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9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安市二次以上无偿献血人群及金标法初筛HBsAg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便于公民无偿献血和减少血液浪费,各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快速金标法对献血者初筛HBsAg^[1,2]。目前,西安市街头二次以上无偿献血人数呈递增态势,但采用快速金标法对二次以上无偿献血者初筛HBsAg的必要性尚无讨论,笔者对此作了调查分析,以利于二次以上无偿献血工作。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胃部疾病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胃蛋白酶原1(PG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以及胃癌患者病变组织及外周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L-23在这3种胃部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血清PG1的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23的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胃癌患者血清中IL-23与PG1的相关性。结果在组织样本中,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和胃癌组IL-23表达明显增高。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和胃癌组血清IL-23浓度也明显升高,且呈递增趋势;而PG1浓度则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和胃癌组中明显降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和胃癌组中血清IL-23的水平与PG1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胃癌患者组织中IL-23高表达,且血清IL-23的水平与PG1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运动康复训练联合3D矫形鞋垫对足外翻足底肌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100例高弓足的足底肌膜炎所致高弓足病例,其中50例佩戴矫形鞋垫,同时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另外50例以手法治疗为主,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及6个月检测足底筋膜厚度、单脚支撑相及踝关节位置。结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单脚支撑相及踝关节位置距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3D矫形鞋垫后12个月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100例患者足底筋膜厚度治疗1个月和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56%和80%。结论运动康复训练联合3D矫形鞋垫对足外翻引起的足底肌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7例,两组患者均经常规降压、降糖和抗凝治疗,之后均给予胺碘酮片等剂量口服治疗,口服药量为第1周200mg/次,3次/d,第2周用药次数减为2次/d,后以每天1次的口服量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片口服,用药量为80 mg·次-1·d-1,维持治疗12个月,定期检查患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控制,发颤次数和发作时间,左房内径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其疗效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6、9和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5.7%、83.1%和80.5%,对照组分别为66.2%、62.3%和5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时间和左房内径[(10.1±3.0)次/年、(5.3±2.1)h、(32.8±1.1)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溶瘤新城疫病毒(NDV)对IL-6诱导的人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U87MG细胞分为对照组、IL-6组、NDV组、NDV+IL-6组,其中IL-6组与NDV+IL-6组用75 ng/mL IL-6预处理1 h,其余组用DMEM预处理1 h,后分别用DMEM、75 ng/mL IL-6、1 HU NDV、1 HU NDV+75 ng/mL IL-6处理24 h。MTT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IL-6、NDV对U87M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B法检测各组细胞JAK2、p-JAK2、STAT3、p-STAT3和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6组细胞迁移率显著升高(P<0.05),侵袭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1);与IL-6组相比,NDV+IL-6组U87MG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目均显著降低(均P<0.01)。WB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L-6组p-STAT3/STAT3比值显著升高(P<0.01),ND...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大黄浸液防治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及对肝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大黄高剂量组及大黄低剂量组4组,每组8只,以4%ANIT按100mg.kg-1剂量1次灌胃建立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黄高低剂量组在造模前2天及造模当天分别灌服大黄浸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灌服等容量蒸馏水;各组大鼠均在造模后24小时取血处死,生化法检测血清ALT、AST、ALP、TBIL及TBA水平;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TB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NF-κB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大黄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NF— κB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浸液明显抑制大鼠肝组织NF— κB过表达可能是其防治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肛温测量准确时间。方法:对150例新生儿在30s、60s、90s、120s、180s测得肛温数值进行比较。结果:肛温测量30s、60。、90s、120s、180s,所测得数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肛温测试30s能可靠反应机体的真实体温情况,建议新生儿肛温测试时间可以以30s为限,但对于发热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患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至2011年采用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43例,术后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取颈托牵引及石膏背心固定的护理方法,并进行颈部功能的康复训练、视力的康复训练的康复护理.结果 本组患儿37例(86.1%)颈部运动基本正常,2例(4.6%)头部倾斜情况较重.结论 术后牵引、手法康复及颈托矫正相结合,并进行颈部功能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正常功能,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9.
小儿咽喉部高温热液灼伤一般见于火焰、高温蒸汽吸人灼伤或误咽煮沸饮食或其他高温液体所致,最初症状和体征较酸碱烧伤更为严重.本文报告2例误咽高温液体的早期急救体会.  相似文献   
90.
小儿咽喉部高温热液灼伤一般见于火焰、高温蒸汽吸入灼伤或误咽煮沸饮食或其他高温液体所致,最初症状和体征较酸碱烧伤更为严重。本文报告2例误咽高温液体的早期急救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