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通过对泡沫细胞的形成机制及相关因子的研究,总结现代医学和中医中药时巨噬细胞的干预和影响的有关文献,归纳中西药对巨噬细胞的形成时自由基、血脂、细胞因子、钙离子浓度、受体蛋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2.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主要有4方面的异常:肥胖、糖耐量减退或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高血压。1988年Reaven[1]发现胰岛素抵抗(IR)不仅为糖尿病的特征,同时还普遍存在于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软脉降脂胶囊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软脉降脂胶囊组(A组)、洛伐他汀对照组(B组)、血脂康对照组(C组).空白组、模型组灌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分别灌药,观察用药前后血脂、MDA、SOD、NO的变化.结果用药12周后,各灌药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A组降TG作用优于B组、C组(P<0.05);并且A组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MDA水平、提高SOD活力的作用,优于B组、C组(P<0.05).结论软脉降脂胶囊能够调整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升高NO水平,从而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及大鼠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临床研究:4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血脂康胶囊组和洛伐他汀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中NO、ET、CGRP的变化。实验研究:3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空白组、模型组、血脂康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血中NO、EF、CGRP的变化。结果:临床用药50天后,两组治疗后血中ET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NO浓度明显升高,P<0.01;CGRP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ET/NO、ET/CGRP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高脂饲料模型组血清ET水平显著升高,P<0.01;CGRP、NO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高脂血脂模型存在内皮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血脂康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ET水平,P<0.01;显著升高血清NO水平,P<0.01;对CGRP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患者及大鼠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观察软脉降脂合剂对兔动脉搭桥术后血液流变学及心肌酶的影响,探讨软脉降脂合剂在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的防治作用,以及中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再狭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软脉降脂合剂中剂量组、软脉降脂合剂高剂量组,行右侧颈动脉搭桥术。术后给药灌胃8周后,动物取血。抗凝血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取血清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水平。结果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液黏度及心肌酶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软脉降脂合剂中、高剂量组呈量效正相关。结论中药软脉降脂合剂能够降低动脉搭桥术后的血液黏度及心肌酶水平,有助于改善CABG术后高血黏度引起的血栓性再狭窄,同时也能减轻由于高血黏度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所致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66.
血脂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观察血脂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16只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n=8)和血脂康组(n=8),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8).血脂康组每只灌服血脂康4 mg/d,高脂血症组、正常对照组每只灌服生理盐水0.4 mL/d.连续灌胃14周后下腔静脉取血测血脂,再用10%福尔马林灌注后,取主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发现,高脂血症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血脂康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高脂血症组相比则明显下降(P<0.05).图像分析结果发现,高脂血症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斑块总面积明显增加(P<0.05);光镜下多为粥样硬化期,管壁厚薄不均,可见由大量泡沫细胞形成的脂纹脂斑期病变和由大量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形成的粥样斑块期病灶;血脂康组病变较高脂血症组明显减轻,血脂康组与高脂血症组相比斑块总面积明显减小(P<0.05),主要为早期粥样硬化,管壁厚薄较均匀,未见明显脂纹脂斑及粥样斑块期病灶;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动脉壁,厚薄均匀,无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结果提示,血脂康有降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脉心康胶囊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脉心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脉心康组与洛伐他汀组各15例.另外1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用药6个月后对临床症状的影响,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两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疗效、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脉心康组显效率(73.33%)明显优于洛伐他汀组(26.67%).两治疗组治疗后IMT与斑块积分均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优于空白组.结论脉心康胶囊与洛伐他汀均具有减轻和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川芎,丹参及其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制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组织学显示脑组织水肿,继发性小灶性出血,尼氏小体数目明显减少,乳酸和过氧化脂质明显增加,缺血前腹腔注射川芎,丹参或川丹合剂的动物,上述指标明显改善,说明川芎,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类似的保护作用,但川芎伍用丹参后,总剂量加倍,作用反而略有下降,提示川芎与丹参不宜单独配伍。  相似文献   
70.
血管内皮细胞是组成所有血管内表皮的连续单层细胞,在血管功能调节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陈思峰建立的组织块法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避免了化学和机械的损伤,使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来研究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实验更加准确可靠。但国内目前掌握这种技术方法的人很少,再将用此方法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成功的经验体会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