多由基因突变导致。MRI是检查CCM的一种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临床典型CCM的影像学检查常见混杂信号[1],表现为T2WI显示特征性的桑葚样或爆米花样外观和由于反复出血后含铁血黄素沉积引起的黑色边缘。但是Zabramski分型中4型和5型CCM常因为无经典的"混杂信号"而被临床误诊是微出血,所以经常被忽略。现将1例KRIT1基因阳性、影像学表现为微出血样改变的CCM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老龄和非老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L-ISR)患者的临床特征,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入选218例在我院初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于2016年因L-ISR而需要再次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龄组(年龄≥65岁,n=77)和非老龄组(年龄<65岁,n=141)。患者的入院特征、临床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特点和手术结果等被纳入分析评估,并随访患者PCI后12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结果:L-ISR患者中75.7%的患者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64.7%的患者再次置入支架。与非老龄组相比,老龄组有更高比例的脑卒中、心房颤动、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且支架置入至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时间更长,体重指数(BMI)更小、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更低(P均<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老龄组患者相比,非老龄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vs 3.9%,P=0.546)。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OR=6.317,95%CI:1.145~34.843, P=0.034)是L-ISR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L-ISR患者短期MACE发生相关。在临床实践中,识别该类人群可能更有助于L-ISR患者的危险分层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69.
气-质联用分析山豆根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山豆根中生物碱类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器以80%乙醇提取山豆根,碱性条件下二氯甲烷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检测,NBS 图谱库检索。色谱条件:BPX-5交联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2 mm,0.25 μm),柱温:初始温度35℃(1 min)(40℃·min~(-1))→220℃(0 min)3℃·min~(-1)→280℃(10 min),MS 检测器,进样量1μL,载气 He(1.6 mL·min~(-1))。质谱条件:电离方式 EI,电子能量70 eV,源温180℃。结果:检测到15种苦参碱的异构体、3种氧化苦参碱的异构体、2种金雀花碱的异构体和 N-甲基金雀花碱,其中苦参碱是山豆根中的主要生物碱。结论:(1)本法简单可行,适用于中草药生物碱的定性测定;(2)碱性条件下,直接用二氯甲烷萃取,苦参碱的提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并探索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肝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谱,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断作为探针,筛选胎盘cDNA文库,以获得全长cDNA序列。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分析所获得的新基因在42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和病理学意义。结果 克隆了一个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命名为HCCA3,该基因的全长cDNA 1706 bp,编码一个26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人类肝癌中广泛表达(78.6%,33/42),并与肝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HCCA43是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在肝癌中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