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北京军区疾病预防中心消毒及有害生物防治科坚持以创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首都反恐维稳应急防疫保障的各项业务建设为中心,着力加强科室的全面建设,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保障能力,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但目前发病趋势因各种检查手段的原因呈现年龄年轻化。妊娠合并肌瘤占1.66%。  相似文献   
34.
目的将沙河阅兵村蝇类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方法在定期进行密度监测的基础上,综合采取环境治理、完善设施、化学防治等措施防控蝇类。结果共监测10次,捕获蝇类1750只,以家蝇、麻蝇为主,平均蝇密度为1.22只/(张.24h),其中厕所的蝇密度显著高于食堂,食堂内部餐厅、操作间、库房之间的蝇密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所采取的蝇类综合防治措施是有效的,同时部队野外驻训时病媒生物防治应首先做好孳生地的处理工作,并组织各单位统一实施。  相似文献   
35.
川楝素和印楝素对家蝇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川楝素和印楝素2种药物对家蝇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药物处理饲料,对家蝇进行实验室饲养观察。结果:有效浓度的川楝素和印楝素均能显著抑制家蝇幼虫的生长发育,使其发育迟缓,发育历期延长,个体变小,活动性降低,延迟化蛹,甚至形成永久性幼虫不能化蛹。2种药物均能使家蝇的一些蛹出现畸形,蝇蛹羽化率下降,并出现畸形成虫。川楝素和印楝素均降低家蝇成虫的产卵量,但前者的作用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川楝素和印楝素对卵的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药物作用后羽化出的成虫平均寿命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楝素和印楝素通过对家蝇生长分育和生殖能力的抑制,使其种群增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36.
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397例,按照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疗程分为A组(发病14d内开始康复治疗,疗程>14d)、B组(发病14d后开始康复治疗,疗程>14d)、C组(发病14d内开始康复治疗,疗程<14d)、D组(发病14d后开始康复治疗,疗程14d)、E组(无康复治疗),记录患者出入院时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 HSS)及其改善值,记录出院时住院总费用和药费。发病后3、6、12、18个月随访记录BI及MRS评分。结果:5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出院时NI HSS明显改善(P<0.005),其中A组患者瘫痪肢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优于E组(P<0.05),出院后12个月神经功能可达到比较满意的恢复。短疗程组与无康复治疗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各组的医疗费用并无明显差异。结论: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且疗程要尽量>2周;综合康复治疗不增加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3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锥体外系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态异常等为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通常是根据临床症状做出.但是.存明显健康的老年人群中,大约30%,在食体时能够检测到轻微帕金森样症状[1].所以,仅根据临床症状来诊断PD存在一定困难[2],特别是在没有震颤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CHF患者行CRT,术后随访(10.50±1.12)个月,观察心功能、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心功能超声指标。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由(3.30±0.48)级改善为(2.30±0.48)级,QRS波时限从(173.00±40.01)m s缩短至(145.00±15.81)ms,LVEF从(25±5)%提高至(33±7)%;以上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CRT是治疗CH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
患者,女,38岁,因"反复四肢麻木无力2年余再发加重2周"于2010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麻木乏力,需扶行,在当地治疗2周后症状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40.
目的在体外通过大鼠胶质瘤C6细胞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非接触共培养,以探明BMSCs是否受到肿瘤微环境的作用获得肿瘤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6孔板结合Transwell小室建立BMSCs和C6胶质瘤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以共培养组为实验组,设单独培养的BMSCs为对照组;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后2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检测细胞增殖力的变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dm2、p53mRNA水平及其蛋白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胶质细胞特异的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细胞中的定位及表达。结果共培养后实验组细胞呈现类似胶质瘤细胞样的形态,表达神经胶质细胞特异的GFAP蛋白;NS蛋白反映的细胞增殖能力未发生改变;共培养后实验组p53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3±0.31)vs(0.85±0.12),P<0.05];实验组mdm2mRNA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