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迎香穴穴位埋线对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是否有增效作用,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配合迎香穴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埋线每7 d为1个疗程,每次埋线双侧,共治疗4次,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天晨起使用1次,喷双侧,每次每侧喷两次,连续使用4周。对照组仅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前后进行TNSS+TNNSS、RQLQ量表评估及治疗前后IgE血清学检测和临床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后1个月进行临床症状的远期评估。结果:两组患者TNSS+TNNSS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NSS+TNNS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与治疗结束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期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QLQ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火针围刺联合夹脊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改善疼痛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和更昔洛韦治疗,连续治疗14天。针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针围刺(以皮损部位为中心运用火针方法向中心快速刺入)联合夹脊电针(取皮损部位一致的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的夹脊穴连取连续波通电治疗)的方法,每日1次,共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从出现疱疹到结痂脱落的疱疹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 β、IL-6、TNT-a)和疼痛介质水平(CGRP、SP)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1个月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针药组疱疹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明显短于西药组(all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PSQI评分、HAMD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针药组与...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D)通常隐匿起病,不易察觉,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明显地域性,好发于老年人群。临床上用于治疗AD的一线药物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等,多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欠佳。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针灸不仅能显著改善AD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应用前景广阔。故整理近10年针灸治疗AD的不同机制研究成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