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系统评价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在2000年1月—2010年3月近10年期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纳入的试验作系统评价。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83篇,最终纳入评价的文献21篇。经Meta分析显示,单纯疏肝和胃法治疗RE与西医对比,两者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OR=3.02,95%CI为[2.14,4.26],合并效应的检验Z=6.31,P<0.00001),单纯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优于西药对照组;疏肝和胃法联合西药治疗RE与西医对比,两者总有效率同样存在显著差异(OR=4.20,95%CI为[1.91,9.25],合并效应的检验Z=3.57,P<0.00001),疏肝和胃法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西药治疗相比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基于方证辨证思维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的治疗方案。方法:运用综合治疗方案,即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为主,心理疏导为辅,分阶段、递减式运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结果:该方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患者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基于方证辨证思维分阶梯递进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观察总结。  相似文献   
13.
魏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医师,国家二级教授,从医30多年来,以理气清热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取得显著疗效.吾师认为气机升降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胃气上逆,为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病机,独创理气清热方治疗该病,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文中对理气清热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运用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试验设计是临床试验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而中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由于中药新药具有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样、指导用药理论独特等特点尚未能实现规范化.笔者从临床疗效评价、剂量设计、对照组选择3个方面对中药新药的方案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现代文献系统评价,研究其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进行该病证候的规范化及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设定的检索策略及标准下纳入合格文献,规范证名、提取证侯要素,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文献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证型及证候要素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阴虚内热、血瘀、气滞血瘀、阴虚火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等;病位主要涉及肝、肾、脾;病性以阴虚、气虚、血瘀、火(热)、阳虚为主.结论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候名称及诊断标准不统一,不便于临床应用及学术交流,有必要引入"证侯要素"的概念,为实现证候要素量化诊断及证候要素应证组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生不同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艾滋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情况。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12月课题组在河南省各合作基层医院观察治疗的艾滋病患者483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量简表中文版调查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发生不同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痒疹、血液不良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高脂血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比较,并与...  相似文献   
17.
乔丽娟  邵明义 《中医学报》2019,34(3):595-599
目的:初步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60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标准诊断为PLC,检测并记录各患者血清AFP及血管VEGF的数值,应用PEMS3.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方差分析,多变量分析用多元回归法。结果:①肝气郁结证、气滞血瘀证、肝阴亏虚证、湿热聚毒证的AFP水平依次增高,湿热聚毒证明显增高,各证型间有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型与AFP呈正相关;②肝气郁结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聚毒证、肝阴亏虚证的VEGF值依次增高,各证之间有显著差异;③AFP与y-谷氨酸转肽酶(y-glutamyl transpeptidese,y-GT)呈正相关,与已有的研究结果"AFP及y-CT均与肝癌的大小相关"一致。AFP在肝癌发生转移时短期内往往会降低,而VEGF主要与肝癌的转移有关,因而出现AFP与VEGF呈负相关;④VEGF与AFP、y-GT呈负相关,说明VEGF与肝癌大小有一定关系,但能否说明VEGF与肝癌大小成反比,尚需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原发性肝癌常见证型与血清AFP及VEGF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考虑用来指导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8.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防治优势突出。但由于历史认识的局限性,中医缺乏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系统深入和全面的理论阐释,严重制约了防治策略的优化。“脉积学说”是基于“癥瘕积聚”理论而提出,其核心病机是气血津液代谢失常,主要病理产物为痰浊、瘀血。治疗上本学说强调分类、分期、分证动态辨治,活血化痰贯穿于疾病治疗始终,并重视以鳖甲煎丸为代表丸剂的临床应用。本文对“脉积”学说阐述将有助于深化中医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认识,并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正骨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手工检索重要期刊及电话咨询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等方式,全面收集中医正骨类手法治疗LD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个RCT(143例患者),均为中文文献,2组试验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正骨类手法能提高LDP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o-OR=10.73,95%CI(1.94,59.21)]。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中医正骨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但因研究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尚需进行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合并感染丙肝、乙肝及肝功能情况。方法收集河南省某艾滋病村HIV/AIDS患者3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Ab),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 356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有丙肝感染335例,感染率为94.10%,其中仅合并丙肝双重感染318例,双重感染率为89.33%;合并乙肝和丙肝三重感染17例,三重感染率为4.78%。是否合并肝炎的HIV/AIDS患者肝功能指标间,未合并乙肝和丙肝、合并丙肝双重感染、合并乙肝和丙肝三重感染HIV/AIDS患者肝功能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总蛋白(TP)指标外,其他各指标值/异常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其中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指标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LT、AST、GGT、TP指标异常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河南省某艾滋病村HIV/AIDS患者合并丙肝感染率偏高,男性肝功能损伤程度高于女性,应开展针对性治疗,促进HIV/AIDS患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