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双膀胱镜下治疗尿道损伤的方法。方法对32例尿道损伤患者行单一经尿道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成功11例,其余失败病例经双膀胱镜尿道会师均获成功。结果所有病例均可在膀胱镜下达到尿道会师术的目的。结论双膀胱镜下治疗尿道损伤,是一种新的方法,设计新颖,创伤小,Ⅰ期可恢复尿路连续性,成功率高,弥补了单膀胱镜尿道会师术的不足,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和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hathy,cC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cCSC患者61例(64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1,32眼)与对照组(n=30,32眼).观察组采用半剂量维替泊芬PDT治疗,对照组采用阈值下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中心凹处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结果 两组均治疗1次且治愈,无复发,无术后并发症.治疗前,两组BCVA(Log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两组BCVA(LogMA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CM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SF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剂量维替泊芬PDT和微脉冲激光治疗cCSC均安全、有效,前者短期内起效快,能快速提高患眼视力,但随访时间延长,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PDT)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前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变化,研究半量PDT对C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确诊的单眼CSC采用半量PDT治疗1次且治愈患者18例,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8例正常眼(裸眼视力均≥1.0)为对照组,分析CSC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和mf–ERG变化。结果:半量PDT治疗后观察组BCVA和CMT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mf–ERG检查1、2、4、5环振幅密度低于对照组,1、2环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其余环检查高于对照组,而组间比较,除1、2环潜伏期外,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量PDT能有效改善CSC患眼BCVA,减小CMT,对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前列腺汤辨证论治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康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腺汤辨证论治,2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积分(疼痛、排尿、生活质量)、常规积分(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及临床疗效。结果:白细胞、卵磷脂小体等常规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排尿、生活质量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87%,对照组为78.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前列腺汤辨证论治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双膀胱镜下治疗尿道损伤的方法。方法:对32例尿道损伤患者行单一经尿道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成功11例,其余失败病例经双膀胱镜尿道会师均获成功。结果:所有病例均可在膀胱镜下达到尿道会师术的目的。结论:双膀胱镜下治疗尿道损伤,是一种新的方法,设计新颖,创伤小,Ⅰ期可恢复尿路连续性,成功率高,弥补了单膀胱镜尿道会师术的不足,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报告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随访0.5~5年,肿瘤复发8例,原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6例。无前列腺窝转移病例。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结论对于部分身体状况较好患者,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减少了手术及麻醉次数,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激光术后视疲劳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施图伦)治疗激光术后患眼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91眼激光治疗后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患者,分别在激光后即刻、用药后1d;1wk;1mo进行视疲劳症状问卷调查,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激光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视疲劳症状,各项观察指标积分在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后1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未发现全身和眼部不良反应。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安全、快速、有效缓解激光术后视疲劳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前后段联合手术及硅油充填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前后段联合手术及硅油充填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者48例48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高度近视史,视网膜脱离以后极部为主.裂隙灯前置镜和(或)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均发现黄斑裂孔.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或抽吸联合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41例行内界膜(ILM)剥离,23例植入人工晶状体(10L).硅油取出的时间距第一次手术时间为3.5~48.0个月.取硅油前均行OCT检查.取硅油后随访观察均1年以上.结果 除5例外,其他患者手术后1周,前置镜检查均不能看到黄斑孔边缘;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8例患者全部已取硅油.取硅油前OCT检查,黄斑孔愈合呈U型8例,V型为6例,W型为23例;未闭合11例.未闭合的11例经取硅油与膨胀气体充填后全部复位,其中,U型2例,W型9例.32例W型愈合者中2例患者在取油后13、38个月后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最终黄斑裂孔U型和V型愈合者16例,占33.3%;W型愈合者32例,占66.7%.视网膜复位率为100.0%.结论前后段联合手术及硅油充填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OCT检查是确定黄斑孔是否封闭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
同期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1年10月至2006年3月同期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